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5)
2023(6465)
2022(5393)
2021(5036)
2020(4021)
2019(8864)
2018(9095)
2017(16365)
2016(8793)
2015(9240)
2014(8582)
2013(7942)
2012(6785)
2011(6109)
2010(5978)
2009(5893)
2008(5584)
2007(4499)
2006(4106)
2005(3699)
作者
(21025)
(17319)
(17207)
(16863)
(11102)
(8281)
(7920)
(6732)
(6458)
(6182)
(5919)
(5849)
(5582)
(5468)
(5455)
(5395)
(5088)
(5086)
(5081)
(5014)
(4316)
(4153)
(4055)
(4037)
(4029)
(3923)
(3886)
(3671)
(3380)
(3372)
学科
(28375)
经济(28330)
管理(22784)
(19344)
(16991)
企业(16991)
方法(10264)
(9585)
(9547)
(9041)
中国(8915)
数学(8845)
数学方法(8713)
业经(7788)
(7212)
(6724)
贸易(6720)
(6562)
理论(6261)
体制(6195)
(6009)
银行(6005)
(5974)
金融(5973)
(5810)
(5447)
农业(5363)
(5237)
财务(5225)
财务管理(5215)
机构
学院(107778)
大学(105653)
(44665)
经济(43752)
管理(38400)
研究(37634)
理学(32529)
理学院(32211)
管理学(31614)
管理学院(31408)
中国(30209)
(24404)
(21717)
科学(20385)
财经(18258)
(18076)
中心(17151)
(16698)
(16347)
研究所(15938)
(14956)
师范(14782)
(14708)
经济学(14126)
(13974)
财经大学(13704)
北京(13694)
(13028)
业大(13005)
经济学院(12657)
基金
项目(69548)
科学(55393)
研究(54557)
基金(50253)
(43300)
国家(42923)
科学基金(37324)
社会(34874)
社会科(33018)
社会科学(33012)
(27023)
教育(26025)
基金项目(25542)
编号(23147)
自然(22707)
(22697)
自然科(22212)
自然科学(22208)
自然科学基金(21818)
资助(20368)
成果(18949)
课题(16164)
重点(15909)
(15242)
(15113)
(14912)
国家社会(14778)
(14516)
(14365)
(14201)
期刊
(52535)
经济(52535)
研究(37429)
中国(23369)
(19819)
教育(17450)
(15193)
金融(15193)
管理(15181)
(14212)
学报(13931)
科学(12759)
大学(11263)
学学(10423)
经济研究(9538)
财经(9528)
业经(9376)
农业(9324)
技术(9068)
(8299)
问题(6071)
(5981)
职业(5626)
国际(5529)
理论(5143)
商业(5024)
(4760)
改革(4664)
(4664)
世界(4587)
共检索到171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肖祖沔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波动性势必会上升,给稳定通货膨胀带来新的挑战,价格波动从PPI向CPI传导是否显著以及是否需要将PPI纳入通货膨胀目标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引入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框架,将PPI指数细分为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深入研究了二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以及价格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短期内存在PPI和CPI之间双向价格传导,二者互为领先指标;长期只存在从PPI到CPI的价格传导,PPI是CPI的领先指标。为了稳定通货膨胀,应当将PPI指数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忠洲  屈小粲  
通过比较分析1998~2010年纳入房地产、股票和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指数与当前通货膨胀指数之间的异同,得到以下结论:目前通胀水平被低估,尤其是在通胀高企的时期;加入房地产、大宗商品价格的通胀指数与目前通胀指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应将房地产价格波动纳入当前通胀指数,并部分考虑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影响;动态因子法是构建纳入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测度的较好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健  金洪  董新辉  曹文月  
传统通胀指标包含的物价水平信息有限。资产价格的变化会影响通货膨胀。在考虑了房地产、股票、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后,新的通货膨胀指数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我国的新通货膨胀指数在数值和波动性两方面均高于传统CPI水平,并在未来两年内可能会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因此,需要重视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探索构建新的通货膨胀指数,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佳  
在中国通货膨胀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人民币也受到以美国为首等国家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能否抑制中国目前的高通胀问题引发了热烈争论。从经济理论与现实结合研究表明: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无法缓解通货膨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钱水土  许嘉扬  
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研究中心和《财贸经济》编辑部共同举办的"通货膨胀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创新"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在浙江工商大学隆重召开。开幕式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张仁寿教授、《财贸经济》编辑部副主任王朝阳博士等出席开幕式并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侯成琪  龚六堂  
本文分别从度量生活成本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角度研究住房价格是否应该纳入通货膨胀的统计范围。从度量生活成本的角度看,应该将住房价格纳入CPI的统计范围,然而本文的文献回顾表明,如何在CPI的统计框架下妥善处理住房价格仍然没有一致的结论。从执行货币政策的角度看,考虑到核心通货膨胀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本文研究了住房价格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住房价格对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影响微乎其微。这表明,如果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则货币政策无需考虑住房价格。然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兼顾多个目标且住房价格会显著影响产出水平,所以从稳定产出的角度看,货币政策仍须重视住房价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涛  高东胜  
本文研究发现,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对非农就业增加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非农就业的增长通过供求效应对通胀产生双向影响,这导致货币、通胀的简单对应关系在转型经济条件下难以有效成立,货币扩张并不必然导致通胀,而收紧货币抑制通胀的传导效率较低,并会抑制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换言之,货币政策尽管属于短期政策工具,然而转型期的货币供给却具有长期结构效应,针对短期的失衡有利于长期结构调整,而短期内有效的政策加剧了长期结构失衡这一困局,货币政策需要和长期结构转型政策建立内在的联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明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的基础上,对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操控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兼具中长期固定性与短期灵活性,能在追求某一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宏观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建华  任保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其他诸如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这一根本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既要实现物价稳定又要避免经济衰退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田伟  李子联  
当前我国物价水平仍然较高,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几次通货膨胀有所类似。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可归结为中国传统增长模式中常出现的"两难困境",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投资,银行信贷与货币的发放难以受到控制,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始终存在着高通货膨胀的风险,而高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反过来又挤压企业经营利润,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可以预计的是,在货币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的背景下,此次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能否处理好总量和结构、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机配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丽霞  贾红胜  宋继圣  
在全球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这是我国房地产迅猛发展之后房价理性回归的表现。房价理性回归有助于改善人民群众生存质量,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当前我国房价理性回归源于中央政府的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王兰   卢汉川   郑良芳   许玉龙   安仰东   杨普文   路建祥   于成栋  
本刊编辑部于1988年7月12日举行物价改革与通货膨胀小型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韩雷、王兰、卢汉川、郑良芳、许玉龙、杨普文、于成栋、刘德仁、张金鳌、胡焕新。路建祥、罗熹同志写了书面发言。下面发表的是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刚  
通货膨胀目标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一些中小规模工业化国家率先采用的一种新货币政策框架。它对货币理论的发展和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董志伟  涂竞  
长期积累的高额流动性存量、如此之高的货币信贷投放,却未引发与之相匹配的高通货膨胀。货币主义的经典公式受到"中国之谜"的挑战。本文从经济的需求层面,通过有支付能力需求、有效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分析,研究了潜在通货膨胀的流动性压力及其形成渊源,并由货币结构分析视角,在定义M2和M1分别体现有支付能力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采用了2000年12月~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证明了在广义货币M2存量偏高、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增强的前提下,M1增长率低于M2增长率、M1占M2比率下降,则表现出沉淀或累积的有支付能力返归,向有效需求转化,预示着通货膨胀可能会由潜在转化为现实的论断。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鉴君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并对未来通胀形势进行了总体分析和判断,最后提出了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