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0)
2023(6279)
2022(5333)
2021(4952)
2020(4084)
2019(9006)
2018(9282)
2017(17188)
2016(9132)
2015(9850)
2014(9318)
2013(8896)
2012(7751)
2011(6954)
2010(7091)
2009(6832)
2008(6571)
2007(5552)
2006(5072)
2005(4510)
作者
(22807)
(18916)
(18879)
(18300)
(11926)
(8872)
(8693)
(7233)
(7217)
(6799)
(6333)
(6313)
(5960)
(5942)
(5833)
(5817)
(5599)
(5476)
(5410)
(5395)
(4759)
(4595)
(4564)
(4301)
(4261)
(4249)
(4240)
(4083)
(3801)
(3614)
学科
(36732)
经济(36692)
管理(22952)
(22459)
(19131)
企业(19131)
(11524)
方法(11141)
业经(10911)
(10571)
中国(10272)
数学(9081)
地方(9042)
产业(9013)
数学方法(8967)
(8275)
(8260)
体制(7121)
农业(7077)
结构(6579)
技术(6238)
理论(6156)
(6130)
银行(6128)
(6127)
贸易(6124)
(5970)
(5922)
金融(5921)
(5905)
机构
学院(119501)
大学(115137)
(51626)
经济(50678)
管理(44769)
研究(41371)
理学(38144)
理学院(37796)
管理学(37186)
管理学院(36959)
中国(30707)
(24608)
(23856)
科学(23154)
(19980)
(18570)
财经(18492)
中心(18255)
研究所(17816)
(16755)
(16625)
(16453)
师范(16316)
经济学(15622)
(15256)
业大(15250)
北京(14995)
(14707)
经济学院(13951)
财经大学(13531)
基金
项目(77205)
科学(61496)
研究(61394)
基金(54132)
(46049)
国家(45630)
科学基金(39654)
社会(39405)
社会科(37439)
社会科学(37433)
(32080)
基金项目(28189)
教育(28134)
编号(26087)
(25709)
自然(23156)
自然科(22583)
自然科学(22579)
自然科学基金(22158)
资助(21271)
成果(20961)
(18761)
课题(18523)
重点(17624)
(17227)
(16476)
国家社会(16117)
创新(15996)
(15845)
发展(15838)
期刊
(63739)
经济(63739)
研究(39234)
中国(25112)
(18796)
管理(17827)
教育(17141)
(16789)
科学(14620)
学报(13808)
业经(12837)
(11580)
金融(11580)
农业(11246)
大学(11204)
技术(10873)
经济研究(10837)
学学(10414)
财经(9191)
(8233)
问题(8203)
商业(6758)
(6276)
改革(6064)
(6064)
现代(5917)
职业(5762)
科技(5578)
技术经济(5536)
(5435)
共检索到185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军  皮建才  陈旭阳  
中国经济正面临供给侧改革,处理好传统产业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化,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只有当企业的产业转换成本足够大时,企业在从事产业的选择上才会出现两个企业同时选择从事传统产业的情形;只有当企业的产业转换成本比较适中时,企业在从事产业的选择上才会出现一个企业选择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另一企业选择从事传统产业的情形;只有当企业的产业转换成本足够小时,企业在所从事产业的选择上才会出现两个企业同时选择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形。而且,企业的选择是否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还要取决于社会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云  石睿  王雨萌  
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管理会计工具适当运用不仅是提升管理效能,构筑管理会计系统,精准提供企业管理决策信息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企业风控机制,提升综合管理效率,有效解决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及潜在经营风险等具体管控难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比较管理会计工具与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关系内涵差异基础上,深入分析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的管理会计工具基本特征及对其运用对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多维度影响,最后,提出了企业管理层恰当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以实质性提升企业经营风险管控能力的若干可行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蕾  张迪  郭瑞雪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推动经济在稳增长过程中的结构优化势在必行。"产业政策要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五大政策支柱之一,要求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加强对产业用地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玉红  王锡忠  
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有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优势以及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在供给侧视角下,我国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国有企业的效益提升,引入民营资本来扩大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以及加快制度、产业、质量三大因素改革等途径促进国企改革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雯丽  
2015年中国取消了连续实施七年的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并启动了储备菜籽油拍卖,正式拉开了油菜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序幕。本文对当前改革的阶段性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梳理,并从产业链上下游和内外环境视角全面剖析了改革背景下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挑战,结合改革进程和产业特点,从填补生产短板、调整产品结构、发扬产业特色、拓展产业空间、规避市场风险、完善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油菜产业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雯丽  
2015年中国取消了连续实施七年的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并启动了储备菜籽油拍卖,正式拉开了油菜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序幕。本文对当前改革的阶段性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梳理,并从产业链上下游和内外环境视角全面剖析了改革背景下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挑战,结合改革进程和产业特点,从填补生产短板、调整产品结构、发扬产业特色、拓展产业空间、规避市场风险、完善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油菜产业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昌平  汪连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中、后的不同阶段,就业面临着不同的转换特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着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落后产业职工转移、对专业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新型就业人群增加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推行"双创"政策;发挥政府、高校和市场的合力,不断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去产能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安置工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权飞过  
该文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提出以"金融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改革路径。利用实际数据验证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借鉴银行博弈均衡模型,说明了不同类型的银行金融创新对改革成败的最终影响。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监管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提升银行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成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建军  张军伟  邵帅  
搜集整理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OLS、动态FE、SGMM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1)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资本数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耕地数量等资源禀赋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基础性因素;外部性因素交通设施对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因素农业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2)以粮食和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也有所不同。(3)各种因素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有的起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有的起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玲  张桂春  
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对与社会生产技术紧密相连的高职教育提出了“高需”。但从辽宁省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结构、专业设置结构、办学形式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来看,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致使高职教育供给侧出现“低供”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辽宁要通过上延办学层次、调整专业设置、丰富办学形式、优化区域布局,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对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建军  张军伟  邵帅  
搜集整理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OLS、动态FE、SGMM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1)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资本数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耕地数量等资源禀赋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基础性因素;外部性因素交通设施对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因素农业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2)以粮食和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建军  张军伟  邵帅  
搜集整理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OLS、动态FE、SGMM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1)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资本数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耕地数量等资源禀赋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基础性因素;外部性因素交通设施对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因素农业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2)以粮食和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也有所不同。(3)各种因素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有的起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有的起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永慧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政府针对经济发展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创新发展之路。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服务主体,科技服务供给侧变革是创新发展、供给侧结构调整、自身改革的要求。应加强供给侧改革与科技服务关系的研究工作,确定适合的改革路径,构建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改善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建立科技服务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机制,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用典型示范推进科技服务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家峰  张洁  
供给侧改革为破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超越需求侧的新视角。高职教育应当融合"互联网+"思维、贯通思维、创新思维,不断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对内激发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对外激活社会、区域、行业的参与性。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传统的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供给侧则涵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五个方面。供给侧相关理论渊源于以拉弗为代表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红丽  张刚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作为市场热点一直受到各参与主体的关注,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力求从理论层面与实际运作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做出尽量完备且深入的总结分析。基于对并购重组的基本含义、业务类型、并购动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层面出发,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