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47)
- 2023(21181)
- 2022(18313)
- 2021(17025)
- 2020(14451)
- 2019(33310)
- 2018(33293)
- 2017(63038)
- 2016(34628)
- 2015(39059)
- 2014(39202)
- 2013(38448)
- 2012(35576)
- 2011(32212)
- 2010(32358)
- 2009(30134)
- 2008(29840)
- 2007(26477)
- 2006(23153)
- 2005(20722)
- 学科
- 济(141799)
- 经济(141640)
- 管理(97791)
- 业(92671)
- 企(76333)
- 企业(76333)
- 方法(62804)
- 数学(54454)
- 数学方法(53684)
- 中国(39456)
- 农(39148)
- 财(36761)
- 地方(32162)
- 业经(32045)
- 学(30765)
- 制(28025)
- 农业(26106)
- 贸(25641)
- 贸易(25627)
- 易(24770)
- 理论(23772)
- 银(22696)
- 务(22694)
- 银行(22630)
- 财务(22593)
- 财务管理(22532)
- 融(22048)
- 金融(22044)
- 和(21940)
- 行(21626)
- 机构
- 大学(489958)
- 学院(489742)
- 济(192830)
- 经济(188437)
- 管理(187615)
- 研究(168343)
- 理学(161070)
- 理学院(159195)
- 管理学(156078)
- 管理学院(155193)
- 中国(126328)
- 科学(106019)
- 京(105817)
- 财(91083)
- 所(86414)
- 农(84435)
- 研究所(78314)
- 中心(76659)
- 业大(74694)
- 江(74275)
- 财经(71419)
- 北京(67393)
- 范(66944)
- 师范(66247)
- 农业(66147)
- 经(64743)
- 院(61358)
- 州(59724)
- 经济学(57429)
- 技术(53808)
- 基金
- 项目(327635)
- 科学(255442)
- 研究(237822)
- 基金(234138)
- 家(204900)
- 国家(203154)
- 科学基金(173237)
- 社会(146890)
- 社会科(139000)
- 社会科学(138962)
- 省(129841)
- 基金项目(123368)
- 自然(113647)
- 教育(111319)
- 自然科(110971)
- 自然科学(110940)
- 划(109087)
- 自然科学基金(108896)
- 编号(98260)
- 资助(98065)
- 成果(80353)
- 重点(74221)
- 发(71726)
- 部(71637)
- 课题(68925)
- 创(67179)
- 科研(62862)
- 创新(62749)
- 教育部(60950)
- 大学(60870)
- 期刊
- 济(215805)
- 经济(215805)
- 研究(144994)
- 中国(99847)
- 学报(79982)
- 农(76481)
- 科学(71764)
- 财(70897)
- 管理(68496)
- 教育(60996)
- 大学(60240)
- 学学(56343)
- 农业(52487)
- 技术(44901)
- 融(44144)
- 金融(44144)
- 业经(36490)
- 财经(34500)
- 经济研究(34315)
- 经(29509)
- 问题(27880)
- 业(27628)
- 图书(26173)
- 统计(24306)
- 技术经济(23867)
- 版(23472)
- 理论(22810)
- 科技(22681)
- 策(22100)
- 商业(22048)
共检索到734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孟祥兰 邢茂源
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对高质量发展深刻内涵的理解,从经济发展高质量,创新发展高质量,绿色发展高质量,协调发展高质量和民生发展高质量五个维度构建了湖北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加权因子分析法对湖北16个地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成果表明:湖北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区域和领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根据构建的湖北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提出了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伟 蔡超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经济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民生发展五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选取2019年各省份相关指标数据,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经济发展方面,上海以1.09分的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在创新发展方面,北京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首都地位位列第一;在绿色发展方面,西藏和海南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在协调发展方面,天津、上海、北京因其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位列前三;在民生发展方面,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位列前五,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从综合评价得分和排名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省份。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多层次因子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平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社会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新时代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应对技能需求变化、释放创新发展活力是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通过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加强适配性课程供给、推动高水平实训基地供给、保障社会服务的精准化供给、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均衡供给等具体路径,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职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洁琼
以陕西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梳理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的陕西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物流业2016-2021年的发展进行了综合评分排名,了解了目前陕西省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促进陕西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飞 龚婷
文章依据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六个准则层构建了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湖北省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创新发展理念来看,发展较好的为武汉、襄阳、潜江,较差的为恩施、黄冈和仙桃;从协调发展理念来看,发展较好的为武汉、鄂州和仙桃,较差的为恩施和黄冈;从绿色发展理念来看,发展较好的为恩施、随州和咸宁,较差的为仙桃、荆门和天门;从开放发展理念来看,发展较好的为仙桃、鄂州和黄石,较差的为恩施;从共享发展理念来看,发展较好的为武汉和随州,较差的为荆州、荆门和襄阳;从发展视角来看,状况较好的为宜昌、黄石和武汉,较差的为仙桃。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熵权Topsis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琪琦
本文使用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每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省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以每年的因子综合得分的最大值、最小值作为topsis综合评价法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出每个省份因子综合得分与理想解的贴近度,以模型与理想解的贴近度来描述各个省的金融发展状况,实证结果显示大部分省份与理想解的贴近度较大,我国各地区的金融中介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环境差异较大导致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这一结果表明各地区要想提高金融发展水平需要提高区域内金融中介机构营运能力及大力发展经济金融等外界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日东 李颖
我国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侧重从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角度对2005—2009年全国31个省市的房地产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全国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就横向比较而言,北京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综合水平在全国各省区处于领先地位。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省区综合排名相对靠前,如天津、广东、福建等。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平均综合得分较低,表明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达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全国各地区的房地产业开发和销售的发展状况普遍表现正常,行业发展态势较好。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动态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志来
2017年实行金融严监管、去杠杆导致了表外利率的急速上升,产生了对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主体的挤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以抵押品、政府信用、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内在要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之相适应。从金融严监管背景出发,梳理金融监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脉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改革关键,理顺金融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逻辑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改革2.0版,体现在对金融领域全方面、深层次、系统性改革,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2.0版,体现经济发展新内涵、新特征、新阶段、新任务,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严监管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杨 朱永永
上市公司综合质量评价是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投资者筛选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公司进行投资,降低投资风险,维护自身利益。本文以我国2 6家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为样本数据,选取十一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综合质量模型C=BF=B(ATX),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因子评价,为投资者如何选择优质公司、淘汰劣质公司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综合质量评价 因子分析 投资风险 零售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焰
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雪费事后检验等方法进行资料处理,结果发现:物流人才、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物流信息化水平分别是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协会及政府管理部门对于道路物流发展政策影响最为重视的三个因子;管理水平、区域政策与经济、企业规模化、配送信息化是影响因子分类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维度;年龄与职业类型两个背景因子对道路物流发展政策有一定影响。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不同层次道路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道路物流信息体系建设,提高物流园区管理运作和道路物流行业规范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焰
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雪费事后检验等方法进行资料处理,结果发现:物流人才、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物流信息化水平分别是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协会及政府管理部门对于道路物流发展政策影响最为重视的三个因子;管理水平、区域政策与经济、企业规模化、配送信息化是影响因子分类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维度;年龄与职业类型两个背景因子对道路物流发展政策有一定影响。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不同层次道路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道路物流信息体系建设,提高物流园区管理运作和道路物流行业规范水平,做好区域交通体系规划并出台道路物流相关政策法规,打造道路物流规模企业、优化道路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全面推进道路物流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爱军 万佳佳
从我国的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安全以及能源环境安全三个子系统出发,归纳14项测度指标构建我国能源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对于我国1995—2015年的能源安全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三西格玛法则确定我国能源安全等级。结果显示:1995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状况存在较大波动,总体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虽然没有面临严重的能源安全威胁,但也远远未达到"安全"和"非常安全"的状态,可见中国能源安全状况亟须改善。分别从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安全以及能源环境安全三个子系统来看,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明显低于能源消费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因此,保障能源供应是目前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着力点。最后,提出现阶段增强我国能源安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能源安全 化石能源 清洁能源 因子分析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笑丰 卢静
零售业是我国变化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内资零售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和巨大的生存压力。我国零售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零售企业综合实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3家零售业上市公司进行了的综合实力评价研究,发现盈利能力对零售业至关重要。
关键词:
零售企业 因子分析法 综合实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宇虹
促进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发展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湖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存在无序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教学资源建设很难追上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结构调整存在难度、专业设置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据此,为进一步推进湖北省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对接产业结构,健全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组建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明星 刘柳青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城乡协同发展被提到了更高层面。如何科学测度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结果显示: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整体在波动中提升,城乡系统耦合度起点高、发展快,城乡系统协调度得到稳步提升,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经过了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阶段。因此,更高水平地推动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应当从实质上实行城乡发展平等一体,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从制度上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融合互促;从机制上实行城乡公平分配效益,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