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5)
2023(6362)
2022(5346)
2021(5220)
2020(4260)
2019(9772)
2018(9976)
2017(19308)
2016(10376)
2015(11300)
2014(11439)
2013(10877)
2012(10257)
2011(9203)
2010(9793)
2009(9258)
2008(9394)
2007(8369)
2006(7999)
2005(7566)
作者
(27191)
(22570)
(22372)
(21900)
(14722)
(10704)
(10321)
(8678)
(8527)
(8460)
(7643)
(7604)
(7392)
(7364)
(7274)
(7000)
(6746)
(6597)
(6531)
(6515)
(5864)
(5484)
(5477)
(5288)
(5108)
(5108)
(5069)
(5008)
(4644)
(4416)
学科
(36551)
经济(36491)
管理(29973)
(27374)
(22111)
企业(22111)
(14387)
(14018)
中国(13246)
(13047)
方法(10545)
(10304)
银行(10303)
(9898)
业经(9789)
(9751)
(9307)
数学(8910)
(8703)
数学方法(8640)
(8565)
金融(8565)
(8499)
贸易(8493)
税收(8336)
(8267)
农业(8185)
(8072)
体制(7887)
地方(7821)
机构
学院(140120)
大学(136286)
(60491)
经济(59033)
管理(51270)
研究(51008)
中国(43060)
理学(41788)
理学院(41351)
管理学(40709)
管理学院(40410)
(34309)
(29782)
科学(27120)
(25927)
财经(24197)
(24172)
中心(23263)
研究所(22351)
(21709)
北京(20078)
(19874)
师范(19767)
(19495)
(18968)
(18556)
经济学(17758)
财经大学(17401)
(16431)
(16102)
基金
项目(78629)
研究(64807)
科学(61974)
基金(54512)
(45398)
国家(44914)
社会(39528)
科学基金(38572)
社会科(37333)
社会科学(37324)
(31060)
教育(30591)
编号(28666)
基金项目(27143)
(25673)
成果(25325)
资助(23302)
自然(22682)
自然科(22089)
自然科学(22084)
自然科学基金(21674)
课题(20956)
(18004)
(17850)
(17801)
(17774)
重点(17687)
项目编号(17015)
(16410)
(16076)
期刊
(80959)
经济(80959)
研究(54993)
中国(34053)
(26563)
(22857)
金融(22857)
教育(22560)
管理(21110)
(19535)
业经(15474)
科学(15169)
学报(14438)
经济研究(14313)
农业(12415)
技术(12360)
财经(12195)
大学(12148)
学学(10915)
(10598)
问题(10005)
(9294)
国际(8485)
商业(8028)
理论(7493)
(7342)
改革(7147)
(7147)
世界(6863)
(6798)
共检索到24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立邦  黄恒学  吴朝阳  
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特别是在供应链一端,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刺激政策和措施,直接指向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目的旨在寻求一种供需平衡发展的态势。就流通行业而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则是重中之重。因而,流通企业在寻求要素投入利润增长的同时,要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创新过程中,更要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对接升级,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增强流通行业的诚信力与客户的满意度,最终使得流通行业走上一条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项捷  
在供给侧改革理论指导下,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背景、供给侧改革对流通企业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对策建议几大方面着手,积极探讨流通行业供应链的优化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项捷  
在供给侧改革理论指导下,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背景、供给侧改革对流通企业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对策建议几大方面着手,积极探讨流通行业供应链的优化方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是在供给层面的刺激政策,主要针对的是生产者和销售者,但并不是要片面地抓供给而放弃需求,而是为了让供给和需求变得匹配,从而更好地促进供需平衡发展。流通企业要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预期目的,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关键,要在通过有形要素投入获得利润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从企业创新、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劳动力质量等方面创造新价值,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更加优质的服务,打造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建立企业诚信,提升客户满意度,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祁圣伟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站在新的发展高度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建筑行业势必产生深远影响。建筑行业只有审时度势,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领制高点。文章从界定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建筑行业加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等概念出发,探讨了供给侧改革对建筑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效应,进而提出了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善安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扩大内需,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流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必然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弱。此外,流通产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影响居民就业、添加新消费热点以及影响其它产业发展等方式,间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婷  
“碳中和”倡议的提出对我国流通业绿色转型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文章基于我国2014-2020年24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流通业绿色增长的基础。研究发现,政策关注度对大城市流通行业绿色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也会导致空间负向溢出效应。金融发展对大城市流通业绿色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有利于流通业绿色增长,且不受到城市规模的限制。为此,要持续提升流通业的集聚水平,提高技术嵌入程度,以政策联动的方式为流通业绿色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丛漫  单楠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保证和创造有效供给。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劳动社会化的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家庭服务需求呈现较高速度增长态势。但目前我国家庭服务业态发展不健全,呈现出原始或初始发展状况。因此,我国应从政府层面加强全方位建设,引导和转变社会思想观念,树立家政服务意识,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培养专业化高层次从业人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连育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未来经济长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主动进行信贷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信贷经营转型是一场持久战,在去产能、压缩和退出问题贷款的同时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化解不良贷款的同时要为优化信贷结构奠定基础,找准方向。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要向精细化、轻资本、多元化模式转型,真正走创新驱动、内涵增长、资本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有进有退、有破有立、有补有去、有加有减"的路径推进,即重点项目、新兴领域要进,过剩产能、低端落后行业要退;易引发关联及担保圈类风险的融资模式要破,新的授信管理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连育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未来经济长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主动进行信贷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信贷经营转型是一场持久战,在去产能、压缩和退出问题贷款的同时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化解不良贷款的同时要为优化信贷结构奠定基础,找准方向。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要向精细化、轻资本、多元化模式转型,真正走创新驱动、内涵增长、资本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有进有退、有破有立、有补有去、有加有减"的路径推进,即重点项目、新兴领域要进,过剩产能、低端落后行业要退;易引发关联及担保圈类风险的融资模式要破,新的授信管理模式要立;消费金融、"双创"金融要补,多头过度授信要去;产融结合、投贷联动要加,企业融资成本要减。坚持培育优质市场与退出劣质市场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走出"边投放边沉淀"的信贷怪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明岳  
伴随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深度调整,中国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加工贸易产业低端要素比较优势不断减弱,高端要素比较优势尚未真正形成;加工贸易领域高技术协作的产业链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加工贸易进出口主体尚需进一步多元化和平衡发展;加工贸易国内区位分布不完善构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阻碍。未来应强化制度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区位布局,加快加工贸易升级所需的营商环境建设;加强加工贸易高端要素比较优势培育,打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集群;推动贸易金融发展,提升加工贸易供给侧改革的金融便利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秀梅  潘爱玲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和优化各类要素资本的配置效率,而技术资本优化配置又是提高各类要素资本配置效率和供给侧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首先,分析了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各类要素资本配置结构以及技术资本在不同行业中的配置比例与变化趋势。其次,从披露技术资本的公司数量、技术资本占各类资本总额比例、行业等视角分析技术资本配置不足及效率不高的深层原因。最后,针对现状和原因提出技术资本优化配置对策,部分解决了转变企业粗放增长方式难的问题,为促进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珏  刘红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江西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然而,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养老服务却出现总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这种供需脱节的现象,进一步放大了养老服务的供给短缺,需要借助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多元供给的方式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产生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养老服务成果。本文从江西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和资源整合不足问题出发,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从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调整与优化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伦斌  
物流总费用占国民经济比例过高、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忽视服务内容与质量提升、开放创新理念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该从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总费用、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供给结构、创新服务内容与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物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等方面,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秀梅  潘爱玲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和优化各类要素资本的配置效率,而技术资本优化配置又是提高各类要素资本配置效率和供给侧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首先,分析了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各类要素资本配置结构以及技术资本在不同行业中的配置比例与变化趋势。其次,从披露技术资本的公司数量、技术资本占各类资本总额比例、行业等视角分析技术资本配置不足及效率不高的深层原因。最后,针对现状和原因提出技术资本优化配置对策,部分解决了转变企业粗放增长方式难的问题,为促进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