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2)
2023(6279)
2022(5273)
2021(5008)
2020(4185)
2019(9131)
2018(9557)
2017(17036)
2016(9638)
2015(10292)
2014(9764)
2013(9117)
2012(8010)
2011(7217)
2010(7521)
2009(7331)
2008(7008)
2007(6104)
2006(5765)
2005(5439)
作者
(23313)
(19379)
(19023)
(18779)
(12216)
(9109)
(8816)
(7439)
(7255)
(7031)
(6537)
(6476)
(6171)
(6099)
(6046)
(5956)
(5661)
(5643)
(5629)
(5617)
(4920)
(4684)
(4552)
(4488)
(4480)
(4353)
(4322)
(4284)
(3848)
(3781)
学科
(30837)
经济(30781)
管理(24045)
(21314)
(16730)
企业(16730)
(12364)
中国(11995)
(11289)
方法(9923)
(9143)
数学(8306)
业经(8224)
数学方法(8144)
农业(7884)
(7761)
(7096)
银行(7090)
(6880)
体制(6552)
理论(6438)
(6337)
金融(6336)
(6316)
贸易(6310)
教育(6220)
(6131)
地方(6089)
(5877)
(5695)
机构
学院(117168)
大学(115504)
(46602)
经济(45501)
管理(41197)
研究(40525)
理学(33973)
理学院(33621)
中国(32999)
管理学(32948)
管理学院(32707)
(25665)
(24566)
科学(22449)
(20349)
(19795)
中心(19273)
财经(18625)
(17497)
师范(17344)
研究所(17289)
(17170)
(16773)
(15902)
北京(15731)
(14805)
业大(14423)
经济学(14267)
(14037)
师范大学(13694)
基金
项目(70945)
研究(56812)
科学(55784)
基金(49709)
(42150)
国家(41721)
科学基金(35964)
社会(35519)
社会科(33519)
社会科学(33513)
(28320)
教育(27545)
编号(25196)
基金项目(25047)
(23413)
成果(21774)
自然(21277)
自然科(20782)
自然科学(20776)
资助(20432)
自然科学基金(20364)
课题(17867)
重点(16061)
(15895)
(15400)
项目编号(15295)
(15239)
(15233)
(14760)
(14390)
期刊
(60382)
经济(60382)
研究(41327)
中国(31085)
教育(21752)
(20406)
(17353)
管理(16591)
(15156)
金融(15156)
学报(15000)
科学(14076)
大学(12111)
业经(11152)
农业(11047)
学学(10779)
技术(10427)
经济研究(9817)
财经(9366)
(8183)
图书(7695)
问题(7344)
职业(6864)
(6290)
理论(5957)
书馆(5936)
图书馆(5936)
国际(5812)
(5766)
论坛(5766)
共检索到198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孝保  
供给侧改革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对劳动关系及劳动立法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结构性优化与"人力资本战略"的实现;"去产能"的要求与企业职工的合理安置以实现"不减员而增效"的目标;"降成本"的任务与"劳资利益平衡"状态的维持及"简政放权"任务与释放企业自主用工空间,等等。《劳动合同法》修订应从"劳动者分层保护"与"用人单位分类适用";释放管理空间,促进灵活用工,切实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同时,扩大企业用工自主权及淡化严格的"解雇保护制度"并充分尊重企业正当性"解雇权"等多角度展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自从1986年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以来,劳动合同已经成为调整劳动关系必不可少的法律机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芮立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经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实施。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部署要求,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中国劳动》杂志组织专家探讨热点问题,发表相关文章,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此,本刊开设专栏——《解读〈劳动合同法〉》,组织专家分若干个专题对《劳动合同法》进行权威的、全面的、实用的解读,为读者理解《劳动合同法》提供帮助。本栏目由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协办,专题由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王文珍策划,经专家讨论确定。欢迎读者提出问题,发表看法,我们将在本栏目选登,或由专家解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伍奕  
人力资源因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平衡各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责配置,与现行劳动立法具有契合性,为劳动法治建设提供了机遇。目前,劳动法领域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障碍,存在对劳动法的认识偏差,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不够协调,管制与自治失衡,集体劳动关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领域的法治建设滞后。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引导对劳动法的认知,对劳动合同的期限及劳动合同解除制度进行修订,协调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完善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有关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领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伍奕  
人力资源因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平衡各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责配置,与现行劳动立法具有契合性,为劳动法治建设提供了机遇。目前,劳动法领域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障碍,存在对劳动法的认识偏差,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不够协调,管制与自治失衡,集体劳动关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领域的法治建设滞后。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引导对劳动法的认知,对劳动合同的期限及劳动合同解除制度进行修订,协调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完善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有关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从而满足供给侧改革对劳动法的要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皓杰  
本研究探讨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与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劳动合同法显著提升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2)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劳动合同签订可能性方面,所有制分割现象部分弱化,国企与私企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差异显著降低,外企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仍然显著高于私企职工;产业分割现象弱化,第二与第三产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差异显著降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本文主要阐述了其中的五大变革: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使命将成为现实;人员招聘和解雇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成为留人的关键:主动管理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用工方式要因时因事加以调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绍平  
《劳动合同法》是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同时受到外部社会遵从和内部雇用成本、雇用灵活性和雇用方式的多重压力。主动调整是《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最优策略。提高投资回报率的竞争策略、人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构建相关利益者的价值评价与分享机制及制度化管理等是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动力模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课题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巴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传龙  
本文立足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商业银行经营实际,提出商业银行应以客户提升为核心、以产品运用为抓手、以业务创新为支撑、以内外合作为突破、以效益结构为根本的转型发展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思语  林桂军  
201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第五次会议的建议中指出: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构建我国新型产业体系;同时针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则给出以下建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步伐,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地发展。同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中高端方向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阶段转变,推动制造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矫健  陈伟忠  康永兴  陈霞  蒋梅  高云  穆钰  
[目的]应对现阶段国内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结构性错位、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手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对扩大有效供给,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增强经济长远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期、动态的过程,也是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疆位于中国西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和门户,地缘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农业是新疆的基础和支撑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棉花、粮食、特色经济作物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但也应看到,面对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联动日益加深、需求转型升级,新疆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结构也暴露出诸多新的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方法]文章系统分析新疆农业发展的背景,总结规律特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供给端探索新疆农业提质增效的途径和手段,提出总体思路和合理化建议。[结果]总结新疆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办法,提出加快产业化升级的思路,对促进新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意义重大。[结论]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机遇期,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新疆外向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传龙  
本文立足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商业银行经营实际,提出商业银行应以客户提升为核心、以产品运用为抓手、以业务创新为支撑、以内外合作为突破、以效益结构为根本的转型发展思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这为新时代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确定了新方位。如果说,我国把刺激消费看作为"肯定",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对传统的消费刺激的一种"否定",那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可以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