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7)
- 2023(12213)
- 2022(10267)
- 2021(9662)
- 2020(7979)
- 2019(17622)
- 2018(17698)
- 2017(33287)
- 2016(18353)
- 2015(19671)
- 2014(18972)
- 2013(18341)
- 2012(16460)
- 2011(15020)
- 2010(15199)
- 2009(14187)
- 2008(13711)
- 2007(12000)
- 2006(10792)
- 2005(9417)
- 学科
- 济(71239)
- 经济(71156)
- 业(53480)
- 农(47480)
- 管理(45470)
- 企(32700)
- 企业(32700)
- 农业(30849)
- 方法(26398)
- 数学(23714)
- 数学方法(23509)
- 业经(20796)
- 中国(18669)
- 制(18490)
- 财(17227)
- 贸(15628)
- 贸易(15623)
- 易(15289)
- 学(14661)
- 体(13632)
- 地方(13570)
- 银(12026)
- 银行(11973)
- 发(11759)
- 行(11489)
- 融(10673)
- 金融(10672)
- 农业经济(10532)
- 环境(10455)
- 策(10227)
- 机构
- 学院(250973)
- 大学(244415)
- 济(104588)
- 经济(102690)
- 管理(94208)
- 研究(88323)
- 理学(82149)
- 理学院(81245)
- 管理学(79830)
- 管理学院(79386)
- 农(69392)
- 中国(68794)
- 科学(56880)
- 农业(54027)
- 京(50957)
- 业大(48642)
- 所(46316)
- 财(45220)
- 研究所(42344)
- 中心(40879)
- 江(38070)
- 财经(35565)
- 农业大学(34119)
- 经(32514)
- 范(32004)
- 师范(31540)
- 院(31169)
- 北京(31062)
- 经济学(30810)
- 省(30466)
- 基金
- 项目(173722)
- 科学(136005)
- 基金(126367)
- 研究(123101)
- 家(113417)
- 国家(112392)
- 科学基金(94867)
- 社会(79288)
- 社会科(74797)
- 社会科学(74777)
- 省(69162)
- 基金项目(67328)
- 自然(62295)
- 自然科(60847)
- 自然科学(60829)
- 自然科学基金(59734)
- 划(57793)
- 教育(54813)
- 编号(50564)
- 资助(49911)
- 重点(39410)
- 发(38497)
- 成果(38459)
- 部(37998)
- 农(37582)
- 创(36388)
- 创新(34094)
- 课题(33626)
- 科研(33519)
- 国家社会(33276)
- 期刊
- 济(118983)
- 经济(118983)
- 农(70632)
- 研究(68686)
- 中国(50683)
- 农业(47595)
- 学报(46133)
- 科学(41485)
- 大学(34245)
- 学学(32954)
- 财(32108)
- 管理(29354)
- 业经(26891)
- 融(25621)
- 金融(25621)
- 业(23420)
- 教育(22414)
- 技术(18236)
- 经济研究(17956)
- 问题(16998)
- 财经(16586)
- 版(14664)
- 农村(14540)
- 村(14540)
- 经(14336)
- 农业经济(14152)
- 业大(13670)
- 世界(13581)
- 资源(13430)
- 理论(12325)
共检索到37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俊 梁琛
农产品价格变化与农户耕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市场的信息收集与利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利用江西省及全国农业统计数据,对近年来江西省农产品价格变化特征及其对耕地利用结构的影响进行特征分析。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江西省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与其种植面积的数据,建立市场价格和播种面积的VAR模型,并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对市场价格与播种面积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粮食或经济作物的价格对其种植面积有着正向或负向的响应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路昀 祁春节
农产品价格问题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可以帮助厘清价格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基于2000年1月-2017年9月我国粳稻、籼稻、红富士苹果等12种农产品月度价格数据,在对农产品进行重新分类的基础上,利用EGARCH模型对不同属性农产品价格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农产品的价格收益率序列均非正态性分布;信息对不同类别农产品的影响大小不同;同类农产品中不同产品市场对于正向和负向信息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刘晗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挖掘出中国当前农产品结构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农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强。在总结农业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农产品结构的路径和机制:加强农业政策引导,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农业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农产品结构 优化升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胜勇 时润哲 于爱芝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及销售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保障农产品供应以及价格形成的基本功能。文章从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历程、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农产品集散和交易的基本功能,强化价格形成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核心功能,以及明确信息服务和公益性的衍生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在遵循农产品批发市场演进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多种交易方式,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行以及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萍 李翠梅 朱丽丽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支撑,对安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升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整合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才能促使鲜活农产品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效率,健康发展。文章具体分析安徽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情况,给出了安鲜活农产品的物流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流通体系 鲜活农产品 物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征
为了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本文以农产品为例,说明了不同农产品对于农民收入的正负相关性,探讨了农产品出口贸易主要特征,阐述了供给侧改革对于进口贸易的影响力,并进行了模型的实证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好拟合度,残差序列平稳性较好,模型最为适合,农户人均收入不会对小麦播种面积产生较大影响,其影响力较小,当正向冲击被给予到当期农业收入比重后,小麦的播种面积立即做出反应,效果为负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 秦富
为了解农产品价格波动背景下的农户短期生产要素投入决策,以蛋鸡为例,利用Logit模型对鸡蛋价格波动背景下蛋鸡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投入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蛋价格波动对部分养殖户生产要素投入决策上有影响,且在短期内调整生产要素投入可增加收益或减少损失;户主受教育程度、蛋鸡养殖收入、标准化养殖场以及合作社显著影响了养殖户短期内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可通过培训、指导、参观以及继续推进蛋鸡养殖标准化、建立合作社等措施提升养殖户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能力。
关键词:
鸡蛋价格 生产要素 蛋鸡 Logit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兵 袁达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必要性和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关键就是要重新定位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实现价格机制由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的转变,形成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建立有针对性财政补贴机制。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资源性产品价格 定价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 李兴平 汪三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云天 刘立波 王馨玮 陈晨
文章主要以张家口市居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消费者个人属性、家庭属性、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及消费情况的调研分析,建立Logistic模型,论述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及消费行为的一般特征。研究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未成年子女、家庭月收入、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购买频率、购买方便程度、消费者满意度及其溢价意愿对绿色农产品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心不足及溢价水平过高是阻碍其购买绿色农产品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与启示,提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我国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晶晶 于冷
为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要素配置问题现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分析我国玉米生产的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研究发现:(1)机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在2007年以后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替代关系,机械要素在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上有着更大潜力;(2)土地要素投入与机械要素的替代关系最为明显,且日益显著。考虑到我国耕地面积少而分散的基本国情,只有土地首先形成较高的规模化程度,才能真正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充分发挥机械要素的替代作用;(3)化肥和种子投入之间与劳动力、土地要素的替代弹性保持稳定水平,但者在缓解农业资源中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上升问题效果有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村社区转型与发展干预研究”课题组
通过湖南、江西两省的调查研究发现 ,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户产生了不同 (正面或负面 )的影响 ;而同期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性投入 ,部分或完全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加 ,加重了贫困农户及少地和失地农户的负担。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农户群体的多元性以及政策对不同类型农户的针对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春生
在价值规律基础上,对双循环背景下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2006年6月至2021年4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互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及贡献度要明显高于我国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价格竞争,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充分利用价格传导滞后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天宝 周亚成
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信号,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组或优化配置的诸多资源因素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固定投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业土地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农民收入增长会对农业固定投资、农业技术进步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农业土地利用率会同时产生带动和抑制作用,且效果都不显著。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天宝 周亚成
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信号,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组或优化配置的诸多资源因素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固定投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业土地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农民收入增长会对农业固定投资、农业技术进步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农业土地利用率会同时产生带动和抑制作用,且效果都不显著。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农业固定投资力度,完善金融支农精准度;提升农业科技研发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