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9)
- 2023(14875)
- 2022(12298)
- 2021(11355)
- 2020(9486)
- 2019(20803)
- 2018(20770)
- 2017(39008)
- 2016(21498)
- 2015(23131)
- 2014(22378)
- 2013(22028)
- 2012(19575)
- 2011(17297)
- 2010(17541)
- 2009(16710)
- 2008(16667)
- 2007(14770)
- 2006(13243)
- 2005(11720)
- 学科
- 业(91964)
- 济(86869)
- 经济(86746)
- 企(74807)
- 企业(74807)
- 管理(70454)
- 农(46812)
- 方法(35603)
- 业经(31638)
- 财(31623)
- 农业(31016)
- 数学(27709)
- 数学方法(27435)
- 中国(22510)
- 制(22218)
- 务(20096)
- 财务(20068)
- 财务管理(20044)
- 企业财务(18988)
- 体(17448)
- 技术(17432)
- 贸(16957)
- 贸易(16950)
- 易(16536)
- 策(16186)
- 地方(14780)
- 划(14705)
- 理论(14524)
- 体制(13941)
- 和(13895)
- 机构
- 学院(301309)
- 大学(290729)
- 济(128643)
- 经济(126446)
- 管理(119285)
- 理学(103322)
- 理学院(102347)
- 管理学(100860)
- 管理学院(100324)
- 研究(96629)
- 中国(76452)
- 农(67978)
- 财(59572)
- 京(58989)
- 科学(58608)
- 农业(52459)
- 业大(50805)
- 所(48656)
- 财经(46484)
- 江(46316)
- 中心(44511)
- 研究所(43920)
- 经(42283)
- 经济学(38512)
- 北京(36016)
- 州(35853)
- 范(35026)
- 经济学院(34966)
- 师范(34572)
- 经济管理(34488)
- 基金
- 项目(200840)
- 科学(159262)
- 基金(146968)
- 研究(146041)
- 家(128773)
- 国家(127488)
- 科学基金(110450)
- 社会(96371)
- 社会科(91109)
- 社会科学(91080)
- 省(81200)
- 基金项目(78064)
- 自然(70868)
- 自然科(69307)
- 自然科学(69286)
- 自然科学基金(68112)
- 划(65883)
- 教育(65393)
- 编号(58644)
- 资助(58218)
- 成果(45178)
- 创(44906)
- 重点(44649)
- 业(44452)
- 发(44346)
- 部(43822)
- 创新(41266)
- 国家社会(40188)
- 课题(39432)
- 制(38897)
- 期刊
- 济(150807)
- 经济(150807)
- 研究(84511)
- 农(69118)
- 中国(57526)
- 财(48028)
- 学报(47644)
- 农业(46103)
- 管理(45656)
- 科学(44675)
- 大学(37035)
- 学学(35911)
- 业经(32185)
- 融(29815)
- 金融(29815)
- 技术(25551)
- 教育(25039)
- 业(24033)
- 经济研究(23095)
- 财经(23001)
- 问题(20234)
- 经(19925)
- 技术经济(16277)
- 版(16266)
- 世界(15626)
- 商业(15585)
- 农村(14902)
- 村(14902)
- 现代(14506)
- 农业经济(14345)
共检索到446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天宝 周亚成
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信号,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组或优化配置的诸多资源因素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固定投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业土地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农民收入增长会对农业固定投资、农业技术进步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农业土地利用率会同时产生带动和抑制作用,且效果都不显著。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天宝 周亚成
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信号,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组或优化配置的诸多资源因素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固定投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业土地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农民收入增长会对农业固定投资、农业技术进步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农业土地利用率会同时产生带动和抑制作用,且效果都不显著。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农业固定投资力度,完善金融支农精准度;提升农业科技研发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兆明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化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基础。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在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的基础上,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顶层设计、构建"一主多元"协同合作机制、引导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创新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4方面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晓梅 姚凤阁
我国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在对农业经济增长逻辑不断深入认识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改革经验借鉴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村工作主线。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信号,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的重责,研究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作用突出。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改革历程基础上,从农民收入构成入手,找出粮食主产区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主产区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明
新时期我国农业在力争实现"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基础上,还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有效供给、参与国际竞争和建立全球农业新秩序的战略重任。当前,我国农业呈现出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和消费需求三大变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传统优势减弱、核心要素不足和品牌影响微弱等重要挑战。为实现新时期农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必须立足国内,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出发解决问题,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农业走出去。
关键词:
中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走出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胜勇 时润哲 于爱芝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及销售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保障农产品供应以及价格形成的基本功能。文章从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历程、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农产品集散和交易的基本功能,强化价格形成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核心功能,以及明确信息服务和公益性的衍生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在遵循农产品批发市场演进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多种交易方式,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行以及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延平 王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这一决策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但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在目标定位与定向、服务对象、管理和培训体系等方面亟待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变革,坚持面向"三农",并将农民纳入学校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构建政府为主、多主体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培育体系,以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谌种华 蒋海舲
农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关系到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败所在。在经济新常态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价值链理论为农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思路和实践方法。本文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特征分析了其价值链构成,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创新技术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专注核心业务挖掘运营潜力、"拉式"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基地建设兼顾"创意农业+休闲旅游"等可供参考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农业龙头企业 价值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课题组 张红宇
新农人作为农业领域创业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与传统农民不同,他们有新思维、新理念、新的营销手段、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知识,他们特点鲜明、类型多样,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在丰富农业业态、改变农村面貌、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他们既面临着较一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突出的用地、融资、雇工、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又面临着家庭不理解、社会不认可、对农业不熟悉等自身问题。如何引导和支持新农人健康成长,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新命题。
关键词:
新农人 互联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亚静 王飞 石祖梁 高春雨 王红彦 毕于运
[目的]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秸秆资源产出与利用的变动趋势,就如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促进我国秸秆资源利用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利用试验数据检索和定量计算的方法,重点从种植业结构调整、现代种业创新、轮作休耕等任务着手,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秸秆资源与利用产生的影响。[结果]以"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达到2020年规划期目标时,较2015年可减少玉米秸秆产出1 501万t,同时可为地区畜牧业发展提供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且玉米全株青贮通过养殖粪污得以过腹还田;若通过作物育种技术将水稻的经济系数提高0.03,可减少水稻秸秆产出1 360万t;实行耕地轮作休耕能够减少区域秸秆供应量,且随着轮作休耕试点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减少秸秆产出的作用将持续增强。[结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减少"无效秸秆"产出,减轻秸秆处置压力,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动解决"小秸秆"带来的"大问题"。未来应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因地制宜调减"高产秸秆"作物改种"低产秸秆"或"零秸秆"作物;在充分发挥作物经济产量潜力的同时,通过积极培育和推广"低产秸秆"型作物品种、优化"低产秸秆"型高产栽培模式等途径控制作物秸秆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亚静 王飞 石祖梁 高春雨 王红彦 毕于运
[目的]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秸秆资源产出与利用的变动趋势,就如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促进我国秸秆资源利用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利用试验数据检索和定量计算的方法,重点从种植业结构调整、现代种业创新、轮作休耕等任务着手,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秸秆资源与利用产生的影响。[结果]以"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达到2020年规划期目标时,较2015年可减少玉米秸秆产出1 501万t,同时可为地区畜牧业发展提供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且玉米全株青贮通过养殖粪污得以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建军 张军伟 邵帅
搜集整理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OLS、动态FE、SGMM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1)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资本数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耕地数量等资源禀赋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基础性因素;外部性因素交通设施对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因素农业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2)以粮食和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也有所不同。(3)各种因素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有的起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有的起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