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86)
2023(20029)
2022(16936)
2021(15814)
2020(13474)
2019(30647)
2018(30533)
2017(58562)
2016(31994)
2015(35621)
2014(35357)
2013(34771)
2012(31815)
2011(28532)
2010(28837)
2009(27246)
2008(27096)
2007(24513)
2006(21703)
2005(19389)
作者
(90265)
(75547)
(75391)
(71851)
(47822)
(36168)
(34331)
(29345)
(28593)
(27210)
(25467)
(25439)
(23896)
(23830)
(23488)
(23313)
(22724)
(22298)
(21931)
(21765)
(18729)
(18719)
(18485)
(17413)
(17113)
(16947)
(16859)
(16767)
(15258)
(15143)
学科
(133360)
经济(133211)
(110778)
管理(98673)
(91502)
企业(91502)
方法(57807)
(50971)
数学(47890)
数学方法(47236)
(39664)
业经(38006)
中国(34404)
农业(33671)
(29810)
地方(26764)
(25958)
财务(25894)
财务管理(25840)
企业财务(24490)
(24436)
贸易(24424)
(23723)
(23533)
技术(23007)
理论(22097)
(22091)
(21765)
(21156)
(20895)
机构
学院(450535)
大学(442526)
(187937)
经济(184055)
管理(177968)
理学(152102)
理学院(150537)
研究(148957)
管理学(147983)
管理学院(147131)
中国(117350)
(93542)
科学(90200)
(89126)
(82069)
(75087)
(71038)
中心(70774)
财经(69101)
研究所(67513)
业大(67338)
农业(63297)
(62554)
北京(58599)
(57031)
师范(56483)
经济学(56058)
(55681)
(54028)
经济学院(50605)
基金
项目(295742)
科学(234025)
研究(218536)
基金(213873)
(185179)
国家(183525)
科学基金(158887)
社会(138625)
社会科(131219)
社会科学(131179)
(117676)
基金项目(112680)
自然(102424)
自然科(100078)
自然科学(100053)
教育(99968)
自然科学基金(98248)
(97605)
编号(90333)
资助(87431)
成果(72577)
重点(66429)
(65060)
(65014)
(63020)
课题(61761)
创新(58456)
国家社会(56734)
科研(56510)
教育部(55706)
期刊
(216641)
经济(216641)
研究(130698)
中国(89972)
(78767)
(72187)
管理(67721)
学报(64957)
科学(62822)
农业(52935)
大学(50325)
学学(47600)
(45904)
金融(45904)
教育(45598)
技术(42051)
业经(40105)
财经(33902)
经济研究(33217)
(29353)
(28926)
问题(28638)
技术经济(24196)
统计(22759)
(21629)
(21540)
(21240)
现代(21084)
商业(21081)
世界(20988)
共检索到683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将军  沈茂英  邓伟  
目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于重庆市发展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贡献度考虑,基于重庆市近三十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贡献度模型、DEA效率评价模型以及增长率等计量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对重庆市农业经济变化的贡献程度。结论显示重庆市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调整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种植业和牧业对于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增加投入没有有效促进产出的同步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较低。据此文章最后尝试性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郑长娟  
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基于浙江省2005-2016年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就产业结构调整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探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产业结构升级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会下降1.8882%;分地区而言,浙东北和浙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与全省情况一致,但浙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减贫效应要高于浙东北地区。最后,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等方面为缩小浙江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显林  
笔者利用1997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探讨财税政策演进对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分析财税政策演进对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总体影响效应和地区差异效应。研究发现:财税分权越大,越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地方税费与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多数支出项目和规模呈较强促进效应,但科教支出呈轻微负相关;具体支出项目对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建军  张军伟  邵帅  
搜集整理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OLS、动态FE、SGMM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1)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资本数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耕地数量等资源禀赋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基础性因素;外部性因素交通设施对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因素农业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2)以粮食和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也有所不同。(3)各种因素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有的起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有的起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建军  张军伟  邵帅  
搜集整理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OLS、动态FE、SGMM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1)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资本数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耕地数量等资源禀赋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基础性因素;外部性因素交通设施对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因素农业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2)以粮食和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建军  张军伟  邵帅  
搜集整理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OLS、动态FE、SGMM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基本事实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1)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资本数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耕地数量等资源禀赋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基础性因素;外部性因素交通设施对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因素农业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明显。(2)以粮食和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也有所不同。(3)各种因素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有的起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有的起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本健  肖时花  马九杰  
从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改进视角构建数理模型,比较基于商品契约、要素契约和嵌入合作契约的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效率问题,并提供武陵山区猕猴桃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不同契约形式的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情况作为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基于嵌入合作契约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上对其他两种契约类型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更能契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因此,在对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时,应该采取基于嵌入合作契约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本健  肖时花  马九杰  
从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改进视角构建数理模型,比较基于商品契约、要素契约和嵌入合作契约的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效率问题,并提供武陵山区猕猴桃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不同契约形式的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情况作为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基于嵌入合作契约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上对其他两种契约类型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更能契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因此,在对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时,应该采取基于嵌入合作契约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乐家华  刘伟超  
通过构建渔业产业结构升级中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指标,利用2002—2015年沿海9个省份的渔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省份渔业产业结构存在"虚高度化"现象,即渔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落后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产端和要素端的角度,分别针对渔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乐家华  刘伟超  
通过构建渔业产业结构升级中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指标,利用2002—2015年沿海9个省份的渔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省份渔业产业结构存在“虚高度化”现象,即渔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落后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产端和要素端的角度,分别针对渔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福中  刘成  卢景新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需要技术创新提供内在动力。构建技术创新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理论模型,揭示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作用,进而采用京津冀1985—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会加速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特别是科技水平对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应增加教育和研发支出,强化人力资本培养,以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技术创新,推进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和淑萍  
本文基于浙江省1986-2015年的样本数据,首先计算了浙江省三大产业就业贡献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发展对增加社会劳动力就业已经开始出现负作用—"挤出效应",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贡献度最大,成为拉动社会就业的主力军,第二产业次之。其次,采用OLS方法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就业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协整检验,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产生积极拉动效应,与就业呈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产生负面抑制效应,与就业呈负相关;拉动效应和抑制效应双重作用后的净效应促进社会就业增加。最后,为促进浙江省充分就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和淑萍  
本文基于浙江省1986-2015年的样本数据,首先计算了浙江省三大产业就业贡献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发展对增加社会劳动力就业已经开始出现负作用—"挤出效应",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贡献度最大,成为拉动社会就业的主力军,第二产业次之。其次,采用OLS方法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就业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协整检验,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产生积极拉动效应,与就业呈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产生负面抑制效应,与就业呈负相关;拉动效应和抑制效应双重作用后的净效应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兰国辉  荀守奎  陈亚树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找出与供给侧改革中关注的发展指标:第三产业、城镇化率、就业率等,建立经济发展评价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安徽省200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比重和城镇化率是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兰国辉  荀守奎  陈亚树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找出与供给侧改革中关注的发展指标:第三产业、城镇化率、就业率等,建立经济发展评价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安徽省200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比重和城镇化率是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