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7)
2023(13248)
2022(11788)
2021(11336)
2020(9558)
2019(22389)
2018(22788)
2017(45109)
2016(24596)
2015(27518)
2014(28041)
2013(27541)
2012(25457)
2011(23074)
2010(23284)
2009(21650)
2008(21545)
2007(18831)
2006(16988)
2005(15324)
作者
(69526)
(57336)
(57067)
(54687)
(36664)
(27289)
(26144)
(22341)
(21910)
(20780)
(19448)
(19310)
(18406)
(18317)
(17940)
(17647)
(17070)
(16976)
(16571)
(16446)
(14516)
(14211)
(13861)
(13095)
(12954)
(12937)
(12901)
(12740)
(11594)
(11183)
学科
(97116)
经济(97002)
管理(72019)
(67865)
(56268)
企业(56268)
方法(43831)
数学(38578)
数学方法(38107)
(28958)
中国(27752)
(26915)
(23146)
业经(21058)
地方(19275)
(19054)
(18944)
贸易(18932)
(18453)
(17923)
银行(17886)
农业(17347)
(17325)
财务(17257)
财务管理(17216)
(17058)
企业财务(16275)
(16023)
金融(16022)
理论(15873)
机构
大学(345981)
学院(344665)
(142566)
经济(139373)
管理(136774)
研究(117158)
理学(116987)
理学院(115749)
管理学(113949)
管理学院(113316)
中国(91043)
(74429)
(71401)
科学(68915)
(59018)
财经(55126)
研究所(52902)
中心(52624)
(51662)
(51279)
(49956)
北京(48123)
业大(47708)
(45184)
师范(44825)
经济学(42478)
(42115)
(41572)
财经大学(40814)
农业(40040)
基金
项目(222678)
科学(174329)
研究(167536)
基金(160277)
(137914)
国家(136736)
科学基金(117045)
社会(103749)
社会科(98260)
社会科学(98236)
(85765)
基金项目(84453)
教育(77368)
自然(75085)
自然科(73221)
自然科学(73203)
(72280)
自然科学基金(71882)
编号(70009)
资助(67604)
成果(58989)
(50260)
重点(49520)
课题(48245)
(47307)
(45550)
教育部(43370)
项目编号(43273)
创新(42413)
人文(42274)
期刊
(161003)
经济(161003)
研究(112054)
中国(66689)
(54546)
管理(51841)
学报(49059)
(46679)
科学(45891)
教育(41565)
(38199)
金融(38199)
大学(37885)
学学(35299)
农业(31885)
技术(29911)
财经(26981)
经济研究(26081)
业经(25883)
(22988)
问题(21179)
理论(18561)
图书(17440)
(17300)
实践(16846)
(16846)
技术经济(16739)
现代(16027)
(15512)
商业(15365)
共检索到525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寓涵  包明齐  
我国货币政策一直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应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方面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供给侧改革既需要供给面的制度性、结构性调整,也需要需求面的跟进与支撑。为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增强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供给侧改革深化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元月  
近年来 ,为治理经济中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 ,我国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甚至出现了货币政策效应的递减 ,这说明我国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存在梗阻。为此 ,我国应采取措施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正元  
我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朱正元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调控方式的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类型。直接控制通常采用控制总量的办法,由中央银行限定商业银行贷款的最高限额;间接控制则是依靠再贴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刁节文  容玲  
本文通过汇改以来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分别构建我国的货币状况指数和金融形势指数,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和金融形势指数能够反映我国货币松紧状况,并可以预测通货膨胀率,从而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辅助参考指标。分析结果还表明,FCI是通货膨胀率的先行指标,是引起通胀的Granger原因,在控制通胀方面作为指示器要优于MCI。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旺霞  
本文设定相关变量和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2003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我国国内信贷余额CR、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与最终经济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M1与LGDP、CPI均互为因果关系,△LM2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LGDP是△LCR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可得出信贷和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利率渠道无效等结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馨  叶兵  
我国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的特征非常明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对投资的调控来实现。因此,分析和研究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机制和效果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渠道,联系实际分析了本轮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措施及效果,从货币政策调控主体一中央银行、调控对象——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调控中间环节——商业银行等角度分析了影响调控作用发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勇  方阳娥  
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调剂资金头寸和债券投资的重要场所 ,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开始注重对超额准备和市场流动性状况这两大操作目标的协调。本文梳理了各种对人民银行调控操作目标造成影响的冲击因素 ,研究了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所采取的响应方式 ,结果表明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行为变动而造成冲击时 ,人民银行难以分别以确定的力度和方向作出响应 ,从而难以实现两大目标的一致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于玲  
央行因为外汇储备而投放的基础货币是一种被动投放。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大量增加,为了回笼过多的流动性,央行不得不被动地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大规模发行央行票据。这种被动调节降低了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的效能,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为此,本文认为应从根本上割断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据此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运用好宏观货币政策.要使宏观货币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货币政策本身运行的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因此它是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理论界历来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论”.即货币政策目标仅是稳定通货.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稳定通货才是中央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环忠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放松管理与金融创新,提高了股票、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比重,导致了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不断涌现;资本市场不断扩张,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全球化进度加快,又使我国经济的国际依存度增强,所有这些变化,都使货币流向和流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丹洲  
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一)由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效果欠佳。我国的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启动国内需求,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不完善,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投资机制、消费支出机制产生干扰,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投资机制不畅,货币政策传导受阻。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偏差,即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传统农业比重较大,优质高效农业得不到较快发展,不能满足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在第二产业中, 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大的进展,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