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8)
- 2023(4297)
- 2022(3401)
- 2021(3240)
- 2020(2693)
- 2019(6173)
- 2018(6133)
- 2017(11383)
- 2016(5885)
- 2015(6205)
- 2014(6147)
- 2013(5718)
- 2012(5073)
- 2011(4581)
- 2010(4955)
- 2009(5201)
- 2008(4248)
- 2007(3563)
- 2006(3474)
- 2005(3372)
- 学科
- 融(24707)
- 金融(24707)
- 银(21694)
- 银行(21693)
- 行(21183)
- 济(19815)
- 经济(19784)
- 业(15548)
- 中国(15306)
- 管理(14377)
- 企(13881)
- 企业(13881)
- 制(11597)
- 中国金融(10899)
- 财(9822)
- 体(7632)
- 体制(6886)
- 地方(6668)
- 业经(6436)
- 农(6317)
- 务(5838)
- 财务(5824)
- 财务管理(5813)
- 企业财务(5632)
- 方法(5574)
- 度(5342)
- 制度(5341)
- 数学(5070)
- 数学方法(5030)
- 事业(4654)
- 机构
- 学院(69764)
- 大学(68904)
- 济(33323)
- 经济(32590)
- 中国(28070)
- 研究(25533)
- 管理(24210)
- 财(20139)
- 理学(19763)
- 理学院(19586)
- 管理学(19327)
- 管理学院(19183)
- 银(16049)
- 银行(15511)
- 融(14683)
- 行(14565)
- 金融(14414)
- 财经(14383)
- 京(14215)
- 中心(13959)
- 经(13046)
- 人民(12722)
- 所(12070)
- 科学(11889)
- 经济学(11626)
- 国人(11436)
- 中国人(11364)
- 中国人民(11278)
- 江(11184)
- 财经大学(10821)
- 基金
- 项目(41030)
- 研究(34187)
- 科学(32361)
- 基金(29099)
- 家(24059)
- 国家(23773)
- 社会(22207)
- 社会科(21153)
- 社会科学(21149)
- 科学基金(20691)
- 省(16276)
- 教育(15649)
- 基金项目(14730)
- 编号(14340)
- 划(13054)
- 成果(12739)
- 资助(11967)
- 自然(10882)
- 自然科(10639)
- 自然科学(10638)
- 自然科学基金(10458)
- 融(10432)
- 课题(10371)
- 性(10148)
- 发(9719)
- 制(9648)
- 重点(9541)
- 创(9533)
- 国家社会(9489)
- 部(9240)
共检索到127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勾东宁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来源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其中需求侧因素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消费者信心,供给侧因素则主要包含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即经济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013年开始,中国名义GDP与人均GDP增速均明显下降,2015年中国股市与人民币汇率的震荡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消费者信心受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金融促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运用金融资源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山东作为北方经济大省,石油、煤炭、钢铁等能源重化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较大。近年来,随着能源和钢铁行业不断下行,山东经济也受到明显影响。山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工业。金融促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运用金融资源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山东情况看,当前,金融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威
农业的改革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本文从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金融驱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几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农业的改革有所贡献,促进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农业供给侧改革 现状 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协同课题组 吴少新
以"投资、消费、出口"为"三驾马车"的刺激需求的政策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中国的经济问题是结构问题,唯有从供给侧入手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下,中央审时度势地作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大举措,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旨在匹配有效供给与需求,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欣欣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此,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了序幕,并不断深化推进。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思敏
分析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机理,从增加金融制度供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五个层面阐述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关系。对广东以信用体系建设补齐普惠金融短板新进展新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最后,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加快金融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健全信用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金融改革 信用体系 补短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珩
当前吉林经济发展中存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新旧产业接续困难、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从金融角度看,吉林省直接融资占比低、不良贷款隐含潜在风险等问题不容忽视。当前,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要抓手。支持"去产能"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支持"去库存"要大力创新房地产消费信贷产品;支持"去杠杆"要努力改善融资结构;支持"降成本"要规范收费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降低财务成本;支持"补短板"要重点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贫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珩
当前吉林经济发展中存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新旧产业接续困难、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从金融角度看,吉林省直接融资占比低、不良贷款隐含潜在风险等问题不容忽视。当前,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要抓手。支持"去产能"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支持"去库存"要大力创新房地产消费信贷产品;支持"去杠杆"要努力改善融资结构;支持"降成本"要规范收费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降低财务成本;支持"补短板"要重点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贫领域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思敏
分析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机理,从增加金融制度供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五个层面阐述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关系。对广东以信用体系建设补齐普惠金融短板新进展新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最后,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加快金融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健全信用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金融改革 信用体系 补短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宏 何艳桃
以金融抑制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探寻我国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等方式扩大涉农金融服务面;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突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的瓶颈、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投放、加快三产融合等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一条龙"式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赋予农村金融服务更广泛内涵,从而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供给结构失衡条件下的技术进步将引发过剩产能和经济失调;在没有新技术和产业调整的初始阶段,盲目增加信贷供给,会引发产能过剩;货币政策调控只能增加短期产出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超平 张梓榆 吴超 翟琼
本文基于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利用1950年到2014年宏观数据,围绕储蓄形成与储蓄结构、投资活动与投资结构,考察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历史特征和现实问题,发现:储蓄投资转化的多项指标有重大利好转变,但储蓄方式单一、城乡居民储蓄结构严重失衡、资金配置途径单一、居民投资增长十分缓慢、投资资金的使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长期存在,存款转化为投资资本的效率持续降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建议从社会保障体系和融资体系建设与完善、国有资本结构优化与投资效率改进、法律法规建设与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措施,促进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提高,以更有效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 结构演变 转化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娜 张磊
本文阐述了金融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机理,并以农村金融供给侧调整为视角,从供给主体、信贷结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覆盖率和配套政策五个方面逐一剖析供给型金融抑制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提出通过集合金融主体各自优势、加大农村消费信贷力度、开发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改善农村消费基础条件、完善农村保险市场和落实农村金融发展配套政策六个方面的调整,充分发挥金融引领农村消费市场升级的作用,使其成为配合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