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8)
2023(4715)
2022(3667)
2021(3613)
2020(2778)
2019(6357)
2018(6431)
2017(11721)
2016(6394)
2015(6677)
2014(6698)
2013(6130)
2012(5374)
2011(4855)
2010(4988)
2009(4858)
2008(4937)
2007(4257)
2006(3875)
2005(3648)
作者
(15625)
(13122)
(12789)
(12632)
(8298)
(6089)
(6030)
(5127)
(4945)
(4592)
(4517)
(4434)
(4156)
(4148)
(4113)
(4078)
(3818)
(3778)
(3708)
(3593)
(3253)
(3157)
(3065)
(3049)
(2999)
(2977)
(2892)
(2739)
(2574)
(2517)
学科
(20426)
经济(20393)
(15897)
管理(14596)
(11512)
企业(11512)
(10804)
保险(10713)
(10421)
中国(9925)
(8203)
银行(8202)
(7824)
(7262)
(7086)
方法(7033)
(6842)
金融(6841)
(6747)
数学(6259)
数学方法(6174)
业经(6004)
体制(5966)
(5068)
制度(5067)
各种(4443)
类型(4372)
种类(4357)
农业(4355)
各种类型(4347)
机构
学院(79398)
大学(78090)
(33356)
经济(32601)
管理(28985)
研究(27755)
中国(26488)
理学(23402)
理学院(23177)
管理学(22827)
管理学院(22658)
(21102)
(16485)
财经(15043)
科学(14635)
(13682)
(13309)
中心(12999)
(12910)
研究所(11705)
财经大学(11279)
北京(11066)
(10921)
经济学(10534)
(10414)
(10268)
师范(10187)
(10185)
(10119)
金融(9946)
基金
项目(48290)
研究(39427)
科学(38036)
基金(33918)
(28644)
国家(28335)
社会(25041)
科学基金(24356)
社会科(23528)
社会科学(23521)
(18758)
教育(18319)
基金项目(16986)
编号(16974)
(15780)
成果(14455)
自然(13846)
资助(13757)
自然科(13495)
自然科学(13492)
自然科学基金(13240)
课题(12373)
(11333)
(11034)
重点(10935)
(10827)
(10562)
(10491)
(10322)
国家社会(10287)
期刊
(40836)
经济(40836)
研究(31981)
中国(20422)
(16927)
金融(16927)
(16155)
教育(12909)
(11044)
管理(10894)
学报(9093)
科学(8970)
大学(7828)
财经(7494)
学学(7235)
技术(6770)
业经(6686)
农业(6676)
经济研究(6436)
(6335)
问题(4812)
理论(4520)
保险(4316)
(4316)
改革(4230)
(4230)
职业(4129)
实践(4047)
(4047)
(3938)
共检索到135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安长  
供给侧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各种战略机遇,但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忽略风险的存在有可能导致改革举步维艰。该文着重讨论了供给侧改革可能存在的加剧财政收支矛盾、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加剧经济下行压力、触发金融风险、政府过度干预和混淆改革与调控关系等六大风险;并对各类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化解之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合君  王文举  
电力产业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一部分。我国电力产业改革的目标是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环节引入竞争。“大爆炸”转型模式中存在的产量下降的危险在电力产业改革中也可能会出现。因此,我国电力产业改革必须采取“渐进式”模式,在有效的规制框架下进行。笔者通过电力产业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分析,通过建立一个动态最优化模型指出了电力产业的最优改革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加宁  
2012年1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1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金融体制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认为,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民营化和金融安全网的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杜巧云  赵辰  
供给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解决创新创业型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供给侧改革目标的实现起着促进作用。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出发,剖析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的具体路径,以期对供给侧改革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帮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新民  王译晨  范柳  
以服务质量模型为指导,系统客观地构建创客空间服务供给的指标体系,并尝试从具有较高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群体入手,分析潜在创客对创客空间的服务需求,探索创客空间服务供给的努力方向。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对基础设施、场地建设等有形性服务及申请受理效率、咨询处理效率等响应性服务的需求较高。据此提出创客空间服务供给应改革服务内容,加强服务能力,优化服务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求实现创客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经济增长在长期看"供给",在短期看"需求"。具体来说,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潜在增长水平。而在短期,该国的实际增长率可能偏离长期的潜在增长水平,出现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的现象。如果是前者,通常还伴随通货膨胀和产能利用过高的问题;如果是后者,则通常伴随着通货紧缩和产能利用不足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高于潜在增长率还是低于潜在增长率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将直接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经济增长在长期看"供给",在短期看"需求"。具体来说,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潜在增长水平。而在短期,该国的实际增长率可能偏离长期的潜在增长水平,出现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的现象。如果是前者,通常还伴随通货膨胀和产能利用过高的问题;如果是后者,则通常伴随着通货紧缩和产能利用不足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高于潜在增长率还是低于潜在增长率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将直接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产品的价格、税收、财政的联动改革;进一步规范环保标准,从根本上杜绝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国世平  张智川  
我国地方债目前处于可控范围,但不能忽视的是地方债的潜在风险,以及地方债的质量。形成地方债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机制欠妥及地方财政体系的不完善等。应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完善的分税制度、严格的政府债务约束机制、健全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的债务管理机制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全  
有效化解金融供给矛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破"与"立"上下更大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公开提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新时代金融系统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振海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宏观背景下,西藏经济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逐步减弱,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金融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深化西藏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于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西藏金融供给现状金融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货币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振海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宏观背景下,西藏经济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逐步减弱,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金融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深化西藏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于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西藏金融供给现状金融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货币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伟  杜伟  
基于金融资源向财富驱动领域过快集中的现实问题,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视角对财富驱动争夺创新驱动金融资源的理论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金融资源更倾向于进入财富驱动领域;放任金融资源过度流向财富驱动领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市场机制本身无法促使创新驱动发展自动实现,需要政府政策强力介入,干预金融供给侧改革,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基于此,政府应完善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风险分散和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创新驱动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