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5)
2023(6494)
2022(5752)
2021(5320)
2020(4789)
2019(11645)
2018(12001)
2017(23384)
2016(13004)
2015(14690)
2014(15254)
2013(15164)
2012(14321)
2011(13182)
2010(13490)
2009(13028)
2008(13450)
2007(12251)
2006(10756)
2005(9915)
作者
(38100)
(32063)
(31785)
(30917)
(20403)
(15318)
(14827)
(12361)
(12080)
(11480)
(10906)
(10761)
(10299)
(10288)
(10243)
(10097)
(9827)
(9398)
(9348)
(9321)
(8227)
(7990)
(7855)
(7435)
(7423)
(7333)
(7157)
(7029)
(6431)
(6407)
学科
(57158)
经济(57098)
管理(33449)
(32031)
方法(27467)
(26138)
企业(26138)
数学(24163)
数学方法(23964)
(15525)
(15121)
(14470)
中国(14436)
(11990)
业经(11619)
(11605)
贸易(11601)
(11086)
理论(10128)
(10104)
地方(10010)
(9981)
银行(9960)
(9824)
金融(9821)
(9527)
农业(9256)
(8683)
体制(8298)
(8162)
机构
大学(195836)
学院(193201)
(82345)
经济(80569)
管理(69098)
研究(67500)
理学(57850)
理学院(57165)
管理学(56232)
管理学院(55840)
中国(53120)
(41673)
(41658)
科学(40044)
(35731)
(33052)
财经(31981)
研究所(31966)
中心(30759)
(30747)
(28774)
(27220)
业大(27057)
师范(26993)
北京(26930)
经济学(26585)
农业(25889)
(24517)
经济学院(24008)
财经大学(23432)
基金
项目(115030)
科学(88775)
研究(86173)
基金(81507)
(70177)
国家(69555)
科学基金(58117)
社会(53241)
社会科(50359)
社会科学(50338)
(44763)
基金项目(42565)
教育(41006)
(37990)
编号(36432)
自然(35920)
自然科(35014)
自然科学(35001)
资助(34611)
自然科学基金(34393)
成果(31668)
(26602)
重点(26299)
课题(25544)
(24647)
(23275)
教育部(22913)
(22774)
大学(22234)
科研(22030)
期刊
(96286)
经济(96286)
研究(65759)
中国(39496)
(34150)
学报(30720)
(29609)
科学(26490)
教育(24897)
管理(23944)
(23490)
金融(23490)
大学(23021)
学学(21222)
农业(18794)
财经(17763)
经济研究(16743)
技术(16715)
业经(15825)
(15276)
问题(13282)
(11198)
商业(10894)
理论(10614)
(10149)
技术经济(10036)
图书(9796)
(9656)
实践(9477)
(9477)
共检索到302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微晓  
目前学界对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角度众多,但是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探索的并不多见。除此之外,对于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进行解析的成果也是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加尔布雷斯的生产哲学来解读供给侧改革的本质,进而结合TFP原理来分析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三去一补一降"的经济学意义,最后通过马克思的货币循环理论分析围绕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货币流通议题,阐明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是生产升级和效率提高两部分内容,同时生产改革要伴随货币改革,两者缺一不可,从而为学界研究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现实生活促使人们做出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宏观调控"需求管理"为主实践经验的反思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努力,引发了学界和决策层对"供给管理"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所未有的重视。"供给侧改革"是2015年年末以来中国经济的热词,本文试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努力,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问题导向下引领新常态的动力体系再造创新、通盘规划的系统工程式全局长远创新、以改革为核心、以现代化为主轴攻坚克难的制度供给创新等4个层面系统论述供给侧改革及相关认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而在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郑黎黎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形成,其具体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被简称为"三去一降一补",同时形成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这其中,货币政策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三去一降一补"中的货币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客观上要求达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和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有机结合。在新形势之下,要有效保障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质量和效率提高,就必须着力展开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由此,对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货币政策操作环境的复杂变化经济新常态是由国内外经济社会一系列变化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史正富   龚刚   孟捷  
纯粹的债务性支出是利润的源泉,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源头。如果金融供给侧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则债务问题终将成为冲击实体经济的洪水猛兽。在当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供给侧下,货币可以区分为由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由商业银行所创造的存款,两种货币的比例构成了货币供给侧结构。在货币供给侧结构中,商业银行的货币是由贷款创造的,由此形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机制则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甚至包括无偿拨付。无偿拨付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最为直接的表现。为此,在锁定新增货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我们建议:(1)通过央行无偿拨付的货币发行机制,注资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剥离)商业银行不良的贷款资产;(2)适度提高央行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以满足中央银行用于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需求。我们将发现,这样一种改革将使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迎刃而解。由于新增的货币供给总量是锁定的,这样一种改革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加速的危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郑黎黎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形成,其具体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被简称为"三去一降一补",同时形成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这其中,货币政策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三去一降一补"中的货币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逸风  
2015年10月,中央做出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并在2016年全力推进。供给侧的改革需要一篮子的制度或政策的设计,货币政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将对供给侧改革能否顺利完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检验了供给侧改革中的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影响供给侧改革的统计分析表明,代表性行业的资本要素的增速与M2的增速呈现同方向的变动趋势。然而,估计结果却显示,迄今为止,货币政策对供给侧改革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供给侧改革政策开始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勇勤  杨丽丽  李静  
从2016年开始,供给侧改革正式被提上我国经济改革的日程,中央明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前四个任务是治理产能过剩,最后一个任务是弥补产能不足,总体任务是解决供需矛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启动内需,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文章整理了金融危机以来的相关数据,分别对五大任务作了解读,认为供给侧改革不应只关注供给方面,而应该将需求方面改革综合起来制定改革方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慈拉  
在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单纯依靠央行向市场注入货币,不但不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反而会衍生出产能过剩和社会杠杆率的上升,更导致货币资金"脱实入虚"。过大的存贷利差引发货币资金持有者的套利行为,形成巨额货币资金"脱实入虚",最终加大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以上仅靠监管难以治本,真正途径仍是需要进行货币信用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其中推动商业信用发展,创新和使用融资性票据工具,缩小存贷利差,将货币资金交易转换为信用交易,不失为现阶段货币信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路径且能真正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同时,文章提出,可以将数字票据——区块链形式创新应用于电子商业本票上,利用其平权化、智能合约功能特点,使信用良好的出票人(包括中小微企业)通过数字票据凸显其信用价值,以此减少对银行信用的依赖。同时,利用票交所,建设一体化的票据交易平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此约束商业信用的过度膨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慈拉  
在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单纯依靠央行向市场注入货币,不但不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反而会衍生出产能过剩和社会杠杆率的上升,更导致货币资金"脱实入虚"。过大的存贷利差引发货币资金持有者的套利行为,形成巨额货币资金"脱实入虚",最终加大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以上仅靠监管难以治本,真正途径仍是需要进行货币信用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其中推动商业信用发展,创新和使用融资性票据工具,缩小存贷利差,将货币资金交易转换为信用交易,不失为现阶段货币信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路径且能真正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雷  刘珂  杨源源  
本文立足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基于资本配置效率视角深入探讨如何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以有效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选取2000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货币政策变量与资本配置效率数据,并构建LST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货币政策变动对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正负方向冲击的非对称性效应,并在不同经济周期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据此,本文认为货币政策调控在考虑传统目标的同时,亦应兼顾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发挥货币政策配合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具体而言,央行逆周期宏观调控时应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本文基于23个国家1989-2017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货币扩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波动对经济杠杆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信贷总量与直接融资规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总量与结构上的代理变量。结果表明,各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杠杆之间均保持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一个"拐点",且政策波动对经济杠杆均具有刺激作用。区别在于,三者中直接融资规模的拐点位置居于首位但波动效应最弱。因此,政府在调控经济杠杆时应将着力点放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上,并利用其他政策加以辅助,同时加强宏观政策的动态管理,为顺利实现杠杆率下降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