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9)
2023(8710)
2022(7116)
2021(7045)
2020(5576)
2019(12789)
2018(12887)
2017(21517)
2016(13345)
2015(14543)
2014(14538)
2013(12664)
2012(11416)
2011(10502)
2010(10587)
2009(9357)
2008(9164)
2007(7916)
2006(7118)
2005(6425)
作者
(33869)
(28312)
(28116)
(26911)
(17855)
(13720)
(12862)
(11038)
(11024)
(10003)
(9590)
(9415)
(9170)
(9113)
(8827)
(8739)
(8691)
(8417)
(8290)
(8050)
(7284)
(7139)
(6748)
(6534)
(6459)
(6348)
(6291)
(6255)
(5685)
(5661)
学科
(34300)
经济(34241)
管理(27540)
(23478)
教育(22947)
(18851)
企业(18851)
中国(18282)
方法(13684)
数学(12094)
数学方法(11907)
(11004)
理论(11003)
(10910)
(10775)
(9970)
教学(9888)
业经(8483)
(7782)
贸易(7779)
(7621)
(7599)
技术(7246)
农业(6987)
(6397)
体制(6285)
(6144)
银行(6109)
(5886)
金融(5886)
机构
大学(170203)
学院(160687)
研究(62646)
(56043)
经济(54681)
管理(51291)
理学(44809)
理学院(44090)
管理学(42977)
管理学院(42651)
中国(38436)
科学(38356)
(37441)
教育(36341)
(33920)
师范(33600)
(31488)
(31315)
研究所(28988)
师范大学(27935)
(27032)
业大(26249)
中心(26024)
(25750)
北京(24671)
农业(24634)
(22522)
技术(21565)
财经(20950)
(19624)
基金
项目(108560)
科学(85930)
研究(83994)
基金(74208)
(66153)
国家(65369)
科学基金(54003)
社会(51196)
教育(48858)
社会科(48044)
社会科学(48031)
(43948)
(40289)
基金项目(38692)
编号(35815)
自然(33680)
自然科(32903)
自然科学(32890)
自然科学基金(32331)
成果(32168)
课题(29305)
资助(28564)
重点(26556)
(25728)
(24358)
(23895)
(23615)
大学(23124)
规划(22701)
教育部(22650)
期刊
教育(63231)
研究(61311)
(59324)
经济(59324)
中国(46760)
学报(30920)
(27198)
大学(24969)
科学(24907)
学学(20732)
(20383)
农业(18120)
管理(17230)
技术(15646)
职业(14587)
(11427)
金融(11427)
财经(10789)
经济研究(10356)
(10067)
业经(9433)
(9399)
高等(9284)
技术教育(8971)
职业技术(8971)
职业技术教育(8971)
(8567)
论坛(8567)
(8561)
高等教育(8042)
共检索到254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利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塑造"三观"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生内在发展和外在社会需求多元化,多元化需求呼唤优质匹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在供给侧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不匹配。高等院校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需要和社会需求,导致有供给无需求;无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机制和方式的创新改进,导致有需求无供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改革是人才培养战略的时代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从国家战略和个人发展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匹配,优化育人方式、措施和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心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式;针对大学生的需求提供有效供给,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措施;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达到供需匹配,构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育人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鹏  
"95"后的青年大学生视野宽广、思维敏捷、价值取向多元,同时又追求个性、关注自我,对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性并存的需求状态。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方面,还存在教育观念落伍、教育内容固化、教育时效性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知道"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关系、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从提升思政工作者观念和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用新媒体提升教育者影响力、讲好故事增强教育吸引力这四方面探寻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振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和谐”理念,以“和谐教育”为手段,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顺芬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位于综合素质之首,高校"两课"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文章主要从进行"两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探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芳转  
文章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内容、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志峰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一是由于网络多元性特点,缺乏主导性,增加了维护教育主权任务的艰巨性;二是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缺乏现实性,产生了一些道德伦理误区;三是由于网络开放性特点,缺乏监控性,导致了一些文化糟粕的传播;四是由于网络形象化的特点,缺乏思考性,导致青少年一定程度的人性“异化”。应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措施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夯实一个基础;充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占领一个阵地;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机制;加强网络技术培训——建好一支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振刚  吕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平台日益增多。作为媒体的新生力量,微信以其独特功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为了使微信能够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利用,要充分研究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并且使其得到有效发挥;同时,要注意微信的消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并杜绝消极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文梅  赵培举  
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总是需要和一定的客观环境相结合。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须与客观环境相接触并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限于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劣,也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纷繁复杂,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也是迎面而来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适应新环境,发挥思想引导的优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名川  谭英雄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深入分析网络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的内涵,归纳、梳理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的各种表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步云  房正  
更加注重以文化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着眼实现全面育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履行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文昌  
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联系和结合的意识,其次要从多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要实现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坚持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具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和实际工作的一体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国旗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表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思想道德修养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管理、保障和评估机制建设,找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支撑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强化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环境,构建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改进网络管理和监控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查正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促进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新的发展阶段使得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条件和困境。大学生思想教育关乎整个社会思想发展趋势和动态,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多元文化与思潮影响和冲击下,培育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才培育质量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要汲取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管理机制。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专家教授编写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一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职能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教材研究视野开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留军  
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思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有着诸多的社会因素和自身思想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