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2)
- 2023(4296)
- 2022(3376)
- 2021(3275)
- 2020(2357)
- 2019(5559)
- 2018(5599)
- 2017(9915)
- 2016(5480)
- 2015(5738)
- 2014(5663)
- 2013(5216)
- 2012(4614)
- 2011(4177)
- 2010(4159)
- 2009(3853)
- 2008(3848)
- 2007(3255)
- 2006(3109)
- 2005(2952)
- 学科
- 济(18809)
- 经济(18782)
- 业(11925)
- 管理(11727)
- 财(9078)
- 企(8707)
- 企业(8707)
- 农(8324)
- 制(8283)
- 收入(7861)
- 中国(7425)
- 体(6447)
- 农业(5892)
- 业经(5841)
- 体制(5625)
- 方法(5091)
- 银(4549)
- 银行(4548)
- 国民(4434)
- 行(4426)
- 融(4354)
- 金融(4353)
- 数学(4312)
- 税(4286)
- 数学方法(4257)
- 税收(4168)
- 国民收入(4147)
- 教育(4074)
- 收(4038)
- 富(4009)
- 机构
- 学院(67990)
- 大学(66733)
- 济(30278)
- 经济(29692)
- 研究(26047)
- 管理(23165)
- 中国(19754)
- 理学(19399)
- 理学院(19189)
- 管理学(18931)
- 管理学院(18774)
- 财(16877)
- 京(14101)
- 科学(13466)
- 所(12632)
- 财经(11946)
- 研究所(11155)
- 江(11126)
- 中心(11027)
- 经(10921)
- 范(10469)
- 师范(10406)
- 经济学(9910)
- 院(9753)
- 农(9490)
- 北京(9300)
- 经济学院(8848)
- 财经大学(8777)
- 州(8382)
- 师范大学(8360)
- 基金
- 项目(42508)
- 研究(36213)
- 科学(33640)
- 基金(29297)
- 家(24904)
- 国家(24630)
- 社会(23053)
- 社会科(21737)
- 社会科学(21731)
- 科学基金(20869)
- 教育(17376)
- 省(16636)
- 编号(15689)
- 基金项目(14473)
- 划(13964)
- 成果(13787)
- 课题(11732)
- 资助(11195)
- 自然(10730)
- 自然科(10446)
- 自然科学(10444)
- 自然科学基金(10247)
- 性(10236)
- 年(10156)
- 制(10109)
- 发(10105)
- 国家社会(9849)
- 重点(9821)
- 部(9648)
- 项目编号(9373)
共检索到115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大安
一是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求政府依法治国,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主要是:(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编纂民法典,保护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鹏
目前,我国经济整体呈现下行态势,GDP增速放缓,工业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致使我国经济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境界。文章在充分分析当前经济困境后,利用数理统计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失败教训和日本、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结合拉美和日韩的发展途径提出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论。认为企业利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落后产能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淘汰等措施;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精简机构、节俭开支,利用税收调节贫富差距、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这样进行供给侧供给性改革有利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供给侧 中等收入陷阱 供给学派 社会固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芳 艾天霞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成功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2012年以后经济发展却进入新常态时期,面临供需结构错配、人口红利渐消、资源环境瓶颈趋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严峻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以供给侧"三大发动机"为主导、需求侧"扩大内需"为辅助,协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政府与学界共识、内在要求、实施契机的内在逻辑,也是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客观要求,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慧芳 艾天霞
一、优化要素配置,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第一,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引导劳动力在部门、企业、行业、城乡、区域之间有序流动,保障产能过剩行业分流职工平稳转岗转业;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用地,保障民生工程用地,支持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促进资本流通,鼓励资本从无需求、低效率领域流向有需求、高效率领域,从去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消费主导 制度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芳 艾天霞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成功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2012年以后经济发展却进入新常态时期,面临供需结构错配、人口红利渐消、资源环境瓶颈趋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严峻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以供给侧"三大发动机"为主导、需求侧"扩大内需"为辅助,协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政府与学界共识、内在要求、实施契机的内在逻辑,也是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客观要求,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方旺
针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个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瓶颈"问题,文章在梳理世界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经验与教训,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思路:(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战略;(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5)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方旺
针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个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瓶颈"问题,文章在梳理世界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经验与教训,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思路:(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战略;(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5)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高度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理论透视和分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前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发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改革等不协调,是制约中国未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为指导,全面有序地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做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攻克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与风险,成功跨越"中等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欢
本文通过选取1993—2013年省域面板数据,基于俱乐部收敛的视角对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各省域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分为东部地区的富裕省份俱乐部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省份俱乐部。这种长期的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有效实施。本文进一步选取教育、科研、制度、收入差距等条件变量,实证结果显著表明它们是影响地区间俱乐部效应的主要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和失败的国家都离不开同以上四要素的联系,也正符合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内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诚
经济新常态不等于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依旧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停滞是不同的。二是新常态是中央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作出的主动选择,不同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被动陷入。三是进入新常态的目的是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培育经济长期发展的新增长点,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途径。增速下滑是新常态的表象,实质上我国经济正在向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剑辉
经过35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年均9%—10%的快速增长,至2014年,GDP总量达到63.6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约748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突破。但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已呈现出原有增长动力显著减弱的态势,如若应对不力,在相当程度上将面临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制度体制陷阱"、"社会危机陷阱"、"技术创新陷阱"、"国际收支失衡陷阱"和"生态陷阱"等五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亟需加快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孔陆泉 卓晓宁
"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风险,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利益调整上寻求改革的新突破,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顺利跨入高收入国家注入新的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