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9)
2023(5217)
2022(4375)
2021(4125)
2020(3389)
2019(7875)
2018(8214)
2017(15374)
2016(8728)
2015(9598)
2014(9635)
2013(9021)
2012(7824)
2011(7034)
2010(7200)
2009(6420)
2008(6394)
2007(5649)
2006(5246)
2005(4650)
作者
(22788)
(19283)
(18909)
(18332)
(11890)
(9194)
(8749)
(7382)
(7352)
(6795)
(6645)
(6582)
(6161)
(6133)
(6023)
(5929)
(5686)
(5609)
(5459)
(5420)
(4859)
(4683)
(4562)
(4376)
(4303)
(4274)
(4257)
(4133)
(3965)
(3920)
学科
(31109)
经济(31064)
管理(18194)
(17858)
(12566)
企业(12566)
中国(12334)
(11937)
方法(11567)
数学(10316)
数学方法(10208)
(9140)
(8734)
农业(8084)
业经(7448)
地方(7357)
(6848)
(6185)
(5984)
(5948)
劳动(5929)
体制(5690)
理论(5396)
教育(5233)
(5150)
银行(5133)
发展(5113)
(5015)
(5005)
(4833)
机构
学院(110049)
大学(108841)
(46319)
经济(45376)
研究(41379)
管理(39759)
理学(33806)
理学院(33363)
管理学(32775)
管理学院(32554)
中国(30365)
科学(24893)
(23226)
(22790)
(21779)
(21097)
研究所(19116)
(18192)
中心(17936)
业大(17496)
农业(16680)
财经(16602)
(16464)
师范(16301)
(15106)
(14952)
北京(14581)
经济学(14459)
(14250)
(13363)
基金
项目(73894)
科学(58150)
研究(55436)
基金(52369)
(46128)
国家(45673)
科学基金(38716)
社会(35819)
社会科(33937)
社会科学(33927)
(29901)
基金项目(27825)
教育(26584)
(25084)
自然(23323)
编号(22976)
自然科(22755)
自然科学(22747)
自然科学基金(22349)
资助(20389)
成果(19472)
重点(16963)
课题(16840)
(16316)
(16158)
国家社会(15262)
(15187)
(14267)
创新(14188)
(13982)
期刊
(54806)
经济(54806)
研究(35725)
中国(30696)
(20525)
教育(18228)
学报(17447)
(17356)
科学(15988)
管理(14106)
大学(13543)
农业(13272)
学学(12614)
(9959)
金融(9959)
技术(9785)
业经(8873)
经济研究(8736)
财经(8350)
(7313)
问题(7199)
(6673)
职业(5581)
资源(5391)
(5378)
统计(5265)
(5170)
改革(5064)
(5064)
经济问题(4749)
共检索到17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海燕  任保平  
劳动力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鉴《21世纪资本论》中收入分配表的分析方法,用CHIP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出中国城镇劳动收入分配表。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在于高收入阶层过快的增长速度和低收入阶层缓慢的收入增长,而过低的收入和教育的不平等又使低收入阶层人力资本无法提升,劳动力要素呈现阶层代际固化现象,加剧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状态。要改变这一现象,需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加强最低工资制的执行力度,改变教育的不公平以提升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并规范高收入阶层的收入,从而构建合理有序的劳动力要素分配格局,为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海燕  任保平  
劳动力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鉴《21世纪资本论》中收入分配表的分析方法,用CHIP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出中国城镇劳动收入分配表。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在于高收入阶层过快的增长速度和低收入阶层缓慢的收入增长,而过低的收入和教育的不平等又使低收入阶层人力资本无法提升,劳动力要素呈现阶层代际固化现象,加剧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状态。要改变这一现象,需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加强最低工资制的执行力度,改变教育的不公平以提升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并规范高收入阶层的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单爽  赵冲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极为特殊和重要,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要素存在着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农业就业人口知识和技术水平偏低和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威胁中国的粮食生产安全,更是农村社会安全的重要隐患,需要我们从政策指引、教育提升、技术培训、市场培育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与财政投入,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莉  
本文依据党的“十五大”关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要求,从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出发,以所有权和分配权的关系为原理,并结合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形成过程的特点,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途径,方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志强  郝雅立  
劳动力作为传统三要素之一的关键供给要素,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本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正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不同于以往强调需求方的视角,将劳动力作为供给方,解读人力资本理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语义,从劳动力市场的三要素、三维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既有不足和潜在优势:主体面临制度障碍但逐渐克服、客体总量低质但持续投入、行为管理从依托政府转向借助市场,规模上数量优势渐弱但开启技术和制度优势、质量多有担忧但快速提升、结构从畸形发展到关注优化,最后从政府、企业主和劳动者层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优化的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宁阳  汪晓银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否会增加城镇失业。农民工对城镇双重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不同。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进城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主要表现为替代关系,农民工进城会增加城镇失业。在高级劳动力市场上主要表现为互补关系,农民工进城会增加城镇就业。本文利用2004—2007年全国31个省份反映城镇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指标作为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数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把城镇失业增加归咎于进城农民工增加是没有依据的,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政策是不合理的,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是不公正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茂  
文章利用专项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影响农民工与非农民工群体对未来生活预期的因素,表明基于不同的生活预期,农民工和非农民工未来就业选择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誓红  
试说图书馆如何合理配置劳动力要素张誓红目前,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致使有的职工无事干,有的事无人干,造成苦乐不均的局面。加上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使得职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 从劳动力资本化的涵义、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了劳动力资本化的实施构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韧  曾国平  
国有企业是资本要素方(国家及其代理人政府)和劳动力要素方(企业员工)之间的一组特殊契约。在这组契约中,双方关于劳动力机制的约定将对产权的明晰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社会的角度讲,国有企业劳动力机制的改革必然要涉及到商品化和父权制两个基本要素。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力改革必须遵循从非商品化、父权制化——商品化、父权制化——脱商品化、父权制化——脱商品化、脱父权制化——再商品化、脱父权制化的四阶段轨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潇  
劳动力要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劳动力价值的特殊决定机制决定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不能完全解释当前我国的劳动力结构性问题。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出发,可以对当前不同种类的劳动力价值构成进行剖析,进而得出结构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当前劳动力的价值补偿受到制约,致使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无法顺利实现,从而无法充分释放劳动力要素的潜能。在实践上,应当把劳动力价值的提升、补偿与劳动关系构建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潇  
劳动力要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劳动力价值的特殊决定机制决定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不能完全解释当前我国的劳动力结构性问题。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出发,可以对当前不同种类的劳动力价值构成进行剖析,进而得出结构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当前劳动力的价值补偿受到制约,致使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无法顺利实现,从而无法充分释放劳动力要素的潜能。在实践上,应当把劳动力价值的提升、补偿与劳动关系构建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萌  
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情况,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以及促进其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并从多个层面讨论了该群体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认为应以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为主,以农民思想观念教育为辅助,加大职业能力专项资金的合理投入,注重职业能力提升的组织和管理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