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5)
2023(5450)
2022(4677)
2021(4722)
2020(3781)
2019(8866)
2018(9171)
2017(17397)
2016(9806)
2015(10919)
2014(11118)
2013(10566)
2012(10114)
2011(9295)
2010(9733)
2009(9370)
2008(9644)
2007(8707)
2006(8108)
2005(7541)
作者
(26691)
(22205)
(22196)
(21565)
(14561)
(10645)
(10261)
(8620)
(8489)
(8409)
(7568)
(7511)
(7334)
(7320)
(7259)
(6909)
(6709)
(6638)
(6538)
(6495)
(5930)
(5469)
(5461)
(5188)
(5129)
(5099)
(5053)
(5048)
(4597)
(4461)
学科
(35378)
经济(35325)
管理(27606)
(24151)
(20476)
企业(20476)
方法(12879)
(12119)
(11578)
(11395)
数学(11119)
中国(11109)
数学方法(10847)
(9330)
(8756)
贸易(8751)
(8580)
(8303)
业经(8156)
(8032)
银行(8025)
(7761)
(7406)
金融(7406)
(7400)
税收(7153)
(7097)
理论(7033)
及其(6950)
体制(6894)
机构
学院(134347)
大学(133933)
(57343)
经济(55922)
研究(50099)
管理(48383)
中国(41465)
理学(39700)
理学院(39272)
管理学(38497)
管理学院(38225)
(31737)
(29020)
科学(27750)
(25854)
中心(23054)
(22902)
财经(22648)
研究所(22615)
(20745)
(20439)
北京(19258)
(18892)
师范(18738)
(17912)
(17830)
经济学(17304)
财经大学(16450)
业大(16354)
农业(15806)
基金
项目(76139)
研究(59784)
科学(59427)
基金(53616)
(45550)
国家(45090)
科学基金(38180)
社会(36290)
社会科(34257)
社会科学(34250)
(28938)
教育(28563)
基金项目(26356)
编号(25728)
(24757)
资助(23911)
成果(23739)
自然(23348)
自然科(22788)
自然科学(22783)
自然科学基金(22375)
课题(18837)
(17489)
重点(17102)
(16615)
(16204)
(15648)
项目编号(15475)
教育部(15258)
(15193)
期刊
(72674)
经济(72674)
研究(49833)
中国(33650)
(24654)
教育(22153)
(22068)
金融(22068)
管理(20350)
(20002)
学报(17582)
科学(16661)
大学(14218)
学学(12943)
农业(12830)
技术(12491)
财经(11885)
经济研究(11506)
业经(10898)
(10303)
(9109)
问题(8929)
国际(8544)
理论(7325)
世界(6829)
改革(6509)
(6509)
(6486)
论坛(6486)
实践(6485)
共检索到232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郑黎黎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形成,其具体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被简称为"三去一降一补",同时形成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这其中,货币政策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三去一降一补"中的货币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客观上要求达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和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有机结合。在新形势之下,要有效保障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质量和效率提高,就必须着力展开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由此,对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货币政策操作环境的复杂变化经济新常态是由国内外经济社会一系列变化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郑黎黎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形成,其具体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被简称为"三去一降一补",同时形成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这其中,货币政策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三去一降一补"中的货币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逸风  
2015年10月,中央做出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并在2016年全力推进。供给侧的改革需要一篮子的制度或政策的设计,货币政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将对供给侧改革能否顺利完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检验了供给侧改革中的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影响供给侧改革的统计分析表明,代表性行业的资本要素的增速与M2的增速呈现同方向的变动趋势。然而,估计结果却显示,迄今为止,货币政策对供给侧改革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供给侧改革政策开始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雷  刘珂  杨源源  
本文立足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基于资本配置效率视角深入探讨如何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以有效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选取2000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货币政策变量与资本配置效率数据,并构建LST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货币政策变动对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正负方向冲击的非对称性效应,并在不同经济周期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据此,本文认为货币政策调控在考虑传统目标的同时,亦应兼顾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发挥货币政策配合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具体而言,央行逆周期宏观调控时应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寓涵  包明齐  
我国货币政策一直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应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方面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供给侧改革既需要供给面的制度性、结构性调整,也需要需求面的跟进与支撑。为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增强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供给侧改革深化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其中,去库存作为改革进程中短期内的首要任务,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加以有效落实。据此,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39个工业行业平衡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对工业行业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负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大;利率市场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正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小;两种政策在长期内对产成品库存的正交化冲击响应逐渐收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娟  沈沛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会对现有的经济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去产能、去杠杆与去库存的任务也会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使我国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增加。通过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理论与实践,构建充分就业、经济合理增长与金融稳定的政策协调目标;建立与完善注重结构性调整的多元化政策工具体系,充分发挥利率的间接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增强流动性的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差别性货币政策;加大推行直接融资等方式,弱化政策传导机制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使两种政策的叠加和协调效应达到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娟  沈沛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会对现有的经济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去产能、去杠杆与去库存的任务也会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使我国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增加。通过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理论与实践,构建充分就业、经济合理增长与金融稳定的政策协调目标;建立与完善注重结构性调整的多元化政策工具体系,充分发挥利率的间接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增强流动性的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差别性货币政策;加大推行直接融资等方式,弱化政策传导机制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使两种政策的叠加和协调效应达到最大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其中,去库存作为改革进程中短期内的首要任务,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加以有效落实。据此,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39个工业行业平衡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对工业行业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负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大;利率市场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正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小;两种政策在长期内对产成品库存的正交化冲击响应逐渐收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博  尹凤  
供给侧改革的微观内涵在于提高要素在企业层面的配置效率,而企业对资本要素配置效率的"能动性治理"不仅一直存在,而且还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紧密关联。为揭示微观治理过程的存在性及其与宏观政策的协同性,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企业通过商业信用再配置来优化资本要素配置的逻辑及其强度特征,并探讨货币政策调控影响商业信用再配置水平的微观机理和传导路径。实证发现,企业存在商业信用再配置行为,这意味着资本要素确实会经企业这一微观载体进行再分配和再平衡;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弱化内部现金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的替代效应,实现了对再配置水平的提升。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企业供给侧治理及其与宏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建鸣  
本文从房企的微观视角切入,研究货币政策冲击对房地产供给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具有代表性的51家上市房企在2007年以来的房产供给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本文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冲击可以有效控制房企的供给,且对高融资约束企业的调控力度更大,而财务柔性会降低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同时发现了紧缩银根对房企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布局影响也各不相同。本文结论有助于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新的思路,为供给侧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新的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哲  谢方铭  
从供给侧出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称为成本渠道,即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供给侧要素的投入成本,进而影响价格与产出。这些供给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等。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出发,使用VAR方法,分别研究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企业资本投入成本以及劳动力投入成本对产出和价格变化产生影响,并使用OLS方法对成本渠道效应进行综合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成本渠道传导,并且在成本渠道作用下,价格要素与产出要素的变化对资本成本的变化较为敏感。基于此,可以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做出补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