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8)
2023(7848)
2022(6609)
2021(6313)
2020(5452)
2019(12296)
2018(12445)
2017(23198)
2016(13175)
2015(14556)
2014(14701)
2013(14260)
2012(13206)
2011(11521)
2010(11895)
2009(11664)
2008(12325)
2007(10963)
2006(9892)
2005(9256)
作者
(34945)
(29161)
(29088)
(28262)
(18675)
(13979)
(13271)
(11141)
(11002)
(10743)
(10108)
(9877)
(9660)
(9660)
(9493)
(8974)
(8743)
(8642)
(8441)
(8232)
(7634)
(7132)
(7027)
(6773)
(6646)
(6616)
(6594)
(6561)
(5958)
(5799)
学科
管理(47209)
(43352)
经济(43265)
(39326)
(36025)
企业(36025)
(32259)
(21877)
税收(20423)
(20245)
(18642)
方法(16083)
(15701)
财务(15674)
财务管理(15627)
财政(15495)
企业财务(14857)
中国(14414)
数学(13337)
(13284)
数学方法(13078)
(12631)
(11710)
体制(11552)
业经(11012)
(10100)
银行(10086)
(9431)
(9241)
(8866)
机构
大学(176841)
学院(175228)
(70943)
经济(69356)
管理(62762)
研究(59667)
理学(52623)
理学院(52037)
(51678)
管理学(51152)
管理学院(50805)
中国(48411)
(37540)
财经(34667)
科学(34105)
(31101)
(30565)
(29455)
中心(26798)
研究所(26204)
财经大学(25211)
(24782)
北京(24171)
经济学(22539)
(22278)
(22012)
(21735)
业大(21615)
(21556)
师范(21516)
基金
项目(104709)
科学(81929)
研究(79363)
基金(75804)
(65155)
国家(64583)
科学基金(55368)
社会(50714)
社会科(47987)
社会科学(47975)
(39791)
基金项目(39067)
教育(37073)
自然(33849)
(33255)
自然科(33066)
自然科学(33057)
编号(32477)
自然科学基金(32453)
资助(31323)
成果(29655)
(26130)
(23900)
重点(23743)
课题(23067)
(22976)
(21584)
国家社会(21357)
教育部(21038)
(20924)
期刊
(86645)
经济(86645)
研究(65385)
(47896)
中国(43276)
学报(26699)
管理(25701)
(23071)
科学(22694)
教育(22683)
大学(21193)
学学(19777)
(19065)
金融(19065)
财经(18453)
(18067)
(15820)
(15719)
农业(14510)
技术(14285)
经济研究(14137)
税务(14059)
会计(12355)
财会(12037)
业经(11630)
问题(10808)
(10117)
财政(10117)
(9427)
(9109)
共检索到296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张平  
供给侧改革就是改革以企业为核心的经济供给面,以寻找中长期增长的新动力。每一种产品的价格中都包含了要素成本和财税成本,通过财税制度来降低产品的静态财税成本,穿透财税制度对要素比较优势和实际产品成本的隔离,有利于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提高制度效率。财税成本对于石油价格的影响表明,中国企业的税费水平远远高于美国。以技术创新和供给侧改革来促进长期发展,要强化资本对创新资源的统筹,以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尤其是财务制度改革来提高创新效率。最重要的措施是减税,重点要减增值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练达  李彤  胡真  
在分析税收循环中社会政治系统、经济系统、自然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重新审视税收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得出了税收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这些基本原则探讨了中国的税收制度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彦君  米军  
财税制度改革是转轨国家政府宏观政策调整及经济调控手段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财政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两国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提升了国家财政实力并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中俄财税制度改革中诸如财政分权化、财政预算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税制改革、财政风险和财政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必将对中国财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孟春  陈昌盛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而且持续下降。二是城乡、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三是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灰色和非法收入恶化收入分配关系。造成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燕芬  陆俊  杨宜勇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财税制度取向:(1)彻底打破"土地财政"的利益格局,扩大房产税试点,渐进从"土地财政"转型为"房产财政";(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尽快明确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力保障;(4)修改《预算法》,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5)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户籍—土地—财政税收制度的良性联动机制。同时五项配套改革:(1)深化巩固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将"政府主导"转化为"政府引导";(2)深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3)改革城市等级制度;(4)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燕芬  陆俊  杨宜勇  
新型城镇化的财税制度取向包括,彻底打破"土地财政"的利益格局,扩大房产税试点,构建地方税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快明确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力保障;修订预算法,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户籍—土地—财税制度的联动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鲁宁  彭骥鸣  
税收经济效应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税收的替代效应共同起作用,并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供给侧改革"是着眼于供给、生产端的改革,通过激发新兴领域、创新领域的生产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即通过生产要素活力的进一步释放来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下,围绕税收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税制优化应着眼于合理引导资本要素流动,提高资本要素生产率;合理引导劳动力要素流动,提高劳动力要素生产率;通过深化"减税"政策激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临国际环境变化新形势、国内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需要创新管理工具,长短结合、远近相济,服务好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宏大任务。短期而言,重点是优化财政政策,实施跨周期管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期而言,要与"十四五"规划结合,加强中期预算管理,强化预算资源与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支持。长期而言,可引入十五年期的财政规划框架管理,平衡好需要与能力的关系,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虹  孙建华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为财政提供了丰富的税源。党的十六大将城镇化列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研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城镇职能而进行的财政分配活动尤其是地方财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婕  
我国的税制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不完全符合税收负担转嫁与否的定义,影响了税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不利于扩大财政有效供给,应重构税制体系。文章对直接税和间接税进行了新划分,研究了两者的相对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现直接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更为有效的作用。财政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税制体系重构重点是,深化"营改增"改革,降低工业增值税税率;发挥特定消费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完善企业所得税的制度设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婕  
我国的税制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不完全符合税收负担转嫁与否的定义,影响了税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不利于扩大财政有效供给,应重构税制体系。文章对直接税和间接税进行了新划分,研究了两者的相对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现直接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更为有效的作用。财政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税制体系重构重点是,深化"营改增"改革,降低工业增值税税率;发挥特定消费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完善企业所得税的制度设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婕  
我国的税制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不完全符合税收负担转嫁与否的定义,影响了税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不利于扩大财政有效供给,应重构税制体系。文章对直接税和间接税进行了新划分,研究了两者的相对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现直接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更为有效的作用。财政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税制体系重构重点是,深化"营改增"改革,降低工业增值税税率;发挥特定消费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完善企业所得税的制度设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陶然  史晨  汪晖  庄谷中  
对"刘易斯转折点"问题的讨论,应该超越人口学意义上的劳动力供给考察,而更关注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可能带来的劳动力供给潜力。时至今日,户籍改革本质上是一个与城市化机制相伴的公共服务问题,涉及劳动力、土地、财税管理体制的相互联系。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为核心的土地改革和配套财税体制改革,有助于推动户籍改革,对中国应对劳动力短缺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看可缓解劳动力短缺,从中长期看将有助于中国提升劳动力技能,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这样的改革也是可行的:以城中村改造模式创新进行的增量改革不仅有助于流动人口永久定居,还有助于地方财政、城市化乃至整个发展模式的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