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2)
2023(4216)
2022(3610)
2021(3498)
2020(2957)
2019(6743)
2018(7117)
2017(13199)
2016(7293)
2015(8002)
2014(8098)
2013(7656)
2012(7187)
2011(6515)
2010(6756)
2009(6681)
2008(7075)
2007(6475)
2006(6089)
2005(5408)
作者
(19790)
(16530)
(16368)
(16014)
(10528)
(8060)
(7717)
(6394)
(6367)
(6068)
(5728)
(5624)
(5413)
(5348)
(5337)
(4951)
(4880)
(4823)
(4780)
(4769)
(4309)
(4013)
(3939)
(3894)
(3747)
(3734)
(3727)
(3710)
(3436)
(3326)
学科
(27310)
经济(27158)
管理(20767)
(17937)
企业(17937)
(17890)
方法(10806)
(10244)
(9868)
中国(8822)
业经(8611)
理论(8537)
(7833)
(7385)
(6984)
(6774)
数学(6712)
数学方法(6530)
体制(6173)
教育(5823)
企业经济(5161)
社会(5105)
(4868)
银行(4861)
(4846)
财务(4832)
财务管理(4816)
(4680)
(4636)
企业财务(4574)
机构
大学(102028)
学院(100065)
(38826)
经济(37886)
研究(36494)
管理(35527)
理学(29715)
理学院(29349)
管理学(28702)
管理学院(28493)
中国(28066)
(22691)
(22284)
科学(21429)
(18761)
(16689)
研究所(16522)
财经(16090)
中心(16009)
(15637)
(15557)
师范(15430)
北京(14858)
(14453)
业大(12867)
(12811)
(12741)
师范大学(12512)
经济学(11764)
农业(11761)
基金
项目(58831)
科学(46043)
研究(45525)
基金(41906)
(36067)
国家(35656)
社会(30298)
科学基金(30268)
社会科(27234)
社会科学(27222)
(22190)
教育(22042)
基金项目(21188)
编号(19244)
(18890)
自然(18043)
成果(17876)
自然科(17613)
自然科学(17608)
自然科学基金(17307)
资助(17188)
课题(13728)
(13439)
重点(13235)
(12397)
项目编号(11975)
国家社会(11954)
(11916)
教育部(11855)
(11683)
期刊
(51857)
经济(51857)
研究(36040)
中国(27066)
(19676)
教育(19224)
学报(16410)
(15200)
管理(15116)
科学(14666)
大学(13178)
学学(11950)
(9959)
金融(9959)
农业(9520)
财经(9342)
技术(8674)
(8103)
经济研究(7888)
业经(7588)
问题(6311)
(5717)
图书(5557)
改革(5057)
(5057)
(4893)
(4716)
社会(4612)
职业(4578)
理论(4554)
共检索到169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华兵  潘辰  
一、供给侧改革与价值分配供给侧改革必将引起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社会价值分配体系重塑是助推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整体主义、生态嵌入、供应链是未来社会价值分配的三大趋势。重塑社会价值分配的财务路径主要有推行财务战略管理和价值管理、关注无形资产和利润管理、强化融资管理、降低经济金融化程度、加强社会价值分配伦理教育等方面,对于顺利推进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分配已转化为货币形态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宇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原来被高速度所掩盖的一些结构性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为了重塑中国发展新动力,为了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我们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随着我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渐丧失,需求刺激已难解当前经济困局,经济发展面临第三次动力转型。为此,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晨  林汉川  张思雪  
中国制造业份额占到世界的22%,其产品海外形象却是"质次价优"的代名词。中国提出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和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德国制造"海外形象重塑问题的研究,对标"中德制造"海外形象重塑的背景、现实差距和驱动因素,总结"德国制造"海外品牌形象重塑的经验,并对"中国制造"海外品牌形象重塑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万春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原财政部长楼继伟,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厉以宁等研究学者创作的《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布局》一书,明确分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针对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改革的策略和方向进行了研究。本书由简入深,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表述,无论是学生,还是研究人员、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结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是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大安  许一帆  
数字经济运行是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融合,它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使产业结构面临以淘汰过剩产能为核心内容的大洗牌,这种景况在工业化时代走向数字经济时代特别明显。数字经济如何冲击传统经济,它在哪些方面影响供给侧结构重塑,而供给侧结构应该如何应对数字经济运行等;显然,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对数字经济运行与供给侧结构重塑之间的关联作出研究。本文认为,数字经济是微观经济活动受新科技导引而出现的一种市场经济现象,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新科技运用于经济活动的产物;供给侧结构重塑主要是针对产业结构变动而言的,是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适应新科技引领产业结构变动的一种内生要求,它要求我们对数字经济运行与供给侧结构重塑之间的关联作出理论解说。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关联及其机理构成进行考察,以描绘未来数字经济运行背景下供给侧结构发生重塑的一般图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而在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后危机时代如何改革和重塑公允价值会计,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分三个部分探讨这一问题。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方向与领域,第三部分对公允价值会计改革与重塑的利弊和挑战进行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丽  王莹  
规模化经营将提高农户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同时改革要求逐步实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运行机制现代化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并均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指导意见。实践中,尽管保险业从不吝于助力"三农"发展,但广大农村因经济欠发达、保险业务额度小、农户分散程度高、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广宇  
展望2017年,企业家和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看法不必过度悲观,新兴产业的机会需要加以关注,金融风险则要充分认识和防备,只有注重精细化、精准性的布局才能抓住市场的机遇。振兴实体经济,应借助"产业金融"加速器实体经济是国之根本,制造业是国之重器,要高度重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装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阎庆民  刘宏海  
产能过剩背后是供需失衡和资源错配。过热投资催生产能泡沫,裹携金融资源,加大债务杠杆。当外需和投资需求滑落,真实消费增长不足以填补需求缺口,错配资源需重置。与之伴生的是环境资源过度消耗,水、空气和土壤严重污染。货币政策难以从根本解决错配资源重置的难题,供给侧改革应当在经济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绿色生产与绿色升级契合供给侧改革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广宇  
展望2017年,企业家和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看法不必过度悲观,新兴产业的机会需要加以关注,金融风险则要充分认识和防备,只有注重精细化、精准性的布局才能抓住市场的机遇。振兴实体经济,应借助"产业金融"加速器实体经济是国之根本,制造业是国之重器,要高度重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装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丽  王莹  
规模化经营将提高农户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同时改革要求逐步实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运行机制现代化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并均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指导意见。实践中,尽管保险业从不吝于助力"三农"发展,但广大农村因经济欠发达、保险业务额度小、农户分散程度高、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洪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开启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决定和总书记讲话指明了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新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玲  
"供给侧"涵盖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循环所构成的物质生产系统,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利益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属于商品价值关系演进的历史范畴。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促进价值生产水平,提升价值实现能力,既尊重商品经济的价值运动规律,又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及政府的作用,从调整生产关系出发,落脚于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再生产各方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朝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平稳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