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4)
2023(11750)
2022(10328)
2021(10045)
2020(8407)
2019(19661)
2018(19910)
2017(37957)
2016(20989)
2015(23575)
2014(23697)
2013(23060)
2012(21175)
2011(18949)
2010(19027)
2009(17501)
2008(17368)
2007(15131)
2006(13430)
2005(11846)
作者
(59903)
(49677)
(49524)
(47355)
(31690)
(23902)
(22519)
(19559)
(18954)
(17696)
(17204)
(16617)
(15896)
(15647)
(15377)
(15270)
(14883)
(14842)
(14211)
(14059)
(12430)
(12294)
(12060)
(11325)
(11170)
(11039)
(10978)
(10975)
(10070)
(9768)
学科
(81420)
经济(81323)
管理(60752)
(55900)
(48271)
企业(48271)
方法(37705)
数学(32453)
数学方法(31959)
中国(21920)
(21894)
(21245)
(18785)
(18693)
业经(18325)
地方(16216)
理论(15315)
农业(13677)
(13576)
(13471)
财务(13397)
财务管理(13368)
(13321)
贸易(13314)
(13253)
(13122)
银行(13077)
(12909)
(12809)
金融(12808)
机构
大学(295514)
学院(291949)
管理(116396)
(112842)
经济(110212)
理学(100725)
理学院(99585)
研究(97979)
管理学(97731)
管理学院(97204)
中国(72621)
(63740)
科学(62007)
(53559)
(49505)
(46092)
研究所(45065)
业大(43757)
中心(43649)
(42368)
财经(42319)
北京(40743)
(39864)
师范(39473)
(38419)
农业(35889)
(35591)
(34565)
经济学(33147)
师范大学(32023)
基金
项目(198453)
科学(155112)
研究(145184)
基金(143019)
(124345)
国家(123292)
科学基金(105836)
社会(89562)
社会科(84690)
社会科学(84665)
(77049)
基金项目(76066)
自然(69538)
自然科(67874)
自然科学(67860)
教育(67289)
自然科学基金(66659)
(65028)
资助(59791)
编号(59645)
成果(49406)
重点(44044)
(43609)
(41356)
课题(41180)
(40588)
创新(37797)
科研(37700)
教育部(37466)
大学(37357)
期刊
(126277)
经济(126277)
研究(89365)
中国(56784)
学报(48050)
管理(43660)
科学(43506)
(41825)
(40485)
教育(37268)
大学(36639)
学学(34152)
农业(28781)
技术(25962)
(24991)
金融(24991)
财经(20905)
业经(19887)
经济研究(19652)
(17818)
图书(16505)
问题(16139)
理论(15055)
(14198)
科技(14117)
技术经济(14108)
实践(13804)
(13804)
(13730)
现代(13207)
共检索到43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圣元  陈万明  周蔓  
本文用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来表示人力资本的结构。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区域的数据,依次对每一年影响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数据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教育水平不同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2009年之前,高中学历人力资本是模型中解释度较好的人力资本。从2009年开始,对经济增长起明显促进作用的是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力资本。在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人力资本动力的同时,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降低。对2009年之后的数据进行MalMquist指数测算,发现部分省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不同省级区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人力资本的结构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哲  单学鹏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农民,重点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结构先要转观念,为了提升边际效益,必须率先增加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依托政府主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通过教育、医疗和劳动力流动等形式推动新型农民的塑造,继而有效地消解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供给,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基于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趋势,指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已推进至初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的S型曲线增长至义务教育的完成阶段,初级与次级人力资本逼近饱和状态;劳动力的教育扩展在人力资本存量上到达了9.97年,而教育分配则不断拉开人力资本分布的公平性,教育扩展位于教育分配"倒U型"曲线左侧的上行通道内,推进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梯度升级至研究生教育是改善二者正相关性的"良方";在引入千人注册研究生数后,相对性指标揭示了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扩大招生的可能性,但应在招生环节上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由单纯规模扩张向结构性增长转变,建立起"需求与条件"的动态调整机制,供给转型经济所亟需的研究生层次人力资本,提升对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志强  郝雅立  
劳动力作为传统三要素之一的关键供给要素,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本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正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不同于以往强调需求方的视角,将劳动力作为供给方,解读人力资本理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语义,从劳动力市场的三要素、三维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既有不足和潜在优势:主体面临制度障碍但逐渐克服、客体总量低质但持续投入、行为管理从依托政府转向借助市场,规模上数量优势渐弱但开启技术和制度优势、质量多有担忧但快速提升、结构从畸形发展到关注优化,最后从政府、企业主和劳动者层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优化的应对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推进过程中,人力资本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生产要素的提升问题。基于人力资本规模与水平的价值贡献视角,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亟需职业教育将传统产业的人力资本转化到新兴产业中去,并对高水平人力资本给予技术技能支持。据此提出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职业教育大众化发展框架——针对在校学生、城市中的转岗职工和农村中的职业农民等受教育群体,大力改革与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与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杰  杨林  
本文从供给管理的历史渊源、为什么我国强调供给管理和供给管理的重点三个方面对供给侧改革进行了分析,认为因为过往长期的需求管理使得我国经济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需不协调的问题,即无效供给和供给缺口并存。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供给侧改革,从优化供给结构入手对我国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整个供给侧改革的原则就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泽  朱小婉  金秀芳  韩玺  
根据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人力资本分为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宏观调控人力资本。基于2007—2016年省级区域面板数据,测度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即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各省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2%。3种人力资本中,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在各地区均有全要素生产率正弹性,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政府人力资本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弹性,在东北地区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样本期内各类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率贡献小于对技术效率贡献。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是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基础条件,同时还必须发挥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政府人力资本的协同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建民  周滨  
本文以重新认识传统资本概念为逻辑起点,比较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人力资本学说的渊源,最后提出了正确运用人力资本概念的建议。作者认为,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只是反映“生产特殊”的范畴;资本是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构成的统一体,是在生产中实现价值增殖的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延平  李明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区域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的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文章应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广东省总量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率;同时也分析了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广东省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与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助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层级结构单一、专业结构性过剩、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遵循适应经济发展、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等原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构建平衡发展格局,坚持协调共享发展,让高职教育扎根于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健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规模急剧放大,到201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我国粮食生产量的19.81%,粮食进口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多年来在粮食进口领域表现出的品种结构失衡、来源地过于集中及进口时点选择不尽合理等问题也随着进口规模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剖析了粮食进口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当控制粮食进口规模、优化粮食进口品种结构、推进粮食进口多元化及构建有效的粮食国际贸易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盈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重点也是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实质上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的过程。作为企业集聚的载体,工业园区实际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表现形式,建立工业园区发挥的产业集聚效应一方面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加强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发挥的集聚效应实际上使得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被放大,从而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文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工业园区对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健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规模急剧放大,到201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我国粮食生产量的19.81%,粮食进口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多年来在粮食进口领域表现出的品种结构失衡、来源地过于集中及进口时点选择不尽合理等问题也随着进口规模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剖析了粮食进口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当控制粮食进口规模、优化粮食进口品种结构、推进粮食进口多元化及构建有效的粮食国际贸易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芬  
文章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例,指出目前福建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适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人才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关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契合度之间的矛盾。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进行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层面应转变管理方式,分类指导,统筹高职专业集群,对接产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层面应精准办学定位,建立专业动态调控和自律机制,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从而实现高职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珂  陈梦涵  
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普通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和和创新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升级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河南省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短缺、创新型人才储备量少等主要问题,制约着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高河南省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对策是政府和企业为高端人才提供完善的工作生活保障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高等院校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