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2)
- 2023(15415)
- 2022(13157)
- 2021(12354)
- 2020(10552)
- 2019(24167)
- 2018(24479)
- 2017(47401)
- 2016(25820)
- 2015(29038)
- 2014(29152)
- 2013(29138)
- 2012(26546)
- 2011(24003)
- 2010(24359)
- 2009(23099)
- 2008(23129)
- 2007(20597)
- 2006(18855)
- 2005(16832)
- 学科
- 济(108222)
- 经济(108077)
- 业(100489)
- 管理(85207)
- 企(82009)
- 企业(82009)
- 农(48436)
- 方法(47002)
- 数学(37678)
- 数学方法(37333)
- 业经(33726)
- 财(32518)
- 农业(32102)
- 中国(29568)
- 制(26255)
- 务(21883)
- 财务(21821)
- 财务管理(21789)
- 企业财务(20615)
- 技术(20329)
- 和(19913)
- 地方(19423)
- 体(19339)
- 贸(19171)
- 贸易(19160)
- 理论(19157)
- 学(18799)
- 易(18678)
- 策(18403)
- 银(17523)
- 机构
- 学院(376593)
- 大学(373033)
- 济(155994)
- 管理(154950)
- 经济(152766)
- 理学(132921)
- 理学院(131625)
- 管理学(129818)
- 管理学院(129118)
- 研究(121862)
- 中国(96045)
- 京(79856)
- 财(74169)
- 科学(72829)
- 农(70005)
- 所(61099)
- 财经(58235)
- 业大(57277)
- 江(57070)
- 中心(55738)
- 研究所(54875)
- 农业(53538)
- 经(52802)
- 北京(50682)
- 范(47526)
- 师范(47183)
- 州(45783)
- 经济学(45276)
- 院(43249)
- 财经大学(42706)
- 基金
- 项目(245095)
- 科学(193250)
- 研究(184875)
- 基金(177312)
- 家(152195)
- 国家(150752)
- 科学基金(130654)
- 社会(116999)
- 社会科(110541)
- 社会科学(110508)
- 省(96291)
- 基金项目(94701)
- 教育(83042)
- 自然(83004)
- 自然科(80932)
- 自然科学(80913)
- 自然科学基金(79498)
- 划(78975)
- 编号(78012)
- 资助(71960)
- 成果(62923)
- 部(54818)
- 重点(53480)
- 发(53006)
- 创(52321)
- 课题(51667)
- 创新(48216)
- 国家社会(47559)
- 制(46996)
- 教育部(46960)
- 期刊
- 济(182539)
- 经济(182539)
- 研究(113899)
- 中国(73300)
- 农(69291)
- 管理(58560)
- 财(57169)
- 学报(54378)
- 科学(51982)
- 农业(46815)
- 大学(42139)
- 教育(39556)
- 学学(39528)
- 融(37312)
- 金融(37312)
- 业经(35168)
- 技术(33327)
- 财经(28515)
- 经济研究(26508)
- 问题(24794)
- 经(24366)
- 业(23873)
- 技术经济(20312)
- 理论(18957)
- 图书(18707)
- 现代(18541)
- 商业(17941)
- 科技(17452)
- 版(17300)
- 实践(17123)
共检索到567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磊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形成的资源导向,促使人、财、物等要素向工业和城市聚集,农业资源被大量挤占或挪作他用,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目前,我国农业资源配置领域存在城乡分配失衡、资源价格扭曲、部门收益悬殊等问题,为化解资源配置低效率带来的农业发展障碍,实施供给侧改革必须针对农业资源利用新形势,积极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优化资源供给结构,以满足农业领域对资源配置的新要求。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农业 资源配置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磊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形成的资源导向,促使人、财、物等要素向工业和城市聚集,农业资源被大量挤占或挪作他用,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目前,我国农业资源配置领域存在城乡分配失衡、资源价格扭曲、部门收益悬殊等问题,为化解资源配置低效率带来的农业发展障碍,实施供给侧改革必须针对农业资源利用新形势,积极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优化资源供给结构,以满足农业领域对资源配置的新要求。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农业 资源配置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清森
供给侧改革打破了以往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优化调整的改革思路,将改革的位置前移,简言之,就是从供给一侧针对相应的需求开始改革,将相关工作做到前面。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也都针对自身实际,从供给侧开展了相应改革,高等教育也未能置身事外。就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而言,其核心和目的是要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科学、公平、全面共享,而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核心,更是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在当前高等教育开展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资源如何进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化、最佳化。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校 教师资源 配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涛
文章从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阐释,认为改革要解决的重点是资源配置问题,同时兼顾资源利用问题。因此,改革的核心在于减少政府干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应完善市场基本制度和基础设施,并在市场尚不完善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资产专用性、政策的不一致性、市场与政府的进退失序与产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应引起警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大海 闫金玲 韩立民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三者之间基于利益关系的博弈,是我国耕地保护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文以沿海盐碱荒地农业开发为例,指出现行耕地保护制度在耕地可持续供给和跨区域空间优化方面存在不足,提出应以现行制度为基础,以跨区域耕地指标交易市场建设为主要手段,实施耕地供给侧改革。针对沿海盐碱荒地农业开发"省地、省水、不省钱"的特点,以及基层政府和农户开发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强化市场对耕地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机制建设引导发达地区基层政府和现代农业法人加入沿海盐碱荒地农业开发,实现多方"共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沿海盐碱荒地 供给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大海 闫金玲 韩立民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三者之间基于利益关系的博弈,是我国耕地保护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文以沿海盐碱荒地农业开发为例,指出现行耕地保护制度在耕地可持续供给和跨区域空间优化方面存在不足,提出应以现行制度为基础,以跨区域耕地指标交易市场建设为主要手段,实施耕地供给侧改革。针对沿海盐碱荒地农业开发"省地、省水、不省钱"的特点,以及基层政府和农户开发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强化市场对耕地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机制建设引导发达地区基层政府和现代农业法人加入沿海盐碱荒地农业开发,实现多方"共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沿海盐碱荒地 供给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2019年年初,中央集中阐述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这是自2015年下半年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整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决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金融结构的调整、通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来提高劳动、土地和资本的配置效率,推进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藉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潜在增长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需明确金融同实体经济具有共生共长、彼此依赖的关系,将优化金融结构、管理好金融风险、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作为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密 刘霞辉
本文以劳动价值论和古典—马克思增长分配曲线为理论基础,以古典—马克思工业时代、新古典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通过资源配置的框架从单一变量到双元变量,同质性劳动拓展为异质性劳动,交换价值的形成从外生到内生的三层递进分析发现,时代的演进是供给侧根据不同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创新来破除需求侧制约的过程。主要结论有三个。第一,市场条件是引发供给侧变化的主导变量。从古典—马克思工业时代到新古典工业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市场条件正从超额需求转向饱和需求,这种结构变化决定了交换价值将取代使用价值成为资源配置的关键方式。第二,在新古典交换价值偏向型逻辑下,供给侧主要依靠价格这一量的外在形式指导生产,然而随着饱和需求的出现,价格越来越难以解决外生于生产环节的事后资源配置风险。第三,互联网是偏向事前交换价值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有效将供给侧的认知性劳动内生化于价值决定过程,提前解决供给对象、供给内容和供给数量的精准认知,破除供给侧价格对需求侧快速变化响应滞后的制约。当前互联网对传统业态的颠覆式冲击已经彰显互联网认知性劳动超越工业时代的价格进行资源配置的趋势,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深刻理解这一时代变迁,摆脱单纯以价格等技术参数为先导的传统西方工业经济资源配置束缚;回归劳动价值论,加快释放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认知性劳动活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蕾 张红丽 陈飞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用水短缺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大约为0.4,这意味着有60%的水被浪费掉。要想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就要从农业水资源配置制度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关键词:
农业水权 农业水价 配置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红梅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了"十二连增",但农业生产在结构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有效供给不能很好适应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多而不优,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严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农业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从供给端入手,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绿色农业生产标准,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优质优价,推动绿色农业大力发展。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绿色转型 供给侧改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娟 刘澍
21世纪以来,公办图书馆建设数量增长过快,总数庞大,开始出现资源过剩的风险。与此同时,公办图书馆资源网络体系、服务质量考评体系、资源整合体系等资源配置制度未成型。文章建议我国应在《公共图书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图书馆法,并将图书馆资源配置纳入法律规制体系。
关键词:
公办图书馆 图书馆法 资源配置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维国
根据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宏观经济调控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在需求管理应对我国经济问题边际效应日益递减、实施成本与风险已高于预期成效的当下,引入供给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高库存并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等问题大都根源于供给侧,因此要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力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我国农产品更有效率效益、更可持续的供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利 邢娇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首要任务是保供给,核心内容是调结构,关键环节是提品质,重要举措是促融合,顺应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去除库存、满足需求、降低能耗、促进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补贴政策不完善等,已成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以期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为不断提高...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