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3)
- 2023(15672)
- 2022(13381)
- 2021(12295)
- 2020(10505)
- 2019(23845)
- 2018(23799)
- 2017(44853)
- 2016(24581)
- 2015(27238)
- 2014(26913)
- 2013(26216)
- 2012(23819)
- 2011(21484)
- 2010(21836)
- 2009(20938)
- 2008(21050)
- 2007(19025)
- 2006(16836)
- 2005(15288)
- 学科
- 济(97109)
- 经济(96962)
- 业(92251)
- 管理(89746)
- 企(88514)
- 企业(88514)
- 方法(44023)
- 财(35908)
- 数学(34712)
- 数学方法(34349)
- 业经(28898)
- 制(26473)
- 中国(25295)
- 务(24717)
- 财务(24681)
- 财务管理(24637)
- 农(24554)
- 企业财务(23375)
- 技术(21397)
- 理论(19376)
- 体(18674)
- 和(18319)
- 贸(17894)
- 贸易(17882)
- 划(17578)
- 易(17407)
- 银(17170)
- 银行(17135)
- 学(16814)
- 行(16335)
- 机构
- 学院(345047)
- 大学(341993)
- 济(143585)
- 经济(140616)
- 管理(137214)
- 理学(117112)
- 理学院(115928)
- 管理学(114240)
- 管理学院(113562)
- 研究(109629)
- 中国(86348)
- 财(72676)
- 京(70682)
- 科学(63875)
- 财经(55966)
- 江(54784)
- 所(54377)
- 农(51438)
- 中心(51148)
- 经(50482)
- 研究所(48505)
- 业大(47039)
- 北京(44233)
- 经济学(43858)
- 州(42585)
- 范(42236)
- 师范(41822)
- 财经大学(41163)
- 农业(40108)
- 院(39784)
- 基金
- 项目(221079)
- 科学(175898)
- 研究(165631)
- 基金(160447)
- 家(137900)
- 国家(136651)
- 科学基金(119036)
- 社会(106437)
- 社会科(100872)
- 社会科学(100843)
- 省(88550)
- 基金项目(84690)
- 教育(77367)
- 自然(75378)
- 自然科(73685)
- 自然科学(73664)
- 划(73029)
- 自然科学基金(72437)
- 编号(67739)
- 资助(64109)
- 成果(55212)
- 创(51487)
- 重点(49742)
- 部(49191)
- 创新(47272)
- 发(46916)
- 课题(46869)
- 制(45907)
- 国家社会(43671)
- 教育部(43076)
- 期刊
- 济(164678)
- 经济(164678)
- 研究(103034)
- 中国(72660)
- 财(62700)
- 管理(56926)
- 学报(47856)
- 科学(46256)
- 农(46232)
- 教育(39910)
- 大学(37183)
- 学学(34908)
- 融(33861)
- 金融(33861)
- 技术(32725)
- 农业(30196)
- 财经(28856)
- 业经(27671)
- 经济研究(26110)
- 经(24878)
- 问题(20623)
- 技术经济(19189)
- 业(18200)
- 财会(17926)
- 贸(17268)
- 商业(16503)
- 科技(16354)
- 现代(16014)
- 会计(15921)
- 理论(15886)
共检索到52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路璐 盛宇华 董洪超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是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国企的垄断程度普遍较高,因此,找到导致国企创新动力不足与创新效率低下问题的制度性根源自然成为破解国企改革路径僵化的破冰之举。本文利用2008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全行业中,垄断程度越高,创新投入越少;竞争程度越高,创新投入越高。垄断性行业中,国企的垄断程度越高,创新积极性越弱,且经营效率低下;竞争性行业中,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国企的创新投入会增加,但垄断阻碍市场竞争,导致创新效率仍旧低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美平 陈霞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批判性反思,认为国企第一次历史性改革走进了承包制的误区,第二次历史性改革则步入了形式化的公司制误区,而这正是引发政府指导国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政府管制 承包制 公司制 产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项晓敏 金晓斌 王温鑫 黄贤金 周寅康
研究目的: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转型方向及其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功能与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制度层面为土地整治转型提供重要思路;(2)土地整治在资金融合、公众参与、资源利用、要素整合、全域规划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支持土地整治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以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通过人地关系转型,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增加区域整体福利;(2)以"需求评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项晓敏 金晓斌 王温鑫 黄贤金 周寅康
研究目的: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转型方向及其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功能与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制度层面为土地整治转型提供重要思路;(2)土地整治在资金融合、公众参与、资源利用、要素整合、全域规划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支持土地整治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以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通过人地关系转型,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增加区域整体福利;(2)以"需求评估—规划引导—权益保障—融资共建—标杆管理—科技服务"为一体,联动、协调的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度体系,可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冠鹏 冉启英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加剧,"供需错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障碍。本文阐释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通过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证实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剖析政府官员晋升、土地户籍管理、金融监管、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弊端,并从制度创新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目标。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冠鹏 冉启英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加剧,"供需错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障碍。本文阐释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通过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证实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剖析政府官员晋升、土地户籍管理、金融监管、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弊端,并从制度创新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目标。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白暴力 王胜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从生产端入手,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为目的、以调整宏观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企业改革为根本途径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体系。供给侧改革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而进行的理论发展和创新。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制度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理论创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丰
运用差分法研究思路,本文考察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对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确定1027家改革企业和1367家改制企业以后,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企业规模、市场竞争、贸易开放、技术溢出、行业、地区、经营年限等因素后,将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资本仍占主体的国有性质企业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创新效率的;相反,将国有企业改制成非国有企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这一结论在区分样本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征以及所属的东中西部区域特征都较为稳健。本文结论表明,实现长期的股权激励改革方案应该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生产效率 创新效率 股权激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新古典经济学并没有一个特别令人注目的企业家理论。企业家只是类似于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对企业的贡献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究其原因,是源于新古典经济模型是一个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经济人模型,通过相对价格机制就会实现帕累托最优,因而看不到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创新行为。一旦摒弃完全理性和完全知识这一苛刻假设,将不确定性和沉淀成本置于经济分析中心就会发现,滞后、寡头垄断、敲竹杠、承诺升级等严重阻碍企业家的创新行为。激发企业家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关键在于加强沉淀成本与不确定性管理,使市场在配置企业家创新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家创新 沉淀成本 不确定性 制度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玉红 王锡忠
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有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优势以及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在供给侧视角下,我国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国有企业的效益提升,引入民营资本来扩大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以及加快制度、产业、质量三大因素改革等途径促进国企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国企改革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能生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将导致对现有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 ,使原有的改革主体发生分化 ,一些主体因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可能受损而对改革不再具有积极主动性 ,这就造成了改革主体某种程度上的缺位 ,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显得动力不足和困难重重。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主体进行了深入考察 ,分析了他们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态度、地位和作用 ,探讨了如何去培育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主体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深化改革 改革主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泉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的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个性化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基于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和 杨舜贤 隋广军 王海洋
本文回顾了国内有关国企改革的争论,提出产权并不是制约国企发展的关键变量,同时实施竞争性环境、减轻政策性负担、硬化预算约束这些政策也无法真正提升国企绩效。笔者认为代理成本问题是阻碍国企发展的核心环节,并建立理论模型证明激励和监督机制是解决企业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在解决国企非效率上,因为产权变迁的问责制度都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所以在代理成本这个环节实现了逻辑的统一,而非国内学者所争论的那样对立。最后基于全文的分析,笔者提出在不同特性的产业,产权变迁和问责制度具有各自的优势,是国企改革的两条不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