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1)
- 2023(14094)
- 2022(12339)
- 2021(11714)
- 2020(9724)
- 2019(22244)
- 2018(22244)
- 2017(43476)
- 2016(23531)
- 2015(26049)
- 2014(25506)
- 2013(24906)
- 2012(22999)
- 2011(20673)
- 2010(20954)
- 2009(19262)
- 2008(18836)
- 2007(16598)
- 2006(14823)
- 2005(13153)
- 学科
- 济(88152)
- 经济(88048)
- 管理(72981)
- 业(69488)
- 企(59173)
- 企业(59173)
- 方法(37674)
- 数学(31953)
- 数学方法(31460)
- 农(25415)
- 中国(25155)
- 财(23988)
- 业经(21265)
- 技术(20132)
- 地方(19370)
- 学(18432)
- 制(18187)
- 贸(16822)
- 贸易(16813)
- 农业(16651)
- 易(16320)
- 理论(16164)
- 策(15339)
- 银(15111)
- 银行(15075)
- 务(14764)
- 财务(14694)
- 财务管理(14666)
- 和(14491)
- 行(14358)
- 机构
- 学院(321222)
- 大学(320794)
- 管理(132077)
- 济(128311)
- 经济(125349)
- 理学(113731)
- 理学院(112533)
- 管理学(110733)
- 管理学院(110137)
- 研究(106098)
- 中国(81052)
- 京(68428)
- 科学(64262)
- 财(60538)
- 所(52308)
- 中心(48386)
- 江(48165)
- 财经(47301)
- 研究所(47064)
- 农(46947)
- 业大(45061)
- 北京(43770)
- 范(43202)
- 师范(42908)
- 经(42891)
- 州(39305)
- 院(38920)
- 经济学(36837)
- 农业(36150)
- 财经大学(34939)
- 基金
- 项目(216135)
- 科学(171172)
- 研究(163304)
- 基金(155657)
- 家(133567)
- 国家(132387)
- 科学基金(115127)
- 社会(102072)
- 社会科(96647)
- 社会科学(96624)
- 省(85390)
- 基金项目(82649)
- 教育(74944)
- 自然(73999)
- 自然科(72278)
- 自然科学(72264)
- 划(71113)
- 自然科学基金(70963)
- 编号(67859)
- 资助(63424)
- 成果(55885)
- 创(48470)
- 重点(47720)
- 部(47329)
- 课题(46953)
- 发(46348)
- 创新(44470)
- 项目编号(42182)
- 教育部(40981)
- 国家社会(40828)
- 期刊
- 济(144546)
- 经济(144546)
- 研究(99655)
- 中国(64139)
- 管理(50698)
- 财(45241)
- 学报(44849)
- 科学(43268)
- 农(43143)
- 教育(41244)
- 大学(34578)
- 学学(32065)
- 融(31083)
- 金融(31083)
- 农业(29863)
- 技术(29001)
- 业经(24635)
- 经济研究(22402)
- 财经(22368)
- 经(19075)
- 问题(18597)
- 图书(18321)
- 科技(17122)
- 理论(16546)
- 技术经济(16360)
- 业(15227)
- 实践(15157)
- 践(15157)
- 现代(15087)
- 贸(14242)
共检索到482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剑 郝晓莉
经济发展离不开供给和需求,虽然我国当前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创新发展就是要打破传统经济单一发展状态,通过创新手段将供给和需求二者紧密结合并彻底改变我国当前所存在的供需矛盾,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产业优化、经济转型以及经济增长等目标。文章从协同创新角度入手,探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供给侧与需求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提出供给侧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但是,受制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成熟度的约束限制,致使我国供给侧协同创新发展仍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制约和干扰,无法达到协同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与效果。对此,分别从微观的资源优化分配及宏观的制度、产业结构创新优化等角度提出了具体解决策略。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结构性改革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本友
2012年教育部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将实践取向作为基本理念后,全国掀起了校地合作、区域合作协同创新教师教育的热潮。实践表明,行政协商形成的全面激励机制由于缺乏针对性和明确的协同目标,不能有效激发相关利益群体的协同动力。为此,需要根据协同人员所起的作用,进行选择性激励的顶层设计,对不同类型的目标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形成教师教育知识创新的利益激励链。在实际运作中,主要以协同创新项目实施筛选激励,以此激发志同道合的协同创新火花;围绕子目标实现将选择激励责任到人,以组织精英攻坚方式,释放出协同创新的心理潜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糜志雄 张斌
产学研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虽然已经取得了推动技术输出增长、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良好以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等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同创新主体的目标定位有所差异、缺乏高层次人才和中小企业难以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未来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加快推动教育改革、有效协调不同主体间的目标和动机、建立和完善系统性的人才引进制度、营造能够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结合所在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强
"2011计划"实施以来,农业高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实践和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根据主体不同,主要有产学研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校际协同创新和校内协同创新四种模式。由于缺乏对协同创新的理性把握和准确认识,缺乏完善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支撑和成熟的经验模式借鉴,制约着农业高校协同创新的广泛化、密切化、深入化推进。只有进一步更新协同创新理念,营造利于协同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协同创新的学理和实践研究,才能促进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2011计划 农业高校 协同创新 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兰艳 李朝明
在分析其相关基础概念及合作流程的基础上,对合作各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可用于指导企业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合作实践。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知识产权合作 问题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庆来 杨普 李东平 肖扬书 徐磊 林琳
总结与农业企业协同创新的6种典型模式,剖析其路径与聚焦问题,提出现阶段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建立协同创新的最佳模式、路径与保障措施,为科技主管部门新时期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的协同创新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阳银娟
分析了协同创新的驱动要素,对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从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构建适宜协同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伟怡 王星烨 钟炜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针对绿色要素集成导致绿色建筑设计内生的大体量研发工作问题,提出构建跨组织的一体化方式,以应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全面协同需要。分析了传统DB和CMc模式下供给侧局部协同缺陷,即仅能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可施工性集成问题。分析了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认为专职化团队、跨组织决策流程、能力匹配分工及业主主导团队治理等是该模式的特点,具有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进行全面协同的比较优势。最后,针对绿色IPD团队的管理关键点提出了建议,包括组织条件、创新决策调控、最优分工和沟通、
关键词:
集成项目交付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 全面协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伟怡 王星烨 钟炜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针对绿色要素集成导致绿色建筑设计内生的大体量研发工作问题,提出构建跨组织的一体化方式,以应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全面协同需要。分析了传统DB和CMc模式下供给侧局部协同缺陷,即仅能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可施工性集成问题。分析了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认为专职化团队、跨组织决策流程、能力匹配分工及业主主导团队治理等是该模式的特点,具有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进行全面协同的比较优势。最后,针对绿色IPD团队的管理关键点提出了建议,包括组织条件、创新决策调控、最优分工和沟通、创新激励及风险控制等。
关键词:
集成项目交付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 全面协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鄢波 杜军 潘虹
当前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任务。基于珠三角区域政策背景及其现实条件,分析珠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投入与产出现状,并指出珠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共享、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增强科技中介活力、科技金融协同行动等一系列提升珠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斌 杜洁 余华
基于湖南省222家企业、26所高校、43所科研机构、24家金融机构和28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调查发现,湖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日趋多元化、协同创新R&D投入稳步增长、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不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对接能力不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通过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外部环境、加快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投融资机制等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湖南省 产学研协同创新 体制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於流芳 尹继东
鉴于创新要素流动受到省域户籍、财政等政策的影响,以省域为研究载体,研究省域协同创新主体间互动可以动态反映在同一基础条件下创新驱动经济的协同过程。以复合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科技服务子系统的协同创新联盟复合系统理论模型,基于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2009-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协同创新联盟复合系统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各省复合系统中子系统有序度、协同度以及各个协同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现不同地区创新优势不同,各地协同创新联盟核心创新主体应有差异;政府是否参与协同创新应有所选择;湖北省复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协同创新 复合系统 协同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静 苏慧
文章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创新为研究主题,分析了成渝地区当前产业协作发展的现状,发现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关系松散,产业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区域内发展差距大、区域间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从转变体制机制、实现群地联动、合理配置资源和建立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出发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