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1)
- 2023(14925)
- 2022(12717)
- 2021(11871)
- 2020(10048)
- 2019(23014)
- 2018(22589)
- 2017(42225)
- 2016(23027)
- 2015(26063)
- 2014(25911)
- 2013(25630)
- 2012(24375)
- 2011(22149)
- 2010(22437)
- 2009(21453)
- 2008(21483)
- 2007(19193)
- 2006(16951)
- 2005(15618)
- 学科
- 济(111415)
- 经济(111322)
- 管理(63181)
- 业(57939)
- 企(46833)
- 企业(46833)
- 方法(43895)
- 数学(38364)
- 数学方法(37955)
- 中国(30466)
- 农(26493)
- 财(25830)
- 地方(23129)
- 学(22610)
- 贸(21374)
- 贸易(21363)
- 业经(21071)
- 易(20749)
- 制(20550)
- 农业(17145)
- 银(16929)
- 银行(16897)
- 融(16673)
- 金融(16671)
- 行(16204)
- 务(15519)
- 财务(15481)
- 财务管理(15437)
- 和(15334)
- 环境(15098)
- 机构
- 大学(336048)
- 学院(333599)
- 济(148547)
- 经济(145580)
- 研究(123292)
- 管理(120657)
- 理学(102512)
- 理学院(101259)
- 管理学(99413)
- 管理学院(98790)
- 中国(95520)
- 京(72821)
- 科学(72808)
- 财(67436)
- 所(63786)
- 研究所(57514)
- 农(55666)
- 中心(55298)
- 财经(53044)
- 江(50138)
- 经(48102)
- 经济学(47480)
- 业大(47315)
- 北京(46989)
- 范(44455)
- 师范(44030)
- 院(43889)
- 农业(43707)
- 经济学院(42542)
- 州(39728)
- 基金
- 项目(211770)
- 科学(166050)
- 基金(154506)
- 研究(154465)
- 家(135391)
- 国家(134331)
- 科学基金(113285)
- 社会(99431)
- 社会科(94136)
- 社会科学(94110)
- 基金项目(80143)
- 省(79976)
- 自然(71404)
- 教育(71200)
- 自然科(69757)
- 自然科学(69735)
- 自然科学基金(68525)
- 划(68221)
- 资助(64624)
- 编号(61648)
- 成果(51592)
- 重点(48628)
- 部(48040)
- 发(46498)
- 课题(43320)
- 创(42927)
- 国家社会(41967)
- 教育部(41274)
- 科研(40681)
- 创新(40349)
- 期刊
- 济(172319)
- 经济(172319)
- 研究(105177)
- 中国(69044)
- 财(53731)
- 学报(53380)
- 农(51195)
- 科学(48976)
- 管理(46093)
- 大学(40536)
- 学学(37991)
- 教育(35426)
- 农业(34783)
- 融(33151)
- 金融(33151)
- 经济研究(29186)
- 技术(28684)
- 财经(27553)
- 业经(24875)
- 经(23954)
- 问题(22319)
- 贸(21438)
- 国际(19791)
- 业(19524)
- 世界(18839)
- 技术经济(17629)
- 统计(17071)
- 版(16067)
- 图书(15762)
- 理论(14938)
共检索到523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苏剑
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自然形势是需求萎缩、供给有限扩张的局面,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刺激措施,将出现经济增长率下滑、通货膨胀率低位运行的状况。面对这一形势,本文综合运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思路,提出了供给、需求双宽松的政策组合。总供给扩张政策方面,通过改革、减税、降低企业的社会保障支出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同时,采取去产能等紧缩性措施以化解过剩产能。因此,供给管理方面,是宽松为主、紧缩为辅的组合。在需求扩张政策方面,应采取财政扩张、货币稳健的政策组合,并辅之以其他扩大需求的措施。
关键词:
供给管理 需求管理 宏观经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张明明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宏观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普遍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本文综合运用ARIMA模型和动态因子模型,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区间为9.6%~10%。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因此,应该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作为宏观调控思路。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预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稳定,结束了2011年以来连续回落的趋势,基本摆脱了通货紧缩危险,但实际复苏进程停滞从而形成新的经济波谷。2017年,中国经济应该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需求管理的反周期操作,重新启动和加速经济复苏进程,有效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正常化,以及时实现中国经济周期从萧条到繁荣的形态转换。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增长与波动 需求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连续前几年的走势,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稳中趋降的同时,经济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在转换衔接,大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表现为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发展展望 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从短期看,经济总量仍处于偏热状态;从中长期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软肋”。2007年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适当调整总量,着力调整结构,将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经济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徐燕 纪敏
1994—199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凌涛,徐燕,纪敏·199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是经济增长放慢而通货膨膨升高·货币流通速度减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的影响·通货膨膨上升虽有需求拉动影响,但主要是受成本推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少维
本文首先分析了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及影响因素,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以及财政金融等国民经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同时指出了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预测,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洁 韩洁平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影响2000-2001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因素给以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其中包括恢复性因素、外部因素、政策性因素以及结构性因素等。
关键词:
经济复苏 宏观经济运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少维
1997~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胡少维一、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997年以来,在“稳中求进”、总量适度从紧以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高增长、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新智
2010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和预测(一)投资增速略低于去年,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2009年前11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2.1%,是近15年以来的最高值,仅次于90年代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1年,国内需求的较为强劲增长有效地抵消了外需大幅下调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加快结构调整中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估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7.3%左右,这在世界经济增长中一枝独秀,与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一起步入经济衰退形成鲜明对照。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我们认为,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与上年持平,如果国际形势好转,还会实现更高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培育内需快速稳定增长的新机制变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宏观经济政策既要采取有力措施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曾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三次较大起伏,随之经历了三次规模和力度较大的宏观调控。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应提高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增强预见性,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中国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中国能否继续实现中高速发展的目标。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分化增大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中国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挑战。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仍然位居全球前列,但宏观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中央提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战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