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6)
2023(7186)
2022(5762)
2021(5394)
2020(4383)
2019(10189)
2018(9993)
2017(19451)
2016(9983)
2015(11218)
2014(10906)
2013(11087)
2012(10924)
2011(10314)
2010(10217)
2009(9670)
2008(9272)
2007(8149)
2006(7545)
2005(7164)
作者
(28044)
(23461)
(23424)
(22621)
(15247)
(11057)
(10566)
(9142)
(9114)
(8537)
(8280)
(7726)
(7665)
(7601)
(7522)
(7369)
(6995)
(6755)
(6667)
(6086)
(6070)
(5584)
(5549)
(5410)
(5393)
(5365)
(4937)
(4682)
(4640)
(4580)
学科
(72272)
经济(72220)
方法(24320)
管理(23890)
数学(22534)
数学方法(22464)
(19234)
中国(18597)
地方(15863)
(13532)
企业(13532)
(12521)
地方经济(12105)
(11851)
贸易(11844)
(11544)
(10712)
业经(10646)
(9639)
(9174)
金融(9174)
(8965)
环境(8909)
(8518)
银行(8513)
(8400)
(8105)
农业(7981)
关系(7919)
(7805)
机构
大学(155660)
学院(152422)
(87561)
经济(86445)
研究(61865)
管理(54384)
中国(48729)
理学(46372)
理学院(45842)
管理学(45339)
管理学院(45052)
(35578)
(32954)
科学(31495)
经济学(30892)
(30478)
财经(28850)
经济学院(27637)
研究所(27520)
(26512)
中心(26000)
北京(21804)
(21570)
财经大学(21543)
(20512)
(19668)
科学院(19310)
(18929)
师范(18810)
社会(18440)
基金
项目(95230)
科学(77024)
基金(73773)
研究(71029)
(63809)
国家(63379)
科学基金(54015)
社会(51468)
社会科(49031)
社会科学(49022)
基金项目(37285)
(31854)
资助(31445)
教育(31157)
自然(30910)
自然科(30230)
自然科学(30223)
自然科学基金(29733)
(27694)
编号(25389)
国家社会(23650)
(23514)
中国(22931)
(22062)
重点(21466)
成果(21087)
教育部(20947)
(19809)
人文(19683)
经济(19653)
期刊
(99900)
经济(99900)
研究(54726)
中国(30628)
(24928)
管理(22074)
科学(20212)
学报(19216)
经济研究(18776)
(18038)
(16460)
金融(16460)
财经(16403)
大学(15672)
学学(14938)
(14439)
问题(13504)
(12865)
世界(12455)
技术(12449)
农业(12412)
国际(11777)
业经(11493)
教育(9864)
技术经济(9779)
统计(9188)
经济问题(8356)
(7463)
经济管理(7155)
(7146)
共检索到243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留彦  
本文使用结构VAR方法考察中国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并比较国外冲击以及国内供给和需求冲击对产出短期波动的相对解释能力。结构冲击的识别基于Blanchard和Quah(1989)的长期约束条件。经验结果表明,国内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而国外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此外,国内吸收政策的变化尽管决定着国际收支,但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毛彦军  王晓芳  
基于由贝叶斯技术估计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识别和分析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均能够产生同向影响,但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明显,仅能解释其不足2%的波动,而对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比较强,长期内可以解释其26%以上的波动;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都不明显,长期内对二者波动的解释能力均低于0.6%。因此,在应对通胀压力时,央行可以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高通胀势头实施积极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本文主要研究了信心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信心能否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发现企业家信心能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而消费者信心无法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参照Harrison and Weder(2006)等的做法,将企业家信心分解为基本面信心与动物精神,研究了基本面信心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与股指对基本面信心影响较大;通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动物精神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发现动物精神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都有显著的短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机制符合总需求冲击的特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国忠  
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的热点问题。萨缪尔森和希克斯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作为阐述经济波动周期的理论,已经成为经典而被到处引用;克莱因建立的1921—1941年间美国的宏观经济模型,则以其短小精悍、性能优越的特点,开创了波动理论模型实践化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明录  
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初步描述建国近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国家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波动现象。实证分析表明,这种波动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其剧烈程度甚至不亚于西方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绝对波动或古典循环,是指经济情况本身也即经济绝对量的上下波动;其二为增长波动或增长循环,是指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围绕着长期增长趋势的上下波动。现以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计)、固定资产投资(按全民所有制单位计,简称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即现实的社会购买力,简称购买力)为分析对象,来考察我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明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仅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成长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宏观层面上也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中国政府正在提倡的"转方式"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便与此密切相关。本文将要素使用效率以内生的方式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贝叶斯极大似然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后验让步比率显示,实际经济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要素使用效率动态的模型,说明它更好地解释了中国数据。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要素使用效率机制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翟乃森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房地产资产、信贷约束、名义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根源以及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传导机制。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房地产需求冲击是房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数值模拟发现,竞争性需求与内生信贷约束机制支撑房价不断上涨,并且放大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分析表明,从宏观审慎的角度来看,盯住房价的贷款价值比规则能够有效的缓解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可挺  郑易生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自1998年以来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个基于“政策冲击”的新型供给冲击假说——“资源供给冲击假说”,并尝试从资源供给冲击的角度重新理解中国经济在近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本文指出,正是由于资源供给的正向冲击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负向或正向)需求冲击的综合作用,才构成了1998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整个演变过程。1998年以后出现的所谓“缩长”现象,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资源供给冲击加以解释。正向资源供给冲击也是解释本轮投资扩张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正向资源供给冲击是以资源和要素所有者(或原使用者)的收入损失为代价,由此导致的负向需求冲击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钢明  
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地区经济差异扩大,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问题。进入90年代,地区经济差异扩大速度加快,对宏观经济波动及宏观政策效应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考察和分析改革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栗亮  刘元春  
本文通过构建附加"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模拟和测算了2008年前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及其变化,并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应当如何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波动的变化,结果发现:(1)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具备了一定应对并平滑冲击的能力;(2)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冲击的影响,传统的贸易渠道的传导出现弱化,金融渠道的传导不断增强;(3)在2008年之后,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的刺激政策成为了推动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驱动作用明显下降;(4)在2008年之后,货币政策实施较之前更为有效,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降低。最后,本文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了未来政策框架调整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长期增长的路径、周期的波长和波幅、扩张期和收缩期的长度以及失业和通胀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我国当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可以认为,2007年的中国经济已经过热,并运行到了本轮周期的波峰;2008年将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但物价水平还会持续上升。本轮收缩阶段的时间不会很长,有可能在2009年进入本轮周期的谷底。同时,经济收缩的幅度也将有限,有可能保持在8%或8.5%以上。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适时、适度的经济政策调控。只有科学地把握经济政策的走向和力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争社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由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信贷环境恶化,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其最优选择行为是发生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这将导致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由于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将会引起融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下降,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其结果是宏观经济衰退更加严重,宏观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信贷配给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宏观经济衰退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具有与上述相类似的相反过程。可见,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呈现关系型信贷配给的特征,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自发抑制宏观经济波动,二是拉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吴静茹  
采用结构变动值K和Moore指数作为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测量指标,并以总产出增长率和HP滤波后的波动成分作为衡量经济波动的指标,文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冲击来源,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却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亚楠  
本文利用2000年至2018年的季度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研究了短期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联系紧密,并且具有周期性与投机的特点,这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挑战。但同时,短期跨境资本依然可以填补我国某些企业部门的资金缺口,对产出增长的作用不能忽视。有效管理短期跨境资本是我国金融开放过程中取得开放红利的关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亚楠  
本文利用2000年至2018年的季度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研究了短期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联系紧密,并且具有周期性与投机的特点,这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挑战。但同时,短期跨境资本依然可以填补我国某些企业部门的资金缺口,对产出增长的作用不能忽视。有效管理短期跨境资本是我国金融开放过程中取得开放红利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