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6)
- 2023(8008)
- 2022(6428)
- 2021(5654)
- 2020(4832)
- 2019(10565)
- 2018(10562)
- 2017(20674)
- 2016(11164)
- 2015(12416)
- 2014(11992)
- 2013(11963)
- 2012(10629)
- 2011(9158)
- 2010(9441)
- 2009(8955)
- 2008(9209)
- 2007(8664)
- 2006(7667)
- 2005(7171)
- 学科
- 业(73236)
- 企(70107)
- 企业(70107)
- 管理(54078)
- 济(51897)
- 经济(51838)
- 业经(25400)
- 农(20690)
- 财(20467)
- 方法(20446)
- 务(17606)
- 财务(17595)
- 财务管理(17585)
- 企业财务(16610)
- 技术(15793)
- 农业(15534)
- 策(13163)
- 数学(13034)
- 数学方法(12954)
- 划(12355)
- 制(12061)
- 企业经济(11988)
- 经营(11689)
- 和(11187)
- 中国(11003)
- 理论(10646)
- 技术管理(10337)
- 体(9578)
- 决策(9252)
- 计划(8747)
- 机构
- 学院(163059)
- 大学(153728)
- 济(71915)
- 管理(70790)
- 经济(70641)
- 理学(60344)
- 理学院(59893)
- 管理学(59328)
- 管理学院(59033)
- 研究(47890)
- 中国(39482)
- 财(33556)
- 京(31253)
- 农(27193)
- 财经(26361)
- 江(26328)
- 科学(26102)
- 经(23793)
- 所(23512)
- 业大(21763)
- 中心(21657)
- 农业(21334)
- 商学(21025)
- 商学院(20863)
- 研究所(20767)
- 州(20553)
- 经济学(20000)
- 经济管理(19443)
- 北京(19377)
- 财经大学(18995)
- 基金
- 项目(101221)
- 科学(81916)
- 研究(77524)
- 基金(74057)
- 家(62639)
- 国家(61982)
- 科学基金(55716)
- 社会(50807)
- 社会科(48253)
- 社会科学(48239)
- 省(41694)
- 基金项目(39212)
- 自然(35152)
- 自然科(34398)
- 自然科学(34387)
- 教育(34057)
- 自然科学基金(33859)
- 划(32956)
- 编号(31558)
- 业(29798)
- 资助(29174)
- 创(25412)
- 成果(23618)
- 发(23177)
- 创新(22643)
- 部(22234)
- 重点(22231)
- 制(21514)
- 课题(21110)
- 国家社会(20642)
共检索到249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跃东 张葆刚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逐渐枯竭,以及地区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以电为中心主导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愈加明显。电网发展成为具有远距离、大规模、多品种配置能力的综合能源运输体系,是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本载体。以新型供电能效服务体系为支撑的清洁能源消纳及替代战略实施是解决清洁能源设施分布不均、局部地区供应薄弱问题,优化地区能源结构,源源不断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必然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浩 朱宏涛
截至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6.5亿kW,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6.6%,其中风电装机1.64亿kW,光伏装机1.3亿kW,2017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7万亿kW·h,占全部发电量的26.4%。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上升了6.3个百分点,清洁能源高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清洁能源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全额消纳,但是清洁能源消纳必须有配套的政策、设施、市场。清洁能源消纳受地方负荷、并网线路、外送通道、系统调峰、电能质量、运行特性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影响因素都可以细分再细分,可能一个细分因素就会造成清洁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田茂君 温志伟 王维洲 董海鹰
从降低区域电网系统中大规模风、光可再生能源并网调峰需求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角度,采用Shapley值法分析高载能企业和电网企业合作博弈模式;通过引入政府统筹价格补偿策略,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在一定区域经济运行模式下的高载能企业参与电网调峰运行方式的互动分析模型,对提高新能源消纳的政策引导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短期内高载能企业参与调峰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显著,结合高载能生产市场行情制定相应的用户参与调峰激励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发展;但从长期规划角度看,政府部门应该对新能源的发展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避免新能源投资过热,造成资源浪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宗楠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能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粗放型使用,使得我国在能源的生产、消费、利用效率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个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各种解决方案中,采用能源替代战略,通过各种手段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进而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一条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吉林省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实施能源替代战略更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吉林省 能源替代 可再生能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付玉秀 张洪石
本文考察了受资企业的战略替代性对创业投资中创业企业家的业绩表现和激励的影响。分析指出,创业投资家的两个关键作用:(1)监控创业企业和设置业绩激励;(2)协调和制订在同一产品市场上运营的创业企业间的竞争战略。当战略替代性强的时候,创业投资家的作用是缓和受资企业竞争行为间的攻击性。反之,弱的战略替代性则形成使竞争行为更具攻击性的激励。因为战略替代性的存在提高了创业投资家清除失败者的能力,从而加强了对创业企业家的激励并带来有效的整体收益。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战略替代性 内部竞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邱钟谊 史程 李高海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大连供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集团总部战略,确立了"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城市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时代战略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智洺 汤雯 刘涛
本文基于扩展的C-D函数,选取1997-2016年我国GDP、资本存量、劳动力和能源投入的数据,构建天然气缺口下的产出损失模型。然后,在40%、45%和50%的天然气进口警戒值条件下,定量测算2017-2025年我国天然气缺口出现的年份,分别是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并计算出对应的产出损失。最后,综合评估轻烃燃气和天然气的经济环保效益,分析国内轻烃燃气替代进口天然气的市场可行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震宁 贾怀勤
利用中国对外投资综合增长率和出口总额增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对我国贸易扩张的积极作用,研究中对数据分别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并讨论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在长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存在创造效应,并且对外直接投资是出口贸易增长的Granger原因;在长期,中国出口增长同样是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Granger原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的发展,与出口的增长之间为互补关系。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两个角度都得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结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万山 战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茂林 张泽 王国峰
清洁能源消纳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重要驱动力。虽然从总体来看中国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局部上仍存在优化空间。本文聚焦国际清洁能源消纳的实践,从不同维度解构清洁能源消纳的政策维、机制维、价格维演变机制。国际清洁能源主要消纳方法为微电网多电源联合消纳体系、虚拟电厂优化调度体系、多边发电权一体化决策体系。因此,针对中国清洁能源消纳,需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探索构建多元化市场架构、优化清洁能源市场化消纳机制、增强全社会清洁能源消纳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忠玉,郭庭双
适度消费与粮食替代战略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研究所马忠玉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郭庭双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布朗先生关于“谁来养活中国?”公布之后,我国学者曾就粮食问题纷纷撰文讨论,结论是“中国人能够养活中国人”。国内外不同机构模拟估算也表明目前我国粮食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我国出口替代战略选择●黄[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北京100872]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上,长期存在着认识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选择进口替代,否则,一会导致产业结构片面、畸形化,对世界市场依赖过强;二是中国市场之大,已有足够的竞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家诚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当今世界 ,石油供应和需求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一直是涉及国际关系的政治问题。当前 ,我国能源供需平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已经由总量平衡矛盾为主 ,转变为以结构性矛盾为主。这个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就是石油供应短缺 ,它将成为今后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石油供应短缺原因和我国石油供需平衡的分析 ,指出解决石油供应短缺的最佳途径是采取石油进口替代战略。
关键词:
石油 短缺 替代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