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4)
- 2023(13820)
- 2022(11841)
- 2021(11088)
- 2020(9721)
- 2019(22531)
- 2018(22591)
- 2017(44280)
- 2016(23824)
- 2015(27335)
- 2014(27493)
- 2013(27231)
- 2012(25307)
- 2011(23068)
- 2010(23495)
- 2009(22145)
- 2008(21628)
- 2007(19244)
- 2006(16979)
- 2005(15283)
- 学科
- 济(118360)
- 经济(118256)
- 管理(68399)
- 业(64829)
- 企(53025)
- 企业(53025)
- 方法(52117)
- 数学(46744)
- 数学方法(46033)
- 中国(28350)
- 农(26972)
- 财(25705)
- 地方(23501)
- 业经(22199)
- 学(21394)
- 制(20140)
- 贸(19767)
- 贸易(19755)
- 易(19104)
- 农业(17566)
- 银(16530)
- 银行(16503)
- 理论(16479)
- 和(15925)
- 融(15868)
- 金融(15865)
- 行(15764)
- 务(15645)
- 财务(15581)
- 财务管理(15540)
- 机构
- 学院(353971)
- 大学(353359)
- 济(155104)
- 经济(152022)
- 管理(137446)
- 理学(118478)
- 理学院(117225)
- 研究(116535)
- 管理学(114981)
- 管理学院(114321)
- 中国(88730)
- 京(73339)
- 财(69986)
- 科学(69316)
- 所(58793)
- 财经(56243)
- 农(54499)
- 中心(53640)
- 研究所(53160)
- 江(52084)
- 经(50813)
- 业大(50102)
- 经济学(48551)
- 北京(46339)
- 范(44131)
- 师范(43682)
- 经济学院(43595)
- 农业(42935)
- 财经大学(41588)
- 州(41331)
- 基金
- 项目(229021)
- 科学(180403)
- 基金(166674)
- 研究(166501)
- 家(144329)
- 国家(143171)
- 科学基金(123216)
- 社会(105852)
- 社会科(100451)
- 社会科学(100422)
- 省(89562)
- 基金项目(87393)
- 自然(79716)
- 教育(78320)
- 自然科(77883)
- 自然科学(77863)
- 自然科学基金(76455)
- 划(75085)
- 资助(70416)
- 编号(67909)
- 成果(54967)
- 重点(51669)
- 部(51408)
- 发(49505)
- 创(47328)
- 课题(46520)
- 教育部(44477)
- 创新(44290)
- 科研(44014)
- 国家社会(43644)
- 期刊
- 济(171443)
- 经济(171443)
- 研究(103857)
- 中国(62484)
- 财(54385)
- 管理(51721)
- 学报(50824)
- 农(48593)
- 科学(47735)
- 大学(39050)
- 学学(36984)
- 技术(34309)
- 教育(33391)
- 农业(32925)
- 融(31749)
- 金融(31749)
- 经济研究(28812)
- 财经(28549)
- 业经(26567)
- 经(24560)
- 问题(22873)
- 统计(21113)
- 技术经济(19883)
- 贸(18646)
- 策(18569)
- 业(17529)
- 商业(17139)
- 决策(17090)
- 理论(17025)
- 国际(15801)
共检索到520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徐晓萍
文章为分析我国经济外部失衡问题,运用当前国际经济学领域先进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两国模型研究方法,模拟了在不同消费替代弹性下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供给冲击和以货币冲击为代表的需求冲击对一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冲击发生后该国的外部资产和汇率水平会从初始的"0均衡"状态偏离,而到最终收敛大约需要10年到15年的时间。这可以很好地解释当前我国的经济外部失衡,文章也依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海云
中国和美国是构成全球经济的两个重要国家,研究其经济波动问题的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利用贝叶斯法重点实证研究了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美两国经济波动影响的比较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冲击均是解释中美两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且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投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小于技术冲击,而投资冲击对美国资本存量和实际投资波动的解释力度大于技术冲击;中美两国各经济变量受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的波动幅度各有不同,尤其消费和劳动波动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表现为美国的劳动波动性较大,而中国的消费波动性较大。
关键词:
技术冲击 投资冲击 经济波动 中国 美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国中 姜再勇
文章建立结构VAR模型考察了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外部冲击(国际石油价格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及其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价格和汇率传递都是不完全的、滞后的和沿价格链递减的,且对分类价格指数的传递差异较大;相比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进口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率更高,影响更大;我国近期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扬较多地是受到上游价格链冲击、需求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和供给冲击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抑制通胀效应较弱。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江林 申屠廉盛
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战对两国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结论是: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或者贸易战加码,若中国不反制,在中短期会导致中国产出和贸易盈余等宏观经济指标明显恶化,而美国相应指标明显改善;若中国基本对等反制,会在中短期里使中国产出和贸易盈余等指标得到一定提升,而美国相应指标呈现恶化;无论中国是否反制,中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都会出现一定的恶化,反制还会恶化更多一些;如果中国不反制,美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的恶化,而如果中国基本对等反制,则美国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水平会更加恶化。中国应坚决反对贸易战,若美国执意发动和升级贸易战,中国应坚决予以对等反制以迫使美国停止贸易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一个融入消费习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政府支出冲击、技术冲击及资本窖藏机制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利用1978~201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考察了理论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事实的拟合效果和方差分解效应。研究发现,引入四种冲击机制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资本窖藏机制对各种冲击尤其是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具有传导和放大作用。方差分解表明,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可以解释53.79%的产出波动,技术冲击也能解释35.68%的产出波动,而消费习惯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对产出波动的解释力不足10%。脉冲响应分析显示,技术冲击对经济具有正向影响;政府...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冲击传导机制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轶嘉 宋林
为了准确预估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来研究各类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的参数校准和估计完成了DSGE模型构建,从消费偏好、投资边际等多种外生冲击变量的标准差、持续性、脉冲效应等角度对宏观经济的农牧、采矿、制造、电力、建筑、交通、金融7个部分进行波动性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丽琳 朱启贵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环境约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冲击对一国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产技术冲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直接的、主要的,而对污染排放量的增长效应则是间接的、次要的,最优污染排放变动具有顺周期性;(2)环保技术冲击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间接的、次要的,而对污染排放量的限制作用则是直接的、主要的,最优污染排放变动具有逆周期性;(3)在两类冲击共同作用下,环保技术冲击的减排效应短期显著,而生产技术冲击的增长效应则长期占优,但两类冲击对全球污染存量变动的影响都十分微弱,经济波动周期维持在十年左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耿强 章雳
金融危机以来,需要从理论上详尽研究中国宏观波动中外部冲击的具体影响。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中国的季度数据考察经济波动中的外部冲击效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经济运行基本吻合,对实际经济中产出和投资的波动解释力较强,结论认为汇率冲击和国外需求冲击都具有明显的双重作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国外需求下降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带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关键词:
外部冲击 经济波动 开放经济 金融加速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猛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石油价格波动、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和技术变化等内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中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为了能从数量上把握冲击的直接和间接效果,文章基于一个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相统合的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运用比较静态和比较动态的方法定量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据模拟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含义,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云清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推断法估计了模型参数,考察了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尝试回答在冲击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资本品市场供求关系和名义粘性等决定,而通过数值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将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能源技术进步与较强的名义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经济波动风险;货币(利率)政策规则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变量对能源价格冲击响应的幅度,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可以采用小幅温和地盯住能源价格波动的方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柳 李力
基于1993~2008年的季度数据,本文在一个包含Calvo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讨论了中国货币冲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假定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增长实施的前提下,本文根据模型模拟和实际数据的对比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货币并非我国经济波动根源,实际产出对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反馈作用。(2)通货膨胀的顺周期性和领先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周期存在总需求拉动的特性。物价波动在中短期主要由货币供应量波动引起。(3)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效但效果有限,货币供给变动对投资的作用效力更大,对消费需求刺激有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劲松 徐晓伟 李虹含
通过建立DSGE模型,利用中国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可以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研究不同类型的突发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根据突发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短期驱动因素是货币冲击、政府购买冲击和消费偏好冲击,主要长期驱动因素则是技术冲击、投资冲击和价格加成冲击;各种突发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各有侧重,产出波动主要由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造成,对通货膨胀影响比较大的则是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
关键词:
突发冲击 经济波动 动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美两国经济冲击作用比较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外生冲击沿部门传导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七部门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
企业所有权、贸易组织结构与中美贸易失衡——基于两国经济一体化均衡模型的分析
供求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SVAR模型的甄别分析
发达经济体碳关税政策冲击与中国的应对之策——基于GTAP-E模型的模拟分析
外部冲击对我国肉类价格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部门冲击、劳动力流动与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基于NK-DSGE的模拟分析
金融冲击对产出波动影响的动态分析——基于DSGE模型
多重冲击下沿海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与结构——基于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