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7)
2023(5266)
2022(4289)
2021(4182)
2020(3437)
2019(7905)
2018(7653)
2017(14822)
2016(7566)
2015(8860)
2014(8501)
2013(8882)
2012(8463)
2011(7846)
2010(7469)
2009(6911)
2008(6706)
2007(5726)
2006(5030)
2005(4634)
作者
(20693)
(17384)
(17332)
(16685)
(11010)
(8000)
(7810)
(6800)
(6695)
(6166)
(6080)
(5695)
(5663)
(5485)
(5485)
(5418)
(5196)
(4953)
(4950)
(4512)
(4463)
(4173)
(4087)
(4025)
(3887)
(3868)
(3660)
(3460)
(3455)
(3411)
学科
(44427)
经济(44393)
方法(18750)
(17417)
数学(17292)
数学方法(17247)
管理(16950)
中国(14193)
(12609)
企业(12609)
(10426)
贸易(10421)
(10259)
(10257)
产业(9356)
业经(8632)
地方(7401)
(6715)
农业(6228)
结构(6173)
(6036)
关系(6007)
(5962)
金融(5962)
(5925)
银行(5920)
(5833)
(5817)
技术(5811)
(5669)
机构
大学(115781)
学院(113659)
(64407)
经济(63814)
研究(45224)
管理(42903)
理学(37220)
理学院(36843)
管理学(36499)
管理学院(36296)
中国(35616)
(24942)
(24633)
科学(23063)
经济学(22707)
(21846)
财经(20844)
经济学院(20622)
研究所(20017)
(19375)
中心(19123)
北京(16291)
(15898)
财经大学(15812)
(14941)
科学院(14289)
(14164)
研究中心(13551)
(13335)
师范(13247)
基金
项目(76285)
科学(62250)
基金(59449)
研究(57127)
(51503)
国家(51206)
科学基金(43901)
社会(41112)
社会科(39412)
社会科学(39408)
基金项目(30518)
(25558)
自然(25302)
资助(25060)
自然科(24765)
自然科学(24760)
教育(24517)
自然科学基金(24387)
(22392)
编号(20111)
中国(19269)
国家社会(19112)
(19038)
(18125)
重点(17212)
教育部(16868)
成果(16103)
(16084)
人文(15902)
发展(15794)
期刊
(66320)
经济(66320)
研究(37963)
中国(22635)
管理(16845)
(16474)
科学(15735)
学报(14078)
(13797)
经济研究(12937)
大学(11594)
财经(11184)
学学(11022)
(10644)
金融(10644)
(10107)
农业(10036)
(9996)
问题(9617)
世界(9505)
国际(9146)
业经(8922)
技术(8639)
技术经济(6682)
教育(6595)
(6357)
统计(6210)
经济问题(5916)
(5312)
现代(5012)
共检索到171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甄别供给与需求冲击在我国各次产业波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效制定宏观管理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借鉴修正后的两变量SVAR模型对我国各次产业波动中的供求冲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给冲击比需求冲击在我国各次产业产出波动的形成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在第二产业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供给冲击对价格水平波动的影响更大,而在第二、第三产业中,需求冲击比供给冲击具有更高的相对方差贡献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借鉴修正后的两变量SVAR模型对我国各次产业波动中的供求冲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给冲击相对于需求冲击来说在我国各次产业产出波动的形成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在第二产业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供给冲击对于价格水平波动的形成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第二、三产业中,需求冲击比供给冲击则具有更高的相对方差贡献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零利率下限约束下供求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情况相比,当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时,"费雪效应"的存在会从两方面改变供求冲击对一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会改变对一些经济变量影响的方向;二是从影响的程度来看,零利率下限约束存续的期限越长经济变量波动的幅度越剧烈。随后可以分析中国零利率下限约束的特征事实,并可以应用时变参数方法分析2004年以来供求冲击下中国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响应轨迹。分析结果基本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段忠东  曾令华  
本文证明了在一个包含房价的两市场动态化系统中存在焦点均衡的稳态,房价对市场均衡利率的最终影响取决于房价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边际影响的对比。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发现,随着房价的高涨(萧条),房地产市场将起到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力放大器(衰减器)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力衰减器(放大器)的作用。经验研究显示,中国房价的外生冲击在改变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长期中房价对市场利率具有显著的反向因果影响,表明中国房价的高涨成为创造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韩立国  
文章借鉴Blanchard&Quah(1989)提出的方法构建二元SVAR模型,将影响中国实际GDP波动和失业波动的随机冲击分解成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结果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遭遇的供给冲击为正,需求冲击为负;供给冲击对产出具有正向持久效应,对就业总体呈现持续的负向影响;需求冲击对产出产生短期的正向"驼峰"效应,并在第5个年度出现反转,由正转为负向效应,对就业则产生持续的正向冲击效应;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需求冲击对就业波动占主导因素,供给冲击对就业波动则解释1/4左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克贲  王晓芳  
本文基于包含各类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包括通胀目标冲击在内的七种经济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的通胀预期波动;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比实际冲击更为重要;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与实际冲击有显著区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从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两方面构建通胀预期的监测网络,并在明晰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消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利用经全国经济普查信息修正后的季度数据推算得到1992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3季度的实际GDP和GDP减缩指数,然后借鉴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方法构建二元SVAR模型,对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供求冲击进行甄别分析。结果发现:①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2/3以上的产出波动可以归因于供给冲击的影响;②对于价格波动,短期内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的贡献几乎相当,而长期内需求冲击能够解释70%左右;③总的来说,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在中国经济波动中具有几乎同等的重要性。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宏观操作政策含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晓陈  许春华  
中国经济波动中地区与行业哪一因素更重要?本文试图在不同的加总层次上回答这一问题。我们的实证分析表明,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加总层次。在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的微观层次,行业因素起主导作用:地区与行业典型冲击幅度相当,但是行业内相关系数更高,从而冲击在行业内的传导能力更强。在宏观层面,地区冲击更为重要:地区冲击幅度大于行业冲击幅度,地区间冲击联系也强于行业间冲击联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鹏  金芳  
本文以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并估计了一个以产出和价格水平为变量的台湾经济波动供求冲击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61年至2010年间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对台湾产出波动发生作用的动态机制和路径,并得出以下结论:(1)产出对供给与需求结构冲击的响应路径基本上符合凯恩斯AS-AD理论模型的预测;(2)把台湾经济波动的冲击力量分解成结构式总供给和总需求冲击,阐明了台湾经济波动的供求冲击来源,并认为近年来需求冲击对台湾经济的作用强度已经超过供给冲击,成为推动产出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苗珊珊  
通过采用修正后的两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我国大米产业波动来源,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供求冲击对大米价格和产出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大米产业70%的价格波动来源于供给冲击的作用;短期内供给冲击占据产出波动的主导地位,而长期内需求冲击解释54%左右的价格波动;总体而言,供给冲击在中国大米价格波动中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应对大米产业波动及时调控,防止由于政策调控的滞后效应,导致价格与产出波动放大的结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宇  
本文利用2001—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脉冲响应分析以及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外部冲击、公众预期与我国价格水平波动之间的关系。几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物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费者信心不足,而是进口原材料价格下跌、出口需求下降和民间投资回落。为避免陷入通货紧缩,我国应继续加大投资计划,采取措施促进出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雪莱  许传华  徐慧玲  
资产价格波动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资产价格受到了美国货币冲击的影响。本文通过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分析表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以贴现率表示的货币政策扩张和收缩二元指标对中国资产价格波动有较好的解释力,其他指标则解释力不足。与美国货币冲击相关的全球流动性指标对中国资产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对中国资产价格波动的因子分析中,本文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和国际资本流动是影响中国资产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流动性因素,汇率和信贷因素总的来说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不大,但其重要性在现阶段逐渐凸显出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王宪勇  
本文基于一个较为一般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技术冲击的长期影响。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SVAR方法识别出导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技术冲击,并且估计了它们对产出和通胀的动态影响,以及对二者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技术冲击虽然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但其贡献要远小于现有的其他实证结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天妮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以2012—2020年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导致的中国PPI结构性冲击,对负面影响的不对称性进行考察。从最终结果得知,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会相应影响到上游能源开发、中游化工行业以及能源产业链的终端。价格波动造成的冲击会对PPI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有着沿产业链递减的趋势,所以急需对企业架构进行优化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立国  杜亚斌  张润驰  徐源浩  
本文立足近年来国内经济频繁波动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成本推动冲击、消费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的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外生冲击因素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出波动是由多种冲击共同推动,其中成本推动冲击贡献最大;通货膨胀波动主要是由成本推动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引致,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影响有限。进一步地,反事实模拟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这也揭示出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依附高昂成本,且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典型化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