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93)
2023(16883)
2022(13992)
2021(12826)
2020(10529)
2019(23558)
2018(23037)
2017(43898)
2016(23334)
2015(26022)
2014(25653)
2013(25322)
2012(23412)
2011(21208)
2010(21386)
2009(20359)
2008(20253)
2007(18189)
2006(16411)
2005(15383)
作者
(64754)
(54064)
(53844)
(51078)
(34555)
(25534)
(24385)
(20791)
(20536)
(19275)
(18589)
(18035)
(17421)
(17245)
(16887)
(16390)
(16084)
(15687)
(15475)
(15436)
(13575)
(13202)
(12893)
(12399)
(12099)
(12093)
(12091)
(12019)
(10751)
(10581)
学科
(106172)
经济(106018)
(91197)
管理(83556)
(80708)
企业(80708)
方法(38482)
(33558)
(33251)
业经(33132)
中国(32993)
数学(29530)
数学方法(29328)
(25688)
地方(23099)
农业(22891)
(22514)
财务(22481)
财务管理(22445)
企业财务(21257)
(21125)
贸易(21106)
(20475)
技术(19971)
(18667)
银行(18653)
(18645)
(18261)
(18081)
(17738)
机构
学院(337818)
大学(331703)
(150520)
经济(147804)
管理(130875)
研究(115338)
理学(110883)
理学院(109749)
管理学(108465)
管理学院(107806)
中国(93415)
(73456)
(70460)
科学(63442)
(56804)
财经(56800)
(52315)
中心(52100)
(51567)
(51542)
研究所(50350)
经济学(46603)
北京(44998)
业大(42763)
(42155)
经济学院(41846)
财经大学(41843)
师范(41804)
(41383)
(41288)
基金
项目(212212)
科学(170614)
研究(162938)
基金(155838)
(132978)
国家(131750)
科学基金(115173)
社会(108188)
社会科(102676)
社会科学(102655)
(82308)
基金项目(81049)
教育(73748)
自然(69648)
自然科(68050)
自然科学(68033)
(67873)
自然科学基金(66891)
编号(65561)
资助(62584)
成果(53557)
(50201)
(48143)
重点(47520)
(47361)
课题(45665)
国家社会(45591)
(45437)
创新(43491)
(42479)
期刊
(181359)
经济(181359)
研究(109253)
中国(73634)
(59894)
管理(55658)
(50708)
科学(44351)
学报(42453)
(37592)
金融(37592)
教育(35852)
农业(34604)
大学(34233)
学学(32224)
业经(31921)
技术(30167)
经济研究(29586)
财经(29315)
(25422)
问题(23195)
(20163)
(20123)
世界(18713)
技术经济(18241)
国际(17911)
商业(16892)
现代(16797)
经济管理(15060)
财会(15029)
共检索到533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庄品珽  
本文引入行业间供给和需求相互依存的视角,细化研究了我国流通业两大主要行业部门(物流业、商贸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物流业还是商贸业,对制造业的依存性都非常显著,制造业发展对整个流通业的依存性也非常高,且都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依存性,以及制造业发展对流通业的依存性,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它们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依存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传胜  
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既是中国这两大产业自身发展与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破解工业化与经济服务化这悖论式双重任务的关键,更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的可行路径选择。然而,中国生产者服务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水平较低,原因在于行业关键性人才匮乏、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提高二者的互动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加强行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引进国外高端服务业,提高中国服务业层次与水平;培育中国制造业国际性大企业,切实有效地实施自主创新与自主发展战略;深化改革、促进竞争,持之以恒地推进诚信社会建设,营造有利于二者互动的市场环境与社会氛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乜标  
文章在对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进行理论考察的基础上,以浙中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提升城市群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汤伟娜  汤莉  胡珈铭  
信息技术的逐步推广,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大大增加了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然而,目前,仍然存在制造业主宰供应链的现象,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利益的制约。因此,本文在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手段,详细判别了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并为兵团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琪  郭红满  
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形势,从而引出论题。接着对流通业和制造业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进而对两大产业间的竞争、协作、耦合关系的特点及关系的形成原因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于制造业和流通业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描述,并对两大产业在耦合发展上的四种表现形式,即规模、潜力、结构、效率的特征及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针对如何促进流通业和制造业间的耦合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晖  周贞  
流通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制造业的联系十分紧密。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竞争、合作与耦合关系,制造业对流通产业的发展起支撑作用,流通产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拉动作用,通过分析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以及二者耦合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了流通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表现形式及意义,并提出促进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倩  
本文就两个问题展开分析,问题一为如何测度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问题二为如何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测度。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研究已有成果并与研究团队掌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以制造业为主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研究目标,从流通效率与流通效果进行分析,提出并论证了单周期多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体系与多周期多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体系。基于这两种测度体系,提出了满足制造业发展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六大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论证,确定了各区域发展的强弱可持续性,并为弱可持续性区域提供了能力提升的四点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本文运用2000-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估计方法,从地区和细分行业层面实证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业的发展总体上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显著;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能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宝娣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资源配送效率的方式对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分地区的回归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朝先  王宏霞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长文  黄天佑  康进武  张晓萍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两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高新枝术和制造业在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二者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最后探讨了我国当前实行高新技术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条件和时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效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制造业正从工业化支撑发展到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引领创新驱动和升级发展,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对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作出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正向工程的集群式升级路径、自主创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最后,提出强化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度关注装备制造业资产结构,打造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地;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全球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分工网络等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峰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制造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产业间关联效应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是知识密集、顾客导向型服务企业。从OEM演进成ODM甚至DMS、EMS;或者从OEM或OEM与ODM相结合演进成OBM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获取潜在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均  施建军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成为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认识理论界一直争议不休。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业的比较成本难以下降,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难以提高;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