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2)
2023(7243)
2022(5952)
2021(5701)
2020(4733)
2019(10991)
2018(11062)
2017(21253)
2016(10651)
2015(12142)
2014(12038)
2013(11641)
2012(10126)
2011(9124)
2010(9428)
2009(8856)
2008(8430)
2007(7602)
2006(6647)
2005(5813)
作者
(30226)
(25151)
(24945)
(23632)
(15930)
(11915)
(11154)
(9694)
(9377)
(9052)
(8574)
(8374)
(7974)
(7960)
(7839)
(7622)
(7527)
(7162)
(7048)
(7044)
(6152)
(6138)
(6043)
(5729)
(5606)
(5593)
(5572)
(5502)
(4874)
(4868)
学科
(44809)
经济(44782)
(42450)
管理(41847)
(39091)
企业(39091)
方法(23588)
数学(20307)
数学方法(19794)
技术(16127)
技术管理(11985)
中国(11599)
业经(11312)
(10552)
理论(9819)
(9088)
(8148)
供销(8146)
(7663)
(7632)
(7357)
银行(7353)
(7159)
地方(7067)
(7062)
(7054)
(7000)
贸易(6991)
(6813)
农业(6729)
机构
学院(155014)
大学(152497)
管理(68166)
(62210)
经济(60949)
理学(59655)
理学院(59162)
管理学(57927)
管理学院(57656)
研究(43887)
中国(34310)
(31467)
科学(27027)
(26520)
(22771)
业大(21530)
财经(21487)
中心(21112)
(20374)
北京(19646)
(19414)
(18856)
研究所(18630)
(18618)
(18095)
经济学(17975)
师范(17889)
商学(17823)
技术(17662)
商学院(17644)
基金
项目(107846)
科学(87533)
基金(78889)
研究(78550)
(68185)
国家(67651)
科学基金(60736)
社会(50475)
社会科(48162)
社会科学(48155)
(44561)
基金项目(41076)
自然(40547)
自然科(39775)
自然科学(39770)
自然科学基金(39114)
教育(37701)
(36579)
资助(32835)
编号(31140)
(28698)
创新(25754)
重点(23984)
成果(23672)
(22971)
(22642)
课题(21969)
国家社会(20540)
教育部(20270)
人文(20091)
期刊
(63870)
经济(63870)
研究(41422)
中国(30355)
管理(29525)
科学(20546)
(20255)
技术(19512)
教育(18982)
学报(18887)
(16316)
大学(15486)
学学(14440)
(11967)
金融(11967)
业经(11753)
农业(11276)
经济研究(10654)
(10374)
科技(10229)
技术经济(10133)
财经(10051)
统计(9727)
(8669)
决策(8199)
商业(8047)
问题(7491)
(7023)
现代(6965)
(6828)
共检索到219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计国君  蒯人杰  徐妍  
创新系统是供应链集群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文从生态位视角分析供应链集群创新系统的类型和生态位构成,并模拟供应链集群创新系统生态位扩充和创新产出增长过程,根据创新模式选择标准得出各阶段对应系统类型的创新模式选择策略:完全封闭集群创新系统可选择渐近式创新模式;对于半封闭集群创新系统,相对主导子系统选择渐近式或量子式创新模式而相对弱势子系统可选择量子式或破坏式创新模式;对于半开放集群创新系统,集群环境较好时选择渐近式或量子式创新模式,反之可选择量子式或破坏式创新模式;对于完全开放集群创新系统,劳动密集型系统选择渐近式创新模式,技术密集型系统选择渐近式或量子式创新,知识密集型系统选择量子式或破坏式创新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吉林  张春辉  
创新模式的合理选择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供应链视角,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下游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R&D因素与下游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及其对上游企业期望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内生溢出对上下游企业R&D投入与期望收益均具有正向作用,并与下游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正相关;而R&D投入与下游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正相关;下游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对上游企业R&D投入与期望收益具有负向作用。根据这些结论,最后给出了上下游企业的R&D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梁梁  张盼  
在制造商进行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中,当需求预测信息不对称时,研究了零售商的需求信息分享策略以及制造商最优创新模式。利用精炼贝叶斯理论和Stackelberg博弈模型,首先求得了每一种创新模式下信息分享价值、促进需求信息分享的激励机制以及供应链均衡的信息分享策略,其次对两种创新模式下利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两种创新供应链模型中,当创新效率较高和较低时,零售商自愿分享和不分享需求信息分别是均衡策略;当创新效率处于中间水平时,通过设计一个讨价还价机制可以使零售商分享需求信息成为一个均衡。此外,当消费者对质量(价格)更敏感时,制造商选择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模式可以使供应链成员都获益。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吴秋晨  贾俊秀  吴涛  
溯源系统的引入不仅为回收提供便利,还可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回收量;但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回收量因受供应链各级成员溯源水平的影响出现差异,这使得回收模式选择及供应链决策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就此难题,研究以制造商为领导者的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三种模式下的溯源水平、定价策略和回收量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发现:溯源水平与溯源成本边际系数、回收成本节省和回收模式竞争程度有关。溯源水平的提高会提高批发价和销售价,降低回收价。制造商应根据消费者溯源偏好、溯源对回收的影响程度和成本弹性系数设置溯源水平。当竞争程度较低时,制造商会选择混合回收模式,否则,其会选择自行回收;当消费者偏好高于一定阈值时,混合回收模式下回收量的提高更加明显,对环境也更加有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华  卢强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日常运营的主要瓶颈。近年来,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手段,基于供应链网络的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获取营运资金的有效方式。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活动为供应链金融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条件。本研究以创捷供应链有限公司为例,对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金融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并构建了虚拟产业集群中供应链金融创新路径的理论框架与模型。研究发现:虚拟产业集群中企业间存在依存关系,通过虚拟供应链搭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虚拟产业集群中所有企业间的业务闭合,优化交易流程模式,并且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强化供应链网络关系的同时,虚拟供应链网络有效降低了产业互联网平台中资金提供方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方面促进了虚拟产业集群中产业企业多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实现了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循环迭代,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本文基于虚拟产业集群识别出多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形态,有助于完善与拓展供应链金融理论,对于引导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金融实践有效开展具有有益启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华  卢强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日常运营的主要瓶颈。近年来,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手段,基于供应链网络的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获取营运资金的有效方式。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活动为供应链金融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条件。本研究以创捷供应链有限公司为例,对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金融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并构建了虚拟产业集群中供应链金融创新路径的理论框架与模型。研究发现:虚拟产业集群中企业间存在依存关系,通过虚拟供应链搭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虚拟产业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娟  张硕  
在比较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两个分支即技术区域创新系统和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硅谷的实例,阐明在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下,以技术区域为基础的创新系统发展还不具备必要的条件,而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来努力培育以行政区域为基础的创新系统,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诚  李晓翠  
国际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创新型跨国金融产品,它的应用模式和流程设计与国内供应链金融以及一些传统金融产品不同,更加体现了简单、快捷和系统性的特点。本文对国际供应链金融改善企业时间流、成本流和系统地改进传统金融之处进行了研究,对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国际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创新与流程创新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国际供应链金融与传统国际融资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对国际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流程创新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应发挥国际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超  
针对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引入供应链集成概念,提出了工程项目供应链集成模式。对新模式两个层次的分析结果显示,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角色,并在各主体间添加活动网络,有助于解决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短期行为与信用风险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章  
21世纪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必然是围绕信息管理来进行的,物联网的兴起为供应链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回顾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发现了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信息成本高、信息传递不畅和信息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比分析了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供应链模式的特点及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现代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信息海量性特点,从信息自动采集、多途径信息传递以及大数据挖掘和应用三个层面对新型供应链模式进行了架构,并在该框架下,提出了信息集成与共享、决策与控制、成本与效率及快速响应市场等四方面的优化路径,以期为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盛汉  张洁梅  
供应链金融凭借独特的运营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借贷模式的弊端,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核心企业、互联网企业、物流企业等众多行业纷纷转型,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运营模式弊端逐渐显现,供应链金融发展停滞不前。因此,细分当前供应链金融主体,探究不同主体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将有助于供应链金融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洪言  刘峥  
产业链的科技化、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不断增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数据维度,促使供应链金融创新加速步入新阶段2018年以来,继C端互联网大潮之后,B端产业互联网成为行业热词。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加速B端转型,与实体经济各行业自发的互联网转型合流,成为助推实体经济产业升级的一股新力量,推动工业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在此过程中,产业链的科技化、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不断增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数据维度,促使供应链金融创新加速步入新阶段。笔者将在梳理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演进逻辑的基础上,以苏宁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为例,介绍科技驱动下供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君卿  刘思峰  
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和需求多样化,需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产品的链接正在逐渐演变为供应链的竞争。文章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产品创意来源的供应链产品创新模式和基于核心企业组织的供应链产品创新模式,以此推进产品创新的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丹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深入研究供应链金融传统模式及其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贡献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深化银行与核心企业的合作,搭建供应链融资担保平台,创新并购融资、资产回购三项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庆余  
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在经历了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两个阶段之后,中国企业要向更高的境界迈进,必将依托商业模式的创新。PPG商业模式的核心是SCM和"戴尔式"直销。PPG模式与TSCM思想在产品属性、生产(服务)过程、销售渠道、管理理念等方面具有内在统一性。本文在分析了PPG模式的内涵及不足,并对现存TSCM模式评介的基础上,根据3A、企业虚拟化、与供应商"共赢"、生产与销售统一性等四大原则,构建了一个基于新媒介时代的TSCM流程模型。最后,从分析旅游服务供应商、核心企业、旅游者三大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角度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