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5)
- 2023(12381)
- 2022(10886)
- 2021(10394)
- 2020(8583)
- 2019(19573)
- 2018(19394)
- 2017(37307)
- 2016(20488)
- 2015(23398)
- 2014(23272)
- 2013(22205)
- 2012(19890)
- 2011(17717)
- 2010(17587)
- 2009(15774)
- 2008(14520)
- 2007(12354)
- 2006(10498)
- 2005(8698)
- 学科
- 济(71889)
- 经济(71802)
- 管理(58987)
- 业(54767)
- 企(46425)
- 企业(46425)
- 方法(34549)
- 数学(29674)
- 数学方法(29287)
- 中国(20868)
- 农(19949)
- 财(18174)
- 业经(17306)
- 学(15515)
- 理论(15131)
- 地方(14088)
- 贸(13717)
- 贸易(13711)
- 教育(13348)
- 易(13323)
- 技术(13243)
- 农业(13226)
- 和(12395)
- 务(12106)
- 财务(12033)
- 财务管理(12013)
- 制(11955)
- 环境(11696)
- 企业财务(11301)
- 划(10431)
- 机构
- 学院(277495)
- 大学(270107)
- 管理(110640)
- 济(101604)
- 经济(99263)
- 理学(97080)
- 理学院(96037)
- 管理学(94275)
- 管理学院(93805)
- 研究(83884)
- 中国(59730)
- 京(56594)
- 科学(53527)
- 财(45179)
- 所(40525)
- 业大(40232)
- 农(39082)
- 江(38445)
- 中心(38218)
- 范(37739)
- 师范(37441)
- 财经(37348)
- 研究所(37242)
- 北京(35118)
- 技术(34714)
- 经(34027)
- 州(32407)
- 院(30900)
- 农业(30668)
- 师范大学(29923)
- 基金
- 项目(195597)
- 科学(154120)
- 研究(148878)
- 基金(139019)
- 家(119227)
- 国家(118166)
- 科学基金(102700)
- 社会(90740)
- 社会科(85733)
- 社会科学(85715)
- 省(79146)
- 基金项目(74313)
- 教育(71341)
- 自然(66677)
- 划(65712)
- 自然科(65140)
- 自然科学(65127)
- 编号(64316)
- 自然科学基金(63914)
- 资助(56694)
- 成果(50960)
- 课题(44193)
- 重点(43527)
- 部(42515)
- 创(41532)
- 发(41281)
- 项目编号(39534)
- 创新(38264)
- 大学(37472)
- 科研(37139)
- 期刊
- 济(106447)
- 经济(106447)
- 研究(76978)
- 中国(50164)
- 教育(43663)
- 学报(40303)
- 管理(38866)
- 科学(37306)
- 农(35245)
- 财(33012)
- 大学(30808)
- 学学(28658)
- 技术(27300)
- 农业(25322)
- 业经(19726)
- 融(18278)
- 金融(18278)
- 经济研究(17382)
- 财经(16980)
- 图书(15404)
- 职业(14960)
- 经(14461)
- 问题(13429)
- 科技(13232)
- 理论(13216)
- 商业(12506)
- 业(12501)
- 实践(12367)
- 践(12367)
- 技术经济(12080)
共检索到380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雪 王荣 杨小永
伴随着全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就业压力在高职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才能高质量就业,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供应链管理是目前被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把供应链管理模式引入分析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通过研究教育供应链上的用人单位对就业能力的需求,从而建构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以此模型来指导高校在教育培训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小将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等多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基于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
多利益主体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甘迎春
就业系统性缺乏影响学生正确自我定位,就业持久性匮乏影响社会信任与社会合作,就业效益性不足影响长期岗位供应,是稳定匹配理论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表征。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我;创建以人为本的就业环境,增进社会信任与社会合作;形成长期的就业规划,确保长期岗位供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迪良
培育创客文化不仅能够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也能够创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视角,还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就业环境的形成,对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完善政策与立法体系,健全创客文化教育模式,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创客文化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涛
高职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据半壁江山,其在就业时,存在着认知心理维度、情绪心理维度、社会心理维度等的多维度心理逆境,他们心理逆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职生个体社会化方式的缺陷,也有传统就业模式与外部环境影响,更受社会整体支持系统较薄弱的影响。要促进高职生就业,必须避免其从众效应和观众效应,培养其良好的就业自我效能感,建立发展性生涯心理指导模式,整合社会就业心理援助机制。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高职学生 面向基层 就业心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来根 余敏燕 彭小剑
在供给侧背景下,通过对企业岗位相关负责人访谈,制定高职物流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高职物流学生自评及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运用SPSS软件对高职物流学生就业能力供给侧匹配程度进行T检验,发现高职物流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物流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供给侧视角,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考核以及就业指导培训四个方面提出高职物流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广芝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要实现其快速、健康发展,人才支撑是最必要条件。根据近几年高职食品类人才供求状况来看,存在着市场需求量大,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如何使人才培养为市场所用,促进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作者从高职食品类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着手,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对校企携手,共育人才,促进毕业生就业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 学生 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洪山 郑永进
人工智能是新型通用目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职业分布、工作任务和就业技能构成。高职教育直面工作岗位,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从事基础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较大。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对人才的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国家重视相关就业技能的提升。但是,当前高职教育存在对相关技能的认识不足、教师掌握的技能不高以及有效提升技能的平台缺乏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顺应人工智能发展态势,重视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技能,尤其是注重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的提升,从而保障学生就业,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教育 认知技能 非认知技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璇 宋华
以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研究层出不穷,当前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可以区分为金融导向和供应链导向两种视角,在此基础上,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绩效的界定也存在分歧。文章通过梳理发现,在金融和供应链导向下学者对绩效的衡量都比较片面,而在整合视角下,通过可得性、融资成本、融资周期和融资量四个维度来衡量则是更加合理的做法,也更适用于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璇 宋华
以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研究层出不穷,当前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可以区分为金融导向和供应链导向两种视角,在此基础上,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绩效的界定也存在分歧。文章通过梳理发现,在金融和供应链导向下学者对绩效的衡量都比较片面,而在整合视角下,通过可得性、融资成本、融资周期和融资量四个维度来衡量则是更加合理的做法,也更适用于实证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顾红 宋长春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策略,它以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达到整个供应链最大效益的一种动态联盟。它是一种集成资源、主体协同的管理思想,在供应链管理模型中,影响企业增值的要素包括主体性要素和支持性要素两类。同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模式也包括主体性活动要素和支持性活动要素两类,主体性活动要素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管理、就业指导与服务等环节;支持性活动包括就业实习实训实践、双师型师资、双导型师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不论是主体性活动还是支持性活动,都将"就业力培养"作为中心目标,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功能。
关键词:
供应链 应用型本科 就业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兆平
采用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浙江9所高职院校和25家企事业单位的高职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旨在寻找更为有效途径,进而有助于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就业现状,以更好服务于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生 就业现状 就业调查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丹 鲁娜
为了对比调查高职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对抽取的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自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学科专业和来源的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趋势,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念,是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就业价值取向 多元化 差异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庞映平 王丽娟 梁正席 岳文喜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职大学生就业又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对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花大力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指导,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更多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大学生 就业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以及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进而基于择业教育视角指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条主要途径: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
择业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