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9)
2023(14889)
2022(12833)
2021(12168)
2020(9899)
2019(22500)
2018(22213)
2017(43067)
2016(23325)
2015(25951)
2014(25559)
2013(24872)
2012(22549)
2011(20088)
2010(20023)
2009(18592)
2008(17747)
2007(15394)
2006(13386)
2005(11449)
作者
(63967)
(52883)
(52455)
(50067)
(33745)
(25225)
(23995)
(20699)
(20079)
(18955)
(17927)
(17565)
(16591)
(16522)
(16254)
(16236)
(15901)
(15743)
(15149)
(14993)
(13060)
(12892)
(12643)
(12024)
(11798)
(11761)
(11668)
(11666)
(10459)
(10373)
学科
(85481)
经济(85386)
管理(72430)
(67347)
(56991)
企业(56991)
方法(38650)
数学(33090)
数学方法(32645)
(25049)
(24855)
中国(23693)
业经(20684)
(17864)
(17422)
贸易(17412)
地方(17392)
(16939)
(16630)
财务(16547)
财务管理(16518)
农业(16240)
(15976)
理论(15488)
企业财务(15447)
(14300)
环境(14034)
技术(14032)
(13935)
(13569)
机构
学院(319195)
大学(316746)
管理(130165)
(125188)
经济(122343)
理学(113046)
理学院(111904)
管理学(110103)
管理学院(109535)
研究(102120)
中国(75983)
(66233)
科学(62429)
(58792)
(49482)
财经(46961)
(46922)
中心(46861)
(45912)
业大(45683)
研究所(44977)
(42701)
(42324)
师范(42009)
北京(41516)
(37946)
(37569)
农业(36631)
经济学(36481)
财经大学(34852)
基金
项目(220585)
科学(174140)
研究(166096)
基金(158977)
(136656)
国家(135491)
科学基金(117619)
社会(103511)
社会科(98070)
社会科学(98051)
(86632)
基金项目(83891)
教育(76772)
自然(76061)
自然科(74255)
自然科学(74241)
自然科学基金(72867)
(72353)
编号(69830)
资助(65164)
成果(56362)
重点(48835)
(48515)
课题(47366)
(46991)
(46091)
项目编号(43474)
创新(42784)
教育部(42081)
人文(41725)
期刊
(136496)
经济(136496)
研究(94109)
中国(56821)
管理(46877)
学报(45738)
(44825)
(42655)
科学(42631)
教育(39218)
大学(35029)
学学(32770)
农业(30007)
技术(27960)
(27122)
金融(27122)
业经(24504)
经济研究(22183)
财经(21668)
(18444)
问题(17102)
图书(17037)
理论(15636)
(14963)
科技(14951)
技术经济(14791)
现代(14712)
商业(14623)
实践(14524)
(14524)
共检索到457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晓烨  黄奕辉  黄嘉仪  
基于供应链视角,从供应链集中式决策和分散式决策两个方面分析总、分包商各自的质量成本决策。经计算得出,集中式决策时,可以使供应链整体质量效益最大化;分散式决策时,外部质量损失由总承包商或分包商独自承担或者双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担,并经计算得出双方按照一定的比例承担损失可以使供应链整体质量效益达到最优。在分析计算结果基础上提出总、分包商质量成本管理相关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萍  张云  慕芬芳  
以合作联盟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总承包工程建设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并以Shapley值法作为合作利益的分配方法。考虑到总承包商和分包商承担风险的不同及创新对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性,对原分配结果进行改进,最后以算例具体说明文中理论的运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hapley值法更加公平合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玉敏  王璠  
质量成本(COQ,Cost of Quality)是衡量提高质量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标准。COQ模型在质量成本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6σ管理”中“持续改进”的思想和方法,用“kσ”作为质量水平(QL,Quality Level)的度量,笔者得到了不同质量水平下的动态总COQ模型。进而,还提供了不同质量水平下的总质量成本曲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程敏  马光霞  
从供应链的视角研究工程项目中的交易成本,分析了总承包-分包模式前后的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通过研究发现总承包-分包模式下的交易成本较低,也就是说采用总承包-分包模式有利于降低工程项目的交易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中楷  刘芳兵  
文章研究在理性的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考虑有质量风险和提高质量水平情况下怎样来设计出最优的供应链质量成本分担合同。在合同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了三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即:供应商信息隐匿而制造商可观测、制造商信息隐匿而供应商可观测、双方信息均隐匿三种情况)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在各自情况下,合同分担参数如何取值使得供求双方的行动同信息对称情况下的供应链最优解一致。所得的结论对指导当前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有着较好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雪岭  
尽管费肯堡姆、朱兰提出质量成本概念以来质量成本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以往质量成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多局限于质量成本的控制方面,很少涉及作为经济活动基础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决策活动。本文在总结质量成本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最优质量成本决策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孟丽君  黄祖庆  张宝友  杨玉香  程红亚  扈裕晴  
针对由一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一独立再制商所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考虑到新品质量水平对独立再制商可回收量的质量约束效应,以及新品与再制品的价格及质量竞争,分别构建了原始设备制造商领导、独立再制商领导、无领导三种不同市场结构下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探讨了质量约束效应对闭环供应链运营的影响。研究表明:(1)三种市场结构下,新品和再制品两者在“质量水平-价格”两维度均有所差异,且市场地位的不对等有利于产品质量水平的共同提升;(2)质量约束效应的存在会对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同时产生影响;(3)再制品具有质量劣势,且质量约束效应的增强,再制品质量劣势越大;(4)市场结构的变化及质量约束效应的强弱并不会影响市场总需求量,仅仅会影响成员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对新品需求更为活跃。但当原始设备制造商为市场领导者时,质量约束效应低于一阈值水平时,再制品销量反而高于新品销量;(5)无论从成员个体,还是从供应链整体,原始设备制造商为领导者的市场结构最有效,且新品质量约束效应并不会影响供应链总利润,仅影响成员企业在总利润中的分成;新品质量约束效应的增强更有利于原始设备制造商利润的改善,但同时会损害独立再制商利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绍艳  宋玉茹  李果  
基于总承包商权利和义务失衡关系的详尽分析,借助国际上总承包商合理反对权的相关规定,从总承包商行使合理反对权时合理理由的判断标准、合理反对权的应用范围两方面提出合理反对权的使用建议,并对合理反对权成立后业主和总承包商的后续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保障总承包商的合理权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宝光  孙振  
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由于未能考虑信息不对称因素,造成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本文引入市场竞争中现实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约束条件,提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质量成本决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现实中传统质量成本理论无法说明的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从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并给出了尚未界定的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适应条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夏立明  宋坤霖  
商业银行基于建筑供应链对总承包商贷款,可以通过整个链条的信誉来降低贷款风险。针对基于建筑供应链的总承包商贷款问题,比较建筑供应链和制造业订单式供应链物流和信息流的特征;基于建筑供应链总承包商贷款的可行性分析,运用协同学理论阐释其内部动力,并构建总承包商贷款的协同动力模型,为商业银行对总承包商贷款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静  姚冠新  戴盼倩  张冬梅  韩强  
在信息可追溯条件下,农户的合格产品供给意愿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和政府监管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生鲜电商的决策则发生"经验背离"现象,即当政府监管强度越大时,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生鲜电商应减少对农户的产品质量检测行为,这与传统经验正好相反。据此,文章从保障生鲜产品质量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立龙  孙淑慧  
基于四阶段Stackelberg主从动态博弈,研究了创新投入下制造商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时如何进行产品质量决策的问题,分析了三种分销渠道策略(网上直销渠道、传统零售渠道、混合渠道)时,制造商的创新投入策略对产品质量、销售价格、市场需求、期望利润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制造商创新投入的增加,产品质量水平和期望利润将上升,即为增函数;(2)制造商在传统零售渠道中创新投入水平将小于网上直销渠道时并小于混合渠道时;(3)当两种渠道平分市场需求时,制造商的产品质量水平在混合渠道高于网上直销渠道高于传统零售渠道,并且最终顾客消费者剩余在网上直销渠道高于传统零售渠道并高于混合渠道。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为该模型在实际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指明了方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秦  张文博  
考虑食品供应链中一个面向稳定市场的零售商和上游生产同质食品的两个竞争性供应商,零售商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不同质量可视性预测食品质量水平从而制定采购方案。针对不同的生产环境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不同的质量可视性组合和质量关联性对供应链决策均衡和各方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质量可视性的提升对零售商总是非劣的,对优势供应商总是非优的,而对劣势供应商的影响则取决于供应商质量可视性组合影响下的期望订货量和质量可视性投入成本。最后分析了相对质量水平、批发价格和订单分配的影响,并给出了管理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春香  谭越  
考虑废旧产品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构建由一个零售商与一个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建立有无政府规制下的集中与分散4种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利用博弈论求解并分析不同环境下各供应链参与者的最优决策问题。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规制程度、奖惩判别标准、回收支付系数对各利润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规制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回收产品质量,但规制程度与各级回收支付系数差值需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障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并且存在一个规制程度与一个奖惩判别标准,使无规制环境下的利润与规制环境下的利润差值最大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名武  翟梦月  陈翔  
针对出口国补贴下的跨国绿色供应链决策问题,构建了出口制造商和进口零售商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比较了生产成本与绿色投入成本补贴策略的效应。结果表明:补贴和关税税率对绿色产品出口价格产生交叉影响,只有在高补贴比例或者低关税税率环境下,关税税率的增加不损害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两种策略虽然对出口产品的价格效应相反,但都可以增加供应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在相同的补贴支出下,两种补贴策略效应与关税税率水平无关,绿色投入成本补贴对产品绿色度水平、绿色绩效价格比这两个指标的提高效果都优于生产成本补贴策略,但是生产成本补贴对制造商利润提高效果要大于绿色投入成本补贴策略,当绿色投入成本补贴比例大于1/2时,生产成本补贴策略对零售商更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