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8)
2023(8841)
2022(7875)
2021(7148)
2020(6413)
2019(14866)
2018(14739)
2017(28315)
2016(15684)
2015(18618)
2014(19303)
2013(19011)
2012(17132)
2011(15211)
2010(15579)
2009(14626)
2008(14513)
2007(13360)
2006(11333)
2005(10000)
作者
(47839)
(40292)
(40076)
(38078)
(25290)
(19424)
(18617)
(16040)
(14971)
(14327)
(13546)
(13415)
(12787)
(12702)
(12654)
(12584)
(12371)
(11880)
(11639)
(11428)
(10075)
(10058)
(9888)
(9207)
(9114)
(9043)
(8888)
(8874)
(8302)
(8267)
学科
(65400)
经济(65331)
管理(50407)
(47393)
(40465)
企业(40465)
方法(32374)
数学(28577)
数学方法(28267)
(18192)
中国(17226)
(17173)
(13946)
业经(13914)
(13447)
地方(13213)
(11590)
贸易(11590)
(11230)
农业(11089)
理论(11062)
(10812)
财务(10739)
(10709)
财务管理(10709)
技术(10274)
(10202)
(9836)
银行(9798)
企业财务(9759)
机构
学院(231056)
大学(228391)
管理(90683)
(90421)
经济(88313)
理学(78074)
理学院(77253)
管理学(75861)
管理学院(75460)
研究(75237)
中国(56248)
科学(48863)
(48780)
(43321)
(40783)
(39437)
业大(37592)
研究所(36067)
(35575)
中心(35288)
农业(34431)
财经(32163)
北京(30412)
(29733)
师范(29364)
(28870)
(28079)
技术(27192)
(27041)
经济学(26062)
基金
项目(154139)
科学(119578)
研究(110846)
基金(108569)
(95076)
国家(94290)
科学基金(79982)
社会(67537)
社会科(63938)
社会科学(63914)
(63408)
基金项目(57503)
自然(52711)
(52696)
教育(52257)
自然科(51482)
自然科学(51462)
自然科学基金(50509)
编号(46033)
资助(45269)
成果(37064)
重点(34798)
(33593)
(33176)
课题(32907)
(32185)
创新(30100)
科研(29885)
计划(29508)
教育部(28151)
期刊
(97599)
经济(97599)
研究(61907)
中国(45994)
学报(38425)
(38349)
科学(33877)
(33492)
管理(31069)
大学(28061)
学学(26447)
教育(26047)
农业(25704)
技术(25523)
业经(17641)
(17485)
金融(17485)
经济研究(15824)
财经(15353)
(14454)
(13168)
问题(12814)
技术经济(12514)
统计(12273)
商业(11927)
(11847)
(11467)
科技(11207)
图书(10481)
决策(10244)
共检索到334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华  何佳莉  刘洋  
供应链物流能力绩效评价系统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适应需求的变化,而且涉及企业外部资源配置与协同管理。在现有供应链物流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动态化与协同思想纳入供应链物流能力层次评价模型,对物流运作、供应链关系管理、动态整合、客户服务与供应链物流协同五大要素与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实证分析表明:对于调研企业来说,上述五大要素与供应链物流能力均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中层管理者更为看重关系管理能力与物流协同能力,而企业现有的物流运作和客户服务能力属于"硬能力",约束具有刚性。为此,将动态化与协同化思想纳入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促进供应链物流能力绩效评价体系向纵深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较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畴镛  胡保亮  
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特点和内容,应用平衡记分卡理论为供应链物流建立平衡记分卡,从供应链物流财务、客户服务、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基础等四个方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一定经营期间的供应链物流绩效做出综合评判,既包括对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的评价,也包括过程绩效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霁云  
运用生产运作战略理论,基于竞争的角度,从时间、质量、成本和柔性四个方面建立了供应链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MATAL方法对众多的观测变量进行了优化和降维,最后在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志忠  
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管理崭新和现实的模式,能更为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资源,提高企业运作绩效。目前我国供应链运营成本偏高,供应链间信任度较低,供应链柔性不高。供应链运行经营中的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功能,建立以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功能为目标的业务标准,同时找出供应链支持业务协同的关键管理活动,将其程序化、标准化,以方便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提高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任度,建立供应链成员信用评级体系,每年对供应链成员的信用度进行评价,提高信任水平;鼓励供应链中的各成员企业扩大信息共享的深度与广度,惩罚供应链平台上的虚假信息。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基于网络环境状态,依据价值网理论,采用崭新的模型方法来研究我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伟民  刘晋  
敏捷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是当前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文章在分析敏捷供应链的特点、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及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敏捷供应链的顾客满意度、敏捷性、合作关系、运营成本等几个方面建立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用于敏捷供应链战略决策和评价或监控敏捷供应链整体的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凤  邢淋淋  
文章选取供应链管理意识、计划、采购、生产、柔性和智慧度等指标,构建智慧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收集不同城市的企业相关数据,对汽车、制造、物流、农业、医药和快销品6个行业的供应链绩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智慧供应链的绩效水平偏低,大部分企业对智慧供应链的管理不熟悉,汽车和制造行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农业和医药行业水平居中,物流和快销品行业供应链绩效水平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包菊芳  雷勋平  
本文对国内外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回顾,指出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顾客角度、利益相关者角度、供应链稳定性角度、财务角度、生命周期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了新世纪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凤  邢淋淋  
文章选取供应链管理意识、计划、采购、生产、柔性和智慧度等指标,构建智慧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收集不同城市的企业相关数据,对汽车、制造、物流、农业、医药和快销品6个行业的供应链绩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智慧供应链的绩效水平偏低,大部分企业对智慧供应链的管理不熟悉,汽车和制造行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农业和医药行业水平居中,物流和快销品行业供应链绩效水平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洪焦  孙林岩  高杰  
从物流效率、计划及执行能力、企业战略及组织间的协调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4个维度,构建了企业供应链绩效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供应链绩效平衡记分卡,并且利用调研数据对记分卡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记分卡通过了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因而能够可靠而有效地对企业的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乐  刘伟华  潘顺  许卫东  
在确定地铁物资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目标、原则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层、运作层和结果层三个层次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思路,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BSC)和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的BSC-SCOR地铁物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给出了地铁物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框架。然后设计了地铁物资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调查问卷,通过对国内五个城市的地铁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对提出的物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剔除了认可率低的指标,增加了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重要的指标,得到了最终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23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靖  
针对当前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不足,引入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方法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在分析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建立它与平衡计分卡之间联系的基础上,针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分别设立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并运用改进的平衡计分卡构建了针对供应链的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个维角的绩效评价模型。最后从多方面的分析中挑选了机械制造业的敏捷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并通过对一个机械制造业企业绩效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实践,验证了该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紫瑶  
本文首先提出将平衡计分卡测评方法应用于供应链绩效评价中,从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建立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利用层次分析法将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艳  鲁建厦  陈勇  兰秀菊  谢列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方桃  
文章简要构建了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对供应链企业进行绩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