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8)
- 2023(11348)
- 2022(9604)
- 2021(8943)
- 2020(7743)
- 2019(17050)
- 2018(16509)
- 2017(32357)
- 2016(16977)
- 2015(19044)
- 2014(18006)
- 2013(17440)
- 2012(15625)
- 2011(13613)
- 2010(13280)
- 2009(12063)
- 2008(11393)
- 2007(9521)
- 2006(7769)
- 2005(6202)
- 学科
- 济(73542)
- 经济(73477)
- 管理(56935)
- 业(55605)
- 企(47800)
- 企业(47800)
- 方法(41327)
- 数学(37859)
- 数学方法(37477)
- 财(19441)
- 中国(17059)
- 农(16692)
- 技术(15663)
- 业经(14644)
- 贸(12791)
- 贸易(12784)
- 务(12628)
- 财务(12588)
- 财务管理(12560)
- 易(12448)
- 企业财务(12018)
- 学(11796)
- 地方(11711)
- 制(11422)
- 融(11260)
- 金融(11257)
- 技术管理(11238)
- 农业(11191)
- 银(10859)
- 银行(10847)
- 机构
- 大学(229013)
- 学院(229001)
- 济(101562)
- 经济(100045)
- 管理(98109)
- 理学(87271)
- 理学院(86547)
- 管理学(85246)
- 管理学院(84818)
- 研究(66424)
- 中国(51010)
- 财(45223)
- 京(44037)
- 财经(37727)
- 科学(37706)
- 经(34800)
- 经济学(33103)
- 中心(32728)
- 业大(31887)
- 江(30735)
- 农(30607)
- 经济学院(30302)
- 所(29274)
- 财经大学(28783)
- 商学(27180)
- 商学院(26935)
- 研究所(26906)
- 经济管理(26381)
- 范(26142)
- 北京(26052)
- 基金
- 项目(168059)
- 科学(136817)
- 基金(128019)
- 研究(121576)
- 家(110180)
- 国家(109330)
- 科学基金(97900)
- 社会(82657)
- 社会科(78805)
- 社会科学(78791)
- 基金项目(67595)
- 省(64592)
- 自然(63439)
- 自然科(62171)
- 自然科学(62155)
- 自然科学基金(61108)
- 教育(57011)
- 划(53874)
- 资助(52147)
- 编号(46199)
- 部(38465)
- 创(38048)
- 重点(36919)
- 创新(35762)
- 国家社会(35741)
- 成果(34849)
- 发(34807)
- 教育部(34446)
- 人文(33687)
- 科研(32826)
共检索到307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新夫 苗悦 杨鑫
新冠疫情暴发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的巨大风险。本文以新冠疫情对上市公司供应商和客户所处疫情风险为切入点,分别从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供应链稳定性三个维度考察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断裂带来的资本市场冲击。研究发现:(1)新冠疫情对供应链核心企业总体上造成显著负面市场影响;(2)从上市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在地区暴露于疫情的程度来看,供应商和客户所在地区的风险暴露程度越高,核心企业有更为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3)从供应链稳定性看,客户稳定性更高的公司受疫情负面冲击更大,但当客户疫情暴露程度越高时,则能缓解核心企业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因客户疫情风险引发的市场负面影响更小;当上下游供应链处在疫情风险较高的地区时,核心企业会调整商业信用配置,从而缓解供应链上下游的疫情压力。本文丰富了宏观经济事件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互动研究。
关键词:
供应链断裂 新冠疫情 微观效应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企业的生存状态与发展造成了全面冲击,本文探讨企业数字化能力在疫情冲击下的弹性效应。本文依托企业弹性理论,构建了企业数字化弹性框架,选取了三组相对应的数字化弹性衡量指标,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疫情期间数字化弹性表现。结果表明,疫情冲击下,相对数字化受限企业,数字化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雇佣员工增长率等下降幅度更低、止降转正更快。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数字化助力企业适应疫情和完成自我恢复的时间长度为两个季度,增进企业可持续成长为一个季度。此外,弹性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的数字化弹性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大数字化投入和扶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文章研究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对中国沪深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最优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疫情冲击具有显著的去杠杆效应,整体来看,上市公司杠杆率比疫情前平均下降了4.2个百分点,同时债务期限温和地延长了。并且这种去杠杆效应在那些面临债务展期风险的公司表现更为明显,而那些经营活动严重依赖社交距离的公司并没有降低其杠杆率。研究中,还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视角,设计了一个结构化的公司最优杠杆模型,经实证检验发现,随着疫情冲击所带来的企业预期增长率下降、现金流波动性增加等情形,上市企业主动降低了其最优杠杆水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鹏杨 唐宜红
以新冠疫情期间“离鄂通道”关闭事件为切入点,本文考察湖北与各省的供应链关联短暂切断对各省经济冲击的影响。结果发现,湖北供应链切断使原来与湖北供应链关联越紧密的省份受到的经济冲击越大;从影响的差异性上看,湖北供应链的供给侧关联切断和直接供应链的切断对省域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各省与湖北供应链关联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也造成与湖北供应链关联越紧密的省份遭受的经济冲击更大,尤其表现为各省与湖北的商品要素流动均强化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据此,本文的研究对推动实现国内供应链畅通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邢秀凤 张雪莹 徐梦凡
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是国家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恢复经济增长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其中国内经济循环为双循环之基础。本文使用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季度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并就疫情通过消费和投资等内需要素对内循环产生的短期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新冠疫情对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和内循环产生了负向供给冲击:其对内循环的平均直接效应系数约为-0.07;平均空间溢出效应系数约为-0.223;平均总效应系数约为-0.295;(2)消费行为存在棘轮效应;消费需求对内循环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其直接效应系数约为94.163;空间溢出效应系数和总效应系数分别为488.082和582.245。提出了促进消费升级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等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远卓 张红地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病毒肺炎,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传染性更强,蔓延省域更广,确诊人数更多。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疫情,并且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由于我国政府在应对此次疫情上采取了有力措施,此次抗击疫情的周期有望缩短。我们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2020年第一季度,从第二季度起经济将会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如何消除此次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今年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第一季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彦琦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变革,数字经济下的居民消费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此,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及样本城市卫计委公布的COVID-19病例数据,探讨了疫情冲击下移动支付对于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疫情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高度依赖于消费市场的城市居民,而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然而,移动支付对城乡居民的消费促进作用均有显著提升,同时移动支付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提升的边际效应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为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平台的建设、推动农村移动支付的深入普及以及出台移动支付优惠政策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袁淳 耿春晓 孙健 崔怀谷
利用新冠疫情的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当不确定性提高时,纵向一体化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研究发现,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与疫情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当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冲击对外部交易成本的提升较高或对企业内部管控成本的提升较低时,上述影响更加显著。结果表明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规避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价值,为交易费用经济学中关于不确定性与纵向一体化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纵向一体化 企业价值 新冠疫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董利 赵晗 郭刚正 何建勇
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事件。目前疫情还在发展阶段,尚无法对总体经济影响进行精确评估。在对比分析2003年非典和当前疫情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对此次疫情的影响进行了粗略的分析。总体看,由于当前疫情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严峻,新冠病毒传染性更强,其对经济影响或大于非典时期,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疫情会对国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非典时期 疫情防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晓孟 马晓燕 周爱民
本文研究全球11个主要股指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的收益率与波动率及其长期记忆性变化情况。通过干预分析,研究发现多数股指收益率预期水平均受到新冠疫情的负向冲击,半数股指波动率预期水平受到疫情的正向冲击;通过长期记忆性突变检验,发现半数股指,尤其是美股的波动率在疫情暴发后出现显著的长期记忆性上升。各股指中,上证综指是唯一未出现波动明显加剧的股指,这从侧面体现出资本市场对中国本次抗疫工作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中国疫情后经济快速复苏的信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QMM)课题组
新冠疫情从需求和供给两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既有消费端的直接损失,也有因复工复产延迟而引致的产能利用不足而产生的间接损失,更有因疫情蔓延所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部分环节受阻以及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逆向冲击。即便如此,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它一方面消耗着真实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创造着GDP;加上中国经济所固有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疫情的冲击难以逆转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当然,疫情向全球的扩散和蔓延,的确给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疫情也加速了处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中国经济的结构分化趋势。最后,基于CQMM的预测表明,在乐观、中性和悲观的三种情景设定中,疫情冲击下的中国GDP实际增速可能落在4.0%~5.3%的区间之内。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经济波动 结构分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晓丹 顾乃华 韩宏钻
本文基于SARS疫情的冲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产品贸易数据库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突发疫情冲击对我国企业中间品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中等进口规模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并且疫情冲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的数量、产品种类、来源国数目和产品质量,且明显提升了企业进口中间品的价格成本。机制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主要通过减少企业融资、不利于企业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进而影响企业中间品进口;疫情冲击下,中间品进口减少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绩效,显著降低企业产出和抑制企业创新,也阻碍了企业价值链地位提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华 李志鹏
文章在理论假说基础上,利用2013年CHARLS数据,采用Probit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多维社会资本在大病冲击下是否仍能起到显著减缓贫困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没有大病冲击时,社会资本均可以起到显著的减贫作用。但大病冲击前后,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存在差异。社会资本降低贫困发生率的结果为:个人社会活动每增加0.1分,其大病冲击前后的贫困率分别降低5.1%和7.5%;每增加1个社区活动场所,大病冲击前后的贫困率可分别降低0.71%和1.63%;亲友经济往来金额每增加50%,大病冲击前后的贫困率可分别降低11.9%和3.9%;家庭照料不受大病冲击的影响,且有被减弱的可能性;家庭借贷减贫作用始终不显著。即社会资本对家庭因病致贫具有显著减缓作用,与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人群交往的"桥型"社会资本比家庭亲友内部交往的"结型"社会资本的减贫作用更强。文章为重视培育以家庭为主体的社会资本,发挥其非正式制度治理因病致贫的作用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因病致贫 大病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源果 覃柏英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贸易额下降、短期还贷能力不足、资金缺乏、成本提升。企业为了应对疫情,利用供应链融资的形式获取资金,以渡过难关。在疫情冲击下,这种融资方式本身对出口企业也存在风险。本文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出口企业利用供应链融资面临的风险。以流通领域中的融资理论为基础,针对供应链融资中不同模式的风险,从政府、出口企业、金融机构三方面,提出对应策略,以保证出口企业降低融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