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83)
- 2023(20571)
- 2022(16949)
- 2021(15167)
- 2020(12846)
- 2019(28728)
- 2018(28095)
- 2017(53720)
- 2016(28768)
- 2015(31816)
- 2014(31266)
- 2013(30999)
- 2012(28250)
- 2011(25225)
- 2010(25163)
- 2009(23463)
- 2008(22769)
- 2007(20180)
- 2006(18126)
- 2005(16189)
- 学科
- 济(145051)
- 经济(144915)
- 业(101614)
- 管理(93895)
- 企(88304)
- 企业(88304)
- 方法(60397)
- 数学(50464)
- 数学方法(49982)
- 农(38616)
- 业经(36946)
- 财(34514)
- 中国(32957)
- 地方(31212)
- 贸(28251)
- 贸易(28237)
- 易(27323)
- 农业(26799)
- 学(24488)
- 务(23894)
- 财务(23836)
- 财务管理(23802)
- 企业财务(22582)
- 制(22376)
- 技术(21458)
- 和(20800)
- 环境(20454)
- 理论(20229)
- 划(19323)
- 策(18235)
- 机构
- 学院(419506)
- 大学(413011)
- 济(186046)
- 经济(182866)
- 管理(165420)
- 理学(143323)
- 理学院(141834)
- 管理学(139601)
- 研究(139449)
- 管理学院(138824)
- 中国(106481)
- 京(84807)
- 科学(84741)
- 财(80432)
- 农(74306)
- 所(69893)
- 财经(65144)
- 江(65111)
- 中心(63898)
- 业大(63709)
- 研究所(63614)
- 经(59245)
- 农业(58625)
- 经济学(57508)
- 经济学院(51790)
- 北京(51676)
- 院(50372)
- 范(49515)
- 州(49382)
- 师范(48881)
- 基金
- 项目(284797)
- 科学(226135)
- 基金(209884)
- 研究(202154)
- 家(184049)
- 国家(182544)
- 科学基金(158290)
- 社会(133398)
- 社会科(126758)
- 社会科学(126723)
- 省(112874)
- 基金项目(110522)
- 自然(103247)
- 自然科(100969)
- 自然科学(100943)
- 自然科学基金(99174)
- 划(92825)
- 教育(91334)
- 资助(85694)
- 编号(78620)
- 重点(64239)
- 发(62607)
- 部(62169)
- 创(60861)
- 成果(60796)
- 创新(56534)
- 国家社会(56197)
- 科研(54667)
- 课题(53802)
- 业(53355)
- 期刊
- 济(206211)
- 经济(206211)
- 研究(116797)
- 中国(74274)
- 农(67594)
- 管理(65605)
- 学报(65471)
- 财(63470)
- 科学(60850)
- 大学(49870)
- 学学(47964)
- 农业(46351)
- 技术(38320)
- 融(36943)
- 金融(36943)
- 业经(34354)
- 经济研究(33950)
- 财经(33096)
- 教育(30006)
- 经(28578)
- 问题(27539)
- 业(27026)
- 贸(24391)
- 技术经济(23818)
- 统计(21456)
- 商业(20807)
- 国际(20714)
- 世界(20401)
- 策(20192)
- 现代(19387)
共检索到617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文 佐赫
供应链数字化是传统供应链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绿色低碳化约束背景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样本,实证研究供应链数字化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供应链数字化对不同区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供应链数字化对下游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最强,其次是中游地区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而对上游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4个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相对最小。进一步地,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自身还存在一定的惯性作用,且这种惯性作用在下游省域样本中表现的更强,呈现出“强者愈强”的特征。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岳瀚槭
数据要素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数字化背景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样本,在构建并测算数据要素资源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据要素资源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表现出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但不同省域之间数据要素资源存在较大差距。上海、浙江、江苏和湖北的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较高,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和四川次之,而重庆和云南相对较低;数据要素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由于不同省域之间数据要素资源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数据要素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较高样本组中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而在低水平样本组中的正向赋能作用相对较弱。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丽
数字化是供应链转型的主要方向,必然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例,通过构建并测算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水平基础上,实证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效率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2016-2022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整体上获得了较好发展并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但不同省域之间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看,下游地区的江浙沪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走在第一方阵,中游地区的湖北和湖南,以及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处于第二方阵,上游地区的云贵川和重庆相对滞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均具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供应链数字化更有利于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升。此外,电子商务发展在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并呈“自上而下”递增趋势;通过添加中介变量后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振凯 付佳璐 邱文文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在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距离的EBM模型测度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GTFP的影响以及探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双重中介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数字经济在实际工作指导中具体落实的有效补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宋子逸
结合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但低于全国水平;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但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和大部分沿线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保持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财政支出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受灾率、灌溉设施水平、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健全农业对外开放统筹管理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玲娟
全要素框架下构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论文利用碳排放系数法系统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998—2019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并采用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松弛量,得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合空间分析技术科学研判区域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作物碳排放与碳吸收变化相得益彰,为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撑;农业减排潜力较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碳排放变化呈“倒挂”现象,即各省市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中游向两端递增;从区域差异性来看,各省市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正,表明长江经济带地区整体处于自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的转型阶段。为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低碳集约方向转变,可以分区域进行低碳农业的调控,尤其是江西等重点减排区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玲娟
全要素框架下构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论文利用碳排放系数法系统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998—2019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并采用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松弛量,得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合空间分析技术科学研判区域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作物碳排放与碳吸收变化相得益彰,为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撑;农业减排潜力较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碳排放变化呈“倒挂”现象,即各省市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中游向两端递增;从区域差异性来看,各省市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正,表明长江经济带地区整体处于自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的转型阶段。为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低碳集约方向转变,可以分区域进行低碳农业的调控,尤其是江西等重点减排区域。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礼汇 孟晓倩 吴传清
环境规制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利用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数据,采用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门限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等模型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升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随着规制强度增加而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起到规制作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作用不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应加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协调配合,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特点分类施策,构建市场导向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黄璨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绿色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城市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中部塌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黄璨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绿色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城市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中部塌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嘉歆
本文以2011-2022年A股流通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提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要素配置作用于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最显著,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效应并不显著;相对非国有流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在国有流通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突出。最后,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数字赋能绿色创新活力、培育数字创新人才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流通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 陶柳延 方文杰
选取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模型、Dagum基尼系数、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对不同经济区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区域差异根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17省份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缓慢增长—间断性降低—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绿色生产率总体区域差异表现出波浪式递减特征,区域间差异是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程度、旅游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对"一带一路"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科技创新水平尚未发挥出正向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巍 孙晴晴 张和平 王满四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供应链,供应链数字化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向绿色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析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可以通过创新赋能和管理赋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的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第三,通过对融资约束、内部控制以及企业污染属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融资约束低的企业、内部控制高的企业以及非重污染企业中相对更好。结论明晰了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并且为企业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实现绿色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绿色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企业绿色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清 董洁明
利用2006—2017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SBM-DDF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测度出"一带一路"沿线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GLS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贸易对沿线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的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对外贸易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随着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分地区来看,对外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贸易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