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7)
- 2023(16593)
- 2022(13244)
- 2021(12150)
- 2020(10231)
- 2019(22607)
- 2018(22505)
- 2017(42810)
- 2016(22430)
- 2015(24797)
- 2014(24026)
- 2013(23197)
- 2012(20431)
- 2011(17632)
- 2010(17516)
- 2009(16027)
- 2008(15815)
- 2007(14116)
- 2006(11953)
- 2005(10595)
- 学科
- 业(95910)
- 济(95875)
- 经济(95777)
- 企(87315)
- 企业(87315)
- 管理(83270)
- 方法(42996)
- 业经(34440)
- 数学(34075)
- 数学方法(33566)
- 农(30060)
- 财(29682)
- 中国(25193)
- 务(22640)
- 财务(22575)
- 财务管理(22546)
- 技术(21979)
- 农业(21551)
- 企业财务(21345)
- 理论(18365)
- 制(17833)
- 和(16746)
- 划(16547)
- 策(16084)
- 地方(15718)
- 贸(15166)
- 贸易(15155)
- 易(14751)
- 技术管理(14183)
- 产业(14182)
- 机构
- 学院(308662)
- 大学(301441)
- 管理(130851)
- 济(129810)
- 经济(127536)
- 理学(112848)
- 理学院(111860)
- 管理学(110072)
- 管理学院(109480)
- 研究(89993)
- 中国(72953)
- 京(61620)
- 财(59909)
- 科学(52533)
- 财经(47765)
- 江(46119)
- 农(45408)
- 中心(43838)
- 经(43481)
- 业大(42348)
- 所(41534)
- 经济学(39196)
- 北京(37643)
- 研究所(37349)
- 州(36537)
- 商学(36014)
- 商学院(35701)
- 范(35578)
- 经济学院(35503)
- 财经大学(35291)
- 基金
- 项目(210081)
- 科学(169543)
- 研究(157300)
- 基金(154771)
- 家(132390)
- 国家(131221)
- 科学基金(117559)
- 社会(103086)
- 社会科(98048)
- 社会科学(98029)
- 省(83873)
- 基金项目(81567)
- 自然(74921)
- 自然科(73231)
- 自然科学(73210)
- 教育(72021)
- 自然科学基金(71967)
- 划(67829)
- 编号(63140)
- 资助(61250)
- 创(49377)
- 成果(48315)
- 重点(46234)
- 部(45742)
- 创新(45285)
- 发(45242)
- 国家社会(43513)
- 业(42417)
- 课题(42132)
- 制(41116)
- 期刊
- 济(140485)
- 经济(140485)
- 研究(84023)
- 中国(58239)
- 管理(56312)
- 财(51064)
- 农(42007)
- 科学(39528)
- 学报(38501)
- 技术(34396)
- 大学(31639)
- 学学(29929)
- 教育(29891)
- 农业(29074)
- 融(26805)
- 金融(26805)
- 业经(26155)
- 财经(23590)
- 经济研究(22207)
- 经(20433)
- 业(18385)
- 技术经济(18319)
- 问题(18202)
- 财会(16404)
- 现代(15303)
- 科技(15255)
- 商业(15178)
- 策(14643)
- 统计(14475)
- 会计(14245)
共检索到449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群阳 陈卓骋 孙镇南
在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厘清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ESG分歧的影响对企业践行ESG理念与推动现代供应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以2015~202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ESG分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数字化降低了企业ESG分歧,环境信息披露的增加与媒体关注度的提高是供应链数字化降低企业ESG分歧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带来的企业ESG分歧下降,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经营风险和提升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为ESG分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对于理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玲富 豆勇芳 王海灵
数字化是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供应链数字化日益成为驱动制造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制造企业数据,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的开展为切入点,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以试点政策为代表的供应链数字化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可以改善供应链效率,经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由机制检验结果可知,供应链数字化通过降本增效、提升风险承担水平、改善协作关系的方式来提升供应链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水平越高,供应链数字化越能显著改善供应链效率;供应链数字化可以强化供应链效率对企业价值提升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开展供应链数字化相关活动,积极提升供应链效率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子昂 方齐云 赵当如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国内供应链外延发展,实现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对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构建外生冲击,以2011—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供应链数字化建设对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并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建设主要通过信息溢出、供应链整合以及风险承担能力提升机制助力企业开展海外业务,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供应链数字化建设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依赖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能缓解市场分割对企业国际化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中国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培育国际化竞争力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与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宏斌 张玥杨 许晨辉
融通创新是新形势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实体企业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创新方式。当前,融通创新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2018年商务部等八部门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PSM-DID方法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可降低协作成本和强化知识流动而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融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密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力度越大,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促进越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供应链数字化对链上企业间融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要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企业应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集成应用,以更好地提升供应链上企业间的融通创新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彦庆 吕萍
本文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供应链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并通过了平行趋势、PSM-DID和安慰剂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东中部地区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消费能力提升是供应链数字化影响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重要机制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永波 赵高才 刘静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2018年商务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开展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供应链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供应链创新试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企业新质生产力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同群效应;(2)供应链创新缩小了样本企业与同群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即供应链创新会强化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同群效应;(3)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的影响存在着数字化机制和供应链多元化机制,即企业数字化和供应链多元化在供应链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的影响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4)供应链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同群效应的影响存在着政策、规模和产权异质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树山 胡化广 孙磊 夏铭璐
提升节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对于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节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效应、发生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有力维护了供应链安全稳定,且这种影响是即时且可持续的,经多项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通过发挥信息效应、融资效应和学习效应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供应链数字化作用效果的非对称性,在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或供应链运营环境较差的企业中,供应链数字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丹枫 李宇坤
借助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渠道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供应链变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创新强度是其主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短期内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缓解高技能劳动者投资不足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投资过度的作用力度有限。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陈灿 张迺英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来全面反映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系统考察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抑制供应链集中度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主板上市企业样本中更明显。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 企业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在共同供应链网络下,基于供应商ESG表现视角探究客户数字化转型效能对于新时代中国企业依托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了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ESG表现的影响与机制,同时,在多维供应链网络情景下识别了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异质性效能,并进一步展开了经济后果探讨。研究发现:第一,客户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供应商ESG表现;第二,客户数字化转型通过同群联动与创新协同的双重联动机制促进了供应商ESG表现提升,并且同群联动效应的发挥在大客户中更为显著,而创新协同机制则具有创新质量依赖性;第三,在对供应链网络情景进行多维划分后,得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高透明度、低集中度、低供应商稳定性的情景下更为显著;第四,由客户数字化转型推动的供应商ESG表现在促进供应商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有效赋能供应链整体高质量发展,以点带面地传递数字化转型效能。本文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促进供应链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焦豪 李宛蓉
优化整合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认定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质认定对供应链伙伴数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认定显著增加了企业供应链伙伴数量。机制检验表明,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认定通过提升市场关注度、推动实施战略变革以及增加企业商业信用三条途径影响企业供应链伙伴数量。进一步分析表明,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认定对企业供应链伙伴数量的提升效应在独立董事规模较大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通过探究供应链伙伴数量增加的经济后果发现,供应链伙伴数量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从供应链伙伴数量角度丰富了信号理论的研究,也为政府资质认定政策助推中小企业优化供应链伙伴关系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雪春 周思淼
企业数字化能力对推动供应链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数字化能力视角,从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能力对供应链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引入失败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和组织创新氛围作为调节变量,通过296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企业数字化能力对供应链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与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对供应链创新绩效和失败学习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感知能力对供应链创新绩效影响最大;失败学习正向影响供应链创新绩效;失败学习在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与供应链创新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失败学习在数字运营能力与供应链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最强;组织创新氛围在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与供应链创新绩效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提升供应链创新绩效,要重视数字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要搭建学习平台,鼓励失败学习,宽容创新失败;要加强创新文化熏陶,营造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要构建数据资源体系,提升数据共享开放与应用水平,并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蕾 马远
2018年《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供应链数字化的落地与实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下为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双重差分法和调节中介模型,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水平,经过系列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横向上,供应链数字化有助于规模较大、国有、经营能力较强、股权结构存在关联的企业提高其持续绿色创新水平,纵向上,在制造业、高科技行业、非重污染行业和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试点政策的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在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有助于拓宽微观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在持续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为政府加快供应链智慧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蕾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上市的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本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且通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增强供应链整合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且供应链整合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青 武永霞 王先柱
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创新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供应链视角,实证分析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金融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资发挥促进作用。进一步基于供应链视角,考察商业信用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发现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商业信用供给对上述作用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即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越高,企业金融化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越显著,相应地,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程度越高,企业创新投资受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企业产权性质与年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成立11~20年的企业而言,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提出构建支持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产业供应链联盟、有效利用商业信用助力企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创新型城市试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数字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智慧城市试点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评级分歧
科技金融政策、企业生命周期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吗?——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智能制造试点与企业创新——基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化环境监测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互联网+”战略、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创新投资——来自数字化企业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