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6)
- 2023(14093)
- 2022(10862)
- 2021(9508)
- 2020(7576)
- 2019(16680)
- 2018(16442)
- 2017(31215)
- 2016(16871)
- 2015(18767)
- 2014(18932)
- 2013(18555)
- 2012(16864)
- 2011(14891)
- 2010(15339)
- 2009(14410)
- 2008(14482)
- 2007(13318)
- 2006(12101)
- 2005(11544)
- 学科
- 济(84925)
- 经济(84834)
- 业(84302)
- 企(77259)
- 企业(77259)
- 管理(68338)
- 业经(33839)
- 农(27404)
- 方法(27097)
- 中国(26074)
- 财(25028)
- 地方(21166)
- 农业(20044)
- 务(19468)
- 财务(19426)
- 财务管理(19408)
- 数学(18644)
- 数学方法(18537)
- 企业财务(18407)
- 技术(18267)
- 制(16066)
- 和(15326)
- 策(15019)
- 发(14558)
- 理论(14508)
- 划(14372)
- 贸(13502)
- 贸易(13487)
- 银(13114)
- 产业(13110)
- 机构
- 学院(249283)
- 大学(240145)
- 济(107372)
- 经济(105396)
- 管理(100284)
- 理学(84512)
- 理学院(83704)
- 管理学(82743)
- 管理学院(82264)
- 研究(81752)
- 中国(65776)
- 京(51661)
- 财(50136)
- 科学(46537)
- 江(40712)
- 所(40596)
- 农(40366)
- 财经(38722)
- 中心(37292)
- 研究所(36015)
- 经(34896)
- 业大(33081)
- 北京(32753)
- 州(32590)
- 经济学(31486)
- 农业(31163)
- 范(30760)
- 师范(30476)
- 院(29751)
- 商学(28725)
- 基金
- 项目(155665)
- 科学(125086)
- 研究(119221)
- 基金(111994)
- 家(95370)
- 国家(94403)
- 科学基金(83633)
- 社会(78111)
- 社会科(74224)
- 社会科学(74209)
- 省(63860)
- 基金项目(58107)
- 教育(53116)
- 自然(50985)
- 划(50817)
- 自然科(49870)
- 自然科学(49862)
- 编号(49167)
- 自然科学基金(49040)
- 资助(44190)
- 发(39461)
- 成果(38909)
- 业(36118)
- 创(35680)
- 重点(34651)
- 课题(33911)
- 部(33060)
- 发展(32728)
- 国家社会(32410)
- 创新(32390)
- 期刊
- 济(132535)
- 经济(132535)
- 研究(76501)
- 中国(55069)
- 管理(44732)
- 财(42176)
- 农(39747)
- 科学(31912)
- 学报(30596)
- 教育(27495)
- 农业(27406)
- 融(26370)
- 金融(26370)
- 技术(26208)
- 业经(25738)
- 大学(24468)
- 学学(22916)
- 经济研究(20590)
- 财经(19550)
- 问题(17002)
- 经(16997)
- 业(16959)
- 技术经济(15083)
- 商业(13876)
- 现代(13466)
- 世界(13013)
- 贸(12819)
- 财会(12351)
- 经济管理(12105)
- 国际(11465)
共检索到396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耀东 徐素波
在数字技术与供应链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厘清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的内在机理是深入推进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前提,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一项外生冲击事件,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信息赋能、营运赋能与创新赋能是供应链数字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非国有企业及规模较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不仅能够重塑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价值创造逻辑,还能够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志芳 曹世敏 丰娇弟
社会资本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关系资本是社会资本的组成维度,影响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探讨企业获取并利用供应链关系资本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以2010—2019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固定效应法分析供应链关系资本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关系资本对企业营运能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营运能力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供应链关系资本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在激烈的供应链竞争环境中有效地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蕾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数字化转型、企业风险水平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程度,二者之间呈现正向关系;企业风险水平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公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截面分析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与公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越飞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内设审计部,下设审计一科、审计二科、审计室,审计室下设一至四室。定编29人,现有专职审计人员26人,全部为党员,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2人,专业涵盖审计、财务、工程造价、税务、计算机。审计部依照国家、陕西省和中国铁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业务受陕西省审计厅、中国铁路审计和考核局、省内部审计协会指导,对我集团公司党委和董事会负责,向集团公司党委和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德旭 申程程 徐子尧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对ESG(环境、社会、治理)表现的影响及其传导渠道。研究发现,数字化明显改善了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违法事件和突发重大环境事件减少、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是数字化影响企业ESG环境责任表现的重要渠道;投资者网络互动增强、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是数字化影响企业ESG社会责任表现的渠道;企业内外部信息质量提升是数字化影响企业ESG治理责任表现的渠道;媒体关注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强化数字化对ESG表现的正向影响。拓展性研究表明,数字化在ESG三大维度都卓有成效,并且ESG表现良好的企业有助于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揭示了企业数字化在社会效益层面的微观作用机制,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志超 王建新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软件构建微观层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机制传导路径,并从外部治理的视角探析其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法、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内部控制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3)公司治理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都可以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中,首席信息官、政府科技支出和政府补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宁 姚琦 李果
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已成为当前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成长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对数字化供应链与企业高质量成长之间的关系还缺乏充分的内在解释和实践指导,导致企业实施数字化供应链项目后业绩差异很大。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能力的视角解释数字化供应链,并将其划分为连接和生成能力两个维度。通过对231家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对高质量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协同创新在上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上述关系。因此,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数字化供应链连接和生成能力,充分利用数字化供应链战略驱动协同创新,并注意环境动荡性的边界作用,从而对供应链进行数字化变革以积极应对环境变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九斤 张爽 邓小凡
我国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可以抢占技术革命的主导优势。文章基于2016—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中介效应上看,营运成本、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从调节效应上看,提升服务化水平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小林 杨志红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显著改变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带来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把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引入生产函数,与其他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以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数字要素通过替代效应优化企业要素投入结构,扩充数据资本,带来企业发展动力变革;数字技术通过渗透效应促进要素在生产全过程的协同,并通过“连接”促进创新资源整合,激发技术迭代,带来企业发展效率变革;数字技术与数据的交互作用改变企业竞争模式,通过融合效应赋能产业组织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渗透效应和竞争模式转变的融合效应,发挥转型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2018年11月17日,"2018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高峰会"在深圳举行,会议由中国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中国企联培训工作委员会、《企业管理》杂志社联合主办。有关领导、企业家、管理专家、咨询专家围绕"数字化时代管理咨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对管理咨询与培训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和新工具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刊出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在"2018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高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内容有删节,未经本人审阅)。——编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强 胡苏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如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强化效应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会对渐进性技术创新产生替代效应进而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越弱;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构建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福君 吴浩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利用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且,企业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最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研究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天伟 应子尧 江晓婧
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和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视角,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样本,实证检验科技公共服务质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显著正向影响;科技公共服务质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所处行业、所处地区差异有所不同,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发达省域”的游戏;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质量主要通过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修正管理层短视和提升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苗春霞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管理层权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字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正相关,管理层权力在二者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外部监督治理机制的影响,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管理层权力对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管理层权力 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红 李娜 陈宇
以2016—2020年具有污染性质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环境绩效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边界条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沉淀性冗余资源负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倒U型关系,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境绩效间的正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度会减弱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和强化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