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7)
2023(13227)
2022(10418)
2021(9100)
2020(7500)
2019(16539)
2018(16203)
2017(31814)
2016(17140)
2015(19482)
2014(19618)
2013(19306)
2012(17251)
2011(15227)
2010(15391)
2009(14888)
2008(15206)
2007(13818)
2006(12270)
2005(11442)
作者
(47625)
(39838)
(39774)
(37865)
(25607)
(18818)
(18205)
(15263)
(15241)
(14365)
(13680)
(13431)
(12983)
(12612)
(12396)
(12144)
(11797)
(11670)
(11479)
(11382)
(9951)
(9726)
(9586)
(9011)
(9001)
(8982)
(8962)
(8853)
(7867)
(7747)
学科
(85081)
(84530)
企业(84530)
(83215)
经济(83079)
管理(79122)
方法(38701)
(32006)
数学(30393)
数学方法(30249)
业经(29238)
(23371)
财务(23330)
财务管理(23295)
企业财务(22215)
(21154)
中国(20315)
(18850)
技术(16637)
(16076)
(15514)
(14153)
(14035)
理论(13848)
体制(13835)
(13241)
贸易(13233)
(13218)
银行(13208)
(12934)
机构
学院(257146)
大学(255294)
(114606)
经济(112597)
管理(109417)
理学(94116)
理学院(93360)
管理学(92434)
管理学院(91938)
研究(74418)
中国(60866)
(59439)
(51451)
财经(46439)
(42054)
(39660)
科学(38499)
经济学(36310)
中心(35035)
(34432)
财经大学(34348)
经济学院(32898)
商学(31929)
商学院(31653)
北京(31583)
(30803)
业大(30584)
(30321)
研究所(30149)
经济管理(28264)
基金
项目(164534)
科学(134215)
研究(124677)
基金(124663)
(104800)
国家(103885)
科学基金(93649)
社会(85508)
社会科(81334)
社会科学(81317)
基金项目(64833)
(63227)
自然(57495)
教育(57194)
自然科(56316)
自然科学(56305)
自然科学基金(55424)
(51306)
资助(50335)
编号(49362)
成果(40210)
(38014)
(37829)
国家社会(36538)
(36093)
重点(35576)
教育部(34317)
人文(34098)
(33741)
创新(33651)
期刊
(127687)
经济(127687)
研究(76061)
(52212)
中国(47800)
管理(47196)
科学(30860)
学报(30143)
(27588)
(26923)
金融(26923)
大学(25229)
财经(24801)
技术(24162)
学学(23777)
(21236)
业经(21150)
教育(20710)
经济研究(20580)
农业(17760)
问题(16598)
财会(15228)
技术经济(14684)
(13678)
会计(13330)
商业(13097)
现代(12819)
经济管理(11679)
世界(11583)
理论(11567)
共检索到385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建  胡化广  张树山  孙磊  
在数字技术加速与供应链融合的背景下,厘清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的机制及效果是深入推进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前提,对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构建的外生冲击环境,本文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管理赋能和创新赋能是供应链数字化驱动企业绩效提升的具体路径机制,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和政府营造的良好供应链运营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产业链中游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绩效驱动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中,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构造风险危机的外生冲击,通过事件研究法和三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提高了企业对危机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力和事后化解能力,增强了风险冲击下企业绩效的稳定性,实现了有韧性的增长。本文不仅为加快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提供了经验支撑,更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赵帅  岳成浩  
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构建文本和量化两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各环节来看,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在不同企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发现:相较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米尔卡米力·多力昆   赵振男  
选取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农村数字化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正向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因此应重视农村数字化转型在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阶梯式发展,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可靠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炜鹏   陈金龙   赵晓阳   汤弘钦  
供应链数字化是促进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契机。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TF-IDF方法系统构建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下的组织内供应链数字化指标,实证检验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分项指标物流数字化、产品流数字化与信息流数字化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第二,供应链异质性是供应链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第三,在吸收能力较强、供应链话语权较低的企业,供应链数字化的作用更显著。此外,组织间供应链数字化发挥创新协同效应,行业间供应链数字化发挥创新溢出效应。结论可为企业加快供应链数字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青原  李昱  章尹赛楠  郑昊天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企业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强调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当前中国实体经济面临严重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且主要矛盾集中于供给侧。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效率进而优化供给结构的问题,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基于2012—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上企业间信息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上的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了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对供应商企业产生显著的正向信息溢出效应。数字化技术方向的异质性对供应链间信息环境的治理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异。当供应商企业规模越大、库存周转天数越长、面对的外部环境风险或不确定性越大以及客户集中度越高时,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越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供应商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和验证成本来改善供应链间信息环境。进一步分析发现,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会影响供应商企业的决策行为,促使供应商企业采用独特的战略模式,提高供应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优化供给结构、缓解产能过剩以及供应链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数据转化为信息并最终作用于企业生产环节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雯  付哲  王兰  
本文结合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和军工企业生存实际,从技术创新、运行效率、经营成本3个维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军工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路径,并基于我国十大军工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提升军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管理效率,但会增加其管理成本,多维作用路径相互影响下,总体上数字化转型对军工企业经营绩效提升仍起积极作用。数字化转型能提高民品主导型军工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对军品主导型军工企业运行效率和生产成本均无明显影响,却会提高其管理成本。应注重军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跟进配套管理机制举措,加快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让数字化转型投入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任之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法构建反映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程度的指标,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考察数字技术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可以显著促进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主要通过提高供需匹配精准度和降低外部交易成本推动供应链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供应链效率的促进效果在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以及竞争程度较强的行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快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丹枫  李宇坤  
借助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渠道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供应链变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创新强度是其主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短期内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缓解高技能劳动者投资不足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投资过度的作用力度有限。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在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视角下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绩效,可以为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现实依据。借助数字经济与企业发展相关理论梳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碳绩效的内在机制,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影响与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具有对碳排放总量的提升效应与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应;第二,路径检验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生产扩张效应提升碳排放总量,通过技术进步效应降低碳排放强度;第三,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规模较大、高技术以及位于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更加积极的碳绩效。因此,应推进从能耗双控制度到碳排放双控制度转变,构建高效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以及更为绿色的制造业企业生产体系,广泛推行地区减排降碳产业政策试点工作,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合力,协同促进制造业企业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降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殷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上市公司和海关数据,在M-O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数字化转型,深入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取决于生产率、成本变化和竞争的净效应,综合来看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投入效应和竞争效应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中低生产率企业和中低融资约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出口倾向显著抑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发现对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而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重要启示,一方面鼓励企业进行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在推动高质量出口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宸宇   李炳钰  
面对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企业应该如何转型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07—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高市场竞争度行业,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强的驱动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劳动力成本可以通过增加数字投资、促进数字创新以及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机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供给侧的创业环境以及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在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劳动力成本通过驱动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企业应重视利用数字化转型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劳动力成本攀升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为一  熊曦  徐斌  刘欣婷  潘彦廷  
基于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对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之后,创新产出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这一结果在各种稳健性检验均成立;实证证据支持了外部互动这一影响机制;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溢出效应,但是并不存在行业溢出效应。因此,应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娟娟  
文章基于2007~2017年Wind数据库、BvD-Zephyr数据库和FDI Markets数据库匹配得到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OFDI倾向和能力,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首先,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工业企业尤其技术密集型企业OFDI行为的推动作用更明显;相较于绿地投资模式,数字化转型更有助于企业采取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投资。其次,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减少融资约束水平促使企业OFDI。最后,数字化转型推动的OFDI提高了企业所在供应链下游环节的稳定性,但对供应链上游环节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有限。文章旨在为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选择策略提供新证据,并致力于为提高中国供应链稳定性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管歆格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能,这进一步影响到民营能源企业的经营绩效与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民营能源企业2012—2021年的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创新性地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民营能源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民营能源企业绩效,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从渠道路径来看,数字化转型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运营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促进民营能源企业的绩效增长。就不同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民营能源企业绩效的驱动效果有着较强的非对称性特征。具体而言,对于东部企业、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新能源企业,其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对于中西部企业和小型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绩效驱动力最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露霞  吴非  常曦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重要微观体现,这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7-2019年的数据,通过企业年报文本识别的方法,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并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主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越高,则主业绩效越好,上述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从机制路径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强化内部控制能力、吸引QFII机构持股、提高创新动能,这些都有助于主业绩效的提升。此外,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主业绩效的驱动效果有着较强的非对称性特征,具体而言,对国有企业以及"初创期—成熟期"企业,其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对于具有较强脱实向虚偏好的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绩效驱动力较差。本文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相关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