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9)
- 2023(13214)
- 2022(10796)
- 2021(10071)
- 2020(8452)
- 2019(19261)
- 2018(18382)
- 2017(36483)
- 2016(18471)
- 2015(20544)
- 2014(20145)
- 2013(19622)
- 2012(17461)
- 2011(14986)
- 2010(14906)
- 2009(14117)
- 2008(12741)
- 2007(10895)
- 2006(8999)
- 2005(8191)
- 学科
- 济(75083)
- 经济(75003)
- 业(63678)
- 管理(59664)
- 企(52537)
- 企业(52537)
- 方法(38631)
- 数学(35228)
- 数学方法(34856)
- 融(29007)
- 金融(29006)
- 银(27377)
- 银行(27374)
- 行(26343)
- 中国(25670)
- 财(24812)
- 农(20423)
- 制(19560)
- 务(18166)
- 财务(18118)
- 财务管理(18086)
- 企业财务(17381)
- 业经(17103)
- 贸(14428)
- 贸易(14412)
- 易(14088)
- 地方(13716)
- 农业(13495)
- 体(12328)
- 中国金融(11587)
- 机构
- 学院(248821)
- 大学(248013)
- 济(112569)
- 经济(110657)
- 管理(107493)
- 理学(93104)
- 理学院(92406)
- 管理学(91144)
- 管理学院(90685)
- 研究(71796)
- 中国(68165)
- 财(56209)
- 京(48213)
- 财经(45405)
- 经(41599)
- 中心(38756)
- 科学(36607)
- 经济学(36168)
- 财经大学(34669)
- 江(34308)
- 经济学院(33019)
- 农(32400)
- 业大(31643)
- 所(31381)
- 融(31344)
- 金融(30795)
- 商学(29776)
- 商学院(29488)
- 北京(29426)
- 经济管理(29028)
- 基金
- 项目(172032)
- 科学(139780)
- 基金(131757)
- 研究(127863)
- 家(111900)
- 国家(111024)
- 科学基金(100065)
- 社会(86510)
- 社会科(82482)
- 社会科学(82462)
- 基金项目(69452)
- 省(64478)
- 自然(64110)
- 自然科(62830)
- 自然科学(62815)
- 自然科学基金(61768)
- 教育(58387)
- 资助(53800)
- 划(53777)
- 编号(50639)
- 部(39656)
- 成果(38545)
- 重点(37497)
- 创(37370)
- 国家社会(37259)
- 教育部(35805)
- 发(35721)
- 人文(35633)
- 创新(34955)
- 制(34729)
- 期刊
- 济(110598)
- 经济(110598)
- 研究(73764)
- 融(46792)
- 金融(46792)
- 财(45402)
- 中国(42730)
- 管理(39191)
- 科学(29620)
- 学报(29285)
- 农(27889)
- 大学(24855)
- 学学(23943)
- 财经(23101)
- 技术(21730)
- 经(19638)
- 经济研究(18639)
- 业经(18138)
- 农业(17602)
- 教育(15718)
- 理论(14962)
- 问题(14170)
- 实践(13593)
- 践(13593)
- 财会(12937)
- 技术经济(12190)
- 统计(11959)
- 贸(11901)
- 商业(11631)
- 策(11102)
共检索到36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勇 殷健
本文利用2010年至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前五名客户结构动态变化数据,实证检验了供应链客户的稳定是否能够抑制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从而以小见大地考察了产品市场上的客户稳定对股票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安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客户稳定度越高,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越低。(2)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外部监督力量弱、客户集中度高、业务复杂度高以及客户地理距离近的企业中,客户稳定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强。(3)机制分析表明,客户稳定度影响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两条作用路径分别是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建议政府继续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企业管理层积极维护与客户之间的稳定业务关系并引入大客户参与公司治理,投资者充分关注上市公司客户结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带来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郭春萌 葛锐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如何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可以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以及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可以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更显著,而在“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中则被显著削弱。本研究揭示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在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对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倪骁然 沈吉
近年来,经济中出现的"脱实向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企业金融投资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研究了企业"脱实向虚"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市场、公司和经理人的三期博弈模型,本文发现,上市公司为了隐藏负面信息而持有金融资产会提升企业股价崩盘的概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平均而言,企业金融投资每增加1个标准差,未来一期的股价崩盘风险约增加5.5%个标准差。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金融投资水平越高的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越高。金融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经营风险更高、内部人受监督程度更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发现揭示出了经济"脱实向虚"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条路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惠 王贞洁
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外汇风险对冲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并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时作用越强。机制研究表明,外汇风险对冲通过发挥“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资源效应”的发挥。当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内控质量较高或受分析师关注度较高时,外汇风险对冲的作用更明显,国际化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更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车德欣 杜卉 汤子隆
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对维系中国上市公司股价稳定具有深远影响。基于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效应。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具有较大环境不确定性、较强投机氛围的上市公司中存在更为显著的风险治理效果。机制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改善信息流转和财务状况,校正企业脱实向虚倾向并提升生产率,进而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此外,在较好的金融监管和市场化水平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治理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为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常源 王靖懿 傅代国
现阶段,有关保险资金持股与资本市场稳定相互关系的讨论多止于推测,少有学者以大样本数据进行实证考察。在理论上,保险资金持股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抑制经理人负面信息隐藏,作为市场"稳定器"降低股价暴跌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引发投资者跟风炒作,导致市场情绪高涨和股价高估,成为股价崩盘风险的"加速器"。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保险资金持股上市公司是否加剧市场暴跌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保险资金持股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是公司股价崩盘的"加速器"。这一结论在经过DID模型、工具变量回归、PSM+OLS等内生性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民营、小型和财产保险公司,在股市投资规模更大的国有、大型和人寿保险公司更能引发市场跟风炒作,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不过,当保险资金作为前十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时则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不仅为保险资金持股与资本市场稳定相互关系的讨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规范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立民 朱晓慧 薛雅嘉 汪然
根据行为金融实验获得的证据构建了基金发行对市场波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我们发现:基金发行初期,基金的发行会使股价波动加大;当基金发行总量达到一定量时,发行基金具有稳定股市的作用。发行超大规模的基金会给股市带来大的波动,建议采取发行多个小规模基金,这样既可以使市场避免较大的冲击,又可以加快进入基金稳定市场的阶段。最后本文用中国股市投资者的数据做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基金发行 股价波动 金融实验 资产分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会芳
近几年国内股票市场频繁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股价崩盘风险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另外,机构投资者能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人们所预期的外部监管者角色,也是公司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2008-2016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持股稳定性与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背后的影响机制,以及公司产权异质性对该效应是否会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与崩盘风险呈负向关系;(2)机构持股稳定性影响崩盘风险的重要渠道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盈余管理——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能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削弱其盈余管理行为;(3)机构持股的稳定性对于崩盘风险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超 夏文珂 陈升萌
以2007~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缓解还是加速了股价崩盘风险,结果表明,金融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该效应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化与股价崩盘风险存在"U型"关系,当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金融化程度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大;在区分企业内外部信息环境后发现,金融化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显著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应计盈余操纵较低、股价同步性较小的样本中。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化主要通过经营业绩的提升和融资约束的改善缓解股价崩盘风险。以上结果说明,当前阶段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更多表现为"股价稳定"效应,而非"崩盘助推"效应,然而也应警惕金融化程度不断升高导致两者关系"反转"所可能引发的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旋 王雄元
文章利用手工整理的2007-2013年800对客户与供应商均为上市公司的供应链公司数据,探讨了客户股价崩盘风险是否会通过密切的供应链关系传染给供应商。研究发现:(1)客户股价崩盘风险对供应商具有传染效应,且这一传染效应主要出现在供应商自身抗风险能力不足时。(2)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越重要、越专有、越稳定、越良性,客户股价崩盘风险对供应商的传染效应越强。这表明由于密切的经济联系,当客户股价崩盘风险较高时,供应商可能会受牵连而发生崩盘。文章的研究为传染文献提供了新的适用情形,也展示了客户影响供应商的独特路径,从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客户供应商关系 传染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玉洁
文章从供应商监督与治理视角,基于2002—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商业信用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商业信用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了自身的利益,供应商有动机识别和监督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有效降低了客户企业股价未来大幅下跌的风险;相对于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在市场化进程落后的地区,商业信用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商业信用可以通过降低税收规避程度、提高信息透明度与会计稳健性,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佳 何基报 王霞 翟伟丽
本文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内长期存在的机构投资者能稳定股市的观点,以及支持这种观点的相关研究的不足,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一定起到了稳定股市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同。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波动的影响随着市场结构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2003~2007年各年的情况均有所不同,在同一年份,即使价格向同一方向变化,基金的行为有时增加股价波动,有时减少波动,没有一致性结论。政策制定者应通过市场基础和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提高监管能力来维护市场稳定,而不是指望机构投资者来维护市场稳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稳定市场 买卖行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毛?玄 吴菡虹
以2008—2017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客户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客户集中度与股价崩盘风险呈U型关系。客户集中度初始上升产生的整合效应能优化供应商商业信用配置,提高资金回笼能力、缓解融资约束,从而导致供应商为降低信贷摩擦而隐藏负面信息的动机弱化,股价崩盘风险下降;然而,客户集中度过度上升会产生侵占效应,大客户凭借其买方市场强势地位强制供应商实施商业信用供给,这将恶化供应商的流动性水平及融资约束水平,并导致供应商为降低信贷摩擦而隐藏负面信息的动机上升,股价崩盘风险攀升。(2)供应商议价能力的提高能够降低侵占效应引发的崩盘风险。这一发现拓展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也为解读供应链关系非线性冲击资本市场风险提供了逻辑依据,且有关议价能力对U型拐点位置的调节作用研究为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临界值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慧明 张茹
自2015年我国股市"千股集体跌停"事件以来,股价崩盘受到了实务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有何作用,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检验了机构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比例上升会显著增加未来股价崩盘风险,会计稳健性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与分配现金股利的样本中更显著,在缓解内生性问题、考虑异质性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机构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制,揭示我国机构投资者阶段性发展状况,从内部治理视角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再凌 候晓娟
新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新增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价值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股价崩盘风险的高低恰恰能够体现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的信息含量。文章以201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披露数量越多,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越明显;另外,披露公司层面特质信息的事项越多,股价崩盘风险越小。本研究在丰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股价崩盘风险相关领域成果的同时,也对政策制定者完善未来准则披露细节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