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8)
- 2023(11181)
- 2022(9564)
- 2021(8857)
- 2020(7662)
- 2019(17921)
- 2018(17693)
- 2017(34146)
- 2016(18110)
- 2015(20722)
- 2014(20779)
- 2013(20374)
- 2012(18474)
- 2011(16447)
- 2010(16251)
- 2009(15134)
- 2008(14984)
- 2007(13170)
- 2006(10883)
- 2005(9575)
- 学科
- 济(79011)
- 经济(78936)
- 管理(56080)
- 业(54784)
- 企(46833)
- 企业(46833)
- 方法(41622)
- 数学(36490)
- 数学方法(36014)
- 财(20104)
- 农(19540)
- 中国(17957)
- 业经(16514)
- 学(15374)
- 贸(14575)
- 贸易(14574)
- 地方(14385)
- 易(14142)
- 理论(13701)
- 务(13254)
- 财务(13200)
- 财务管理(13170)
- 农业(12732)
- 企业财务(12477)
- 制(12397)
- 和(12359)
- 技术(11887)
- 环境(11025)
- 银(10752)
- 银行(10727)
- 机构
- 大学(262094)
- 学院(261899)
- 济(109189)
- 经济(107087)
- 管理(106875)
- 理学(93762)
- 理学院(92840)
- 管理学(91191)
- 管理学院(90705)
- 研究(79321)
- 中国(59569)
- 京(53000)
- 科学(48683)
- 财(48398)
- 农(40337)
- 财经(39805)
- 业大(38822)
- 所(38373)
- 中心(38300)
- 江(37084)
- 经(36163)
- 研究所(35165)
- 经济学(33971)
- 范(32926)
- 师范(32575)
- 北京(32332)
- 农业(32000)
- 经济学院(30866)
- 财经大学(29734)
- 州(29515)
- 基金
- 项目(181396)
- 科学(144317)
- 基金(133233)
- 研究(131610)
- 家(115134)
- 国家(114223)
- 科学基金(99853)
- 社会(84526)
- 社会科(80270)
- 社会科学(80248)
- 省(71761)
- 基金项目(70596)
- 自然(65410)
- 自然科(63968)
- 自然科学(63951)
- 自然科学基金(62821)
- 教育(62046)
- 划(60005)
- 资助(54544)
- 编号(53320)
- 成果(41797)
- 部(40695)
- 重点(40672)
- 创(38617)
- 发(38557)
- 创新(36113)
- 课题(35942)
- 科研(35534)
- 教育部(35407)
- 国家社会(34943)
共检索到360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杉
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协同思想上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价值性、异质性、延展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从供应链来说,核心能力是由不同的能力元有机联系而成的能力体系,所以,在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得到建立核心能力所需的要素后,如何将这些要素有效整合为核心能力,就成为关键问题。核心能力要素的整合,涉及供应链管理几乎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可以说,企业能力的整合与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问题是基本重合的,其实质都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 核心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金霞
有效的关系管理是复杂的协作关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关系管理的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主要包括组织间的目标一致、相互兼容、信任和承诺等。各要素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了解各要素与供应链协同的相关程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供应链协同进行管理。通过偏相关分析可知,各要素与供应链协同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信任与供应链协同有高度相关关系,承诺与供应链协同是中度相关关系,目标一致和相互兼容与供应链协同是弱相关关系。并对分析结果做了进一步理论论证。
关键词:
供应链协同 影响要素 偏相关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杉 高阳
供应链的成功运作,必须密切关注并理解相关的经济环境及影响其进化的组织,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对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协同反应,在商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实现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相互作用结果的高度整合,最终形成健全的商业生态系统,和系统内的成员共同进化。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合作 商业生态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随着供应链发展日益成熟,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如何在保障供应链高效运行的同时,提升其环境绩效,成为供应链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建立了物流企业供应链协同、动态能力、环境绩效和制度压力的实证模型,探究了四者之间的关系,旨在引导物流企业重视深化供应链协同战略。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协同对物流企业环境绩效存在正向作用,物流企业动态能力在二者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制度压力在供应链协同与物流企业环境绩效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胥秀文
受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进步的影响,电子商务在商贸领域日益普及,被不同行业的企业采用。当前市场竞争已经由企业和企业的竞争逐步转变为供应链和供应链的竞争,通过电子商务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升级,稳固优势地位,日益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鉴于此,本文通过建立电子商务能力、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绩效的关系模型,对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协同以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深入研究供应链协同对电子商务能力和供应链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波 何小松
供应链协同中存在着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能否设计出合适的协同激励机制。一般的激励机制大多是委托人所设计,因此他必然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系统帕累托最优并不是他考虑的问题,所以不一定能实现系统最优化。由于协同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涉及面广,委托代理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引入激励机制的环节众多,而一般的激励机制往往只着眼于解决某局部的激励问题。
关键词:
供应链协同激励机制 预算平衡 团队惩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久梅 康世瀛
运用粗集理论来约减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完成对供应链协同效果的综合评价。实例证明,应用粗集理论对供应链协同效果进行评价,不但能用更少的指标达到评价的目的,还可以排除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确定的影响,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 粗集理论 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陆杉 高阳 黄福华
供应链的协同合作问题,是供应链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问题之一。文章从关系理论角度分析"关系租"是构建供应链协同合作关系及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的来源,指出供应链要拥有关系专属资产,具有互补性的稀缺资源或能力,以及共同学习、知识交换和建立更有效的治理机制等。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合作 关系理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萍
本文利用协同管理理论,探讨了以超市为主导的安全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协同与管理。通过探索图,求解出了支配安全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序参量,分析了安全农产品供应链的控制模式,提出了安全农产品协同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质量安全 协同 控制 农产品供应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涛 李芳 俞青 张雨
为了使当前供应链协同管理货物流程面临的时间效率得以提高,提出了一种将网格技术和供应链协同管理相结合的货物流程触发时间求解方式。在该求解方式中,为获得供应链货物流程的触发时间值,利用基于时间Petri网的可达性分析算法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以在从订货、发货到收货的流程中,得到每个流程相对应的最早、最晚触发时间值,进而通过在网格环境下改善后的流程触发时间与相应的传统供应链流程触发时间值进行对比,明显的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提高了货物流程的时间效率,体现了将网格技术应用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建生 程国平
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分析和协同规模的确定是供应链战略协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协同的外在动因主要是为了应对竞争加剧和环境动态性强化的局面;其内在动因则多种多样,本文从组织结构、价值链、竞争优势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原因,并运用超组织理论,通过对买方、承运人、卖方和分销渠道的利润曲线的探讨,从博弈的观点分析了三种不同收益结构下的战略协同的规模,以求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供应链 博弈论 超组织理论 协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飞雁
竞争全球化和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已由相对静态的模式转换为动态的超竞争,而动态的竞争需要企业具有动态能力予以应对。当前,企业仅靠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来抢夺市场很难成功,企业开始逐步向外延伸自己的资源获取范围,企业有必要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来实现动态能力的提升。因此,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供应链协同创新与绩效实证分析,得到结论为:动态能力对于供应链绩效的作用是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表现出来的,即动态能力能够促进供应链协同创新,进而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提高整体的供应链绩效。
关键词:
动态能力 供应链绩效 协同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骏 申海 张栢铭
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零售企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消费者满意度和社会福利的提升。而对于零售企业而言,一个灵活、敏捷的供应链可以帮助其快速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基于此,本文以部分零售企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供应链视角下,其关系质量与协同能力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旨在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通过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质量、提高供应链协同能力的方式提高自身绩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雅琴 王花 贾志绚 袁媛
考虑供应链的实际情况,基于平衡记分卡,从业务协同指标、客户服务能力、财务指标、抗风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五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并将环保能力加入未来发展潜力指标中进行考核。以某大型连锁超市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对该超市所处的供应链进行协同绩效评价;最后,分析该超市的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并针对该超市协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霞 许雅雯 徐永锋
打造富有韧性的供应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数字化在提高组织应对环境冲击的韧性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供应链上企业间相互依赖,意味着企业数字化受到其所嵌入供应链网络中相依的其他组织数字化水平的影响,因此,只有链上企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才能有效发挥数字技术抵御外部冲击的效能。利用2011—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定量测度数字化协同和供应链韧性,基于资源依赖和社会网络理论,从资源和关系整合的角度探讨数字化协同影响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协同指数不断提升;数字化协同显著增强了供应链韧性;企业和行业特征的异质性比较表明,数字化协同对大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竞争度较低行业、资源和技术密集企业的供应链韧性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整合在数字化协同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关系整合的中介作用不明显。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收入较为稳定、企业对数字化战略认同度高和政府补助力度较大的情境下,数字化协同促进供应链韧性增强的作用得以更好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