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8)
2023(7749)
2022(6203)
2021(5514)
2020(4793)
2019(10454)
2018(10164)
2017(20050)
2016(10477)
2015(11720)
2014(11498)
2013(11616)
2012(10224)
2011(8713)
2010(9002)
2009(8674)
2008(8936)
2007(8068)
2006(7209)
2005(6823)
作者
(29219)
(24487)
(24354)
(22720)
(15687)
(11479)
(11037)
(9268)
(9110)
(8866)
(8212)
(8128)
(8025)
(7618)
(7579)
(7371)
(7356)
(7174)
(7042)
(6782)
(6005)
(5930)
(5896)
(5607)
(5535)
(5518)
(5392)
(5297)
(4809)
(4796)
学科
(77297)
(73048)
企业(73048)
管理(56648)
(53161)
经济(53097)
业经(25290)
(23682)
方法(23307)
(20746)
(17859)
财务(17843)
财务管理(17835)
企业财务(16859)
数学(15839)
数学方法(15765)
农业(15306)
技术(15284)
(12472)
(12151)
企业经济(11956)
(11461)
(11430)
贸易(11427)
(11198)
经营(11064)
(10640)
技术管理(10332)
理论(10309)
中国(9740)
机构
学院(160920)
大学(150203)
(74887)
经济(73836)
管理(72785)
理学(62595)
理学院(62188)
管理学(61690)
管理学院(61416)
研究(43173)
中国(38090)
(33966)
(30236)
(27696)
财经(26894)
(24984)
(24283)
科学(22923)
业大(22026)
农业(21876)
商学(21834)
商学院(21655)
经济管理(21335)
经济学(21296)
(20851)
中心(20455)
财经大学(19465)
(19366)
经济学院(19272)
北京(18387)
基金
项目(100130)
科学(82284)
研究(75943)
基金(75253)
(63275)
国家(62663)
科学基金(57464)
社会(51378)
社会科(48992)
社会科学(48979)
(40730)
基金项目(39353)
自然(36565)
自然科(35848)
自然科学(35843)
自然科学基金(35332)
教育(33008)
(31347)
资助(30482)
(30325)
编号(30021)
(25002)
创新(22313)
(22181)
(21827)
(21751)
成果(21345)
重点(21293)
国家社会(21283)
人文(20383)
期刊
(86916)
经济(86916)
研究(44759)
管理(33361)
(30836)
中国(27373)
(27316)
农业(19505)
业经(18824)
科学(18562)
技术(18097)
学报(15618)
(14745)
金融(14745)
财经(13799)
(13680)
经济研究(13591)
大学(13349)
学学(13053)
技术经济(12023)
(11998)
问题(11169)
财会(10428)
商业(10225)
世界(9983)
现代(9623)
(9085)
教育(8321)
会计(8221)
经济管理(8121)
共检索到239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勇兵  李辉  张晓倩  
量化评估供应链冲击的影响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利用中国对中间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一自然实验,运用交错型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供应链冲击对企业生产产品范围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未遭受供应链冲击的企业,遭受供应链冲击的企业会缩减生产产品范围,集中生产核心产品。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供应链冲击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成本加成下降,挤压了利润空间,企业被动放弃无法盈利的边缘产品,同时造成其产出规模和生产率降低。异质性分析发现,经营能力较强、融资依赖度较低、内部投入调整成本较低的企业更有能力抵御供应链风险,同时较强的出口市场竞争力和稳定的出口关系有助于企业应对供应链冲击。因此,我们需重视供应链冲击下企业内“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发挥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避免中间品锁定问题以应对供应链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刘珊珊   郑涵茜  
本文在Bernard多产品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综合研究了供应链冲击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国际供应链冲击降低了企业的核心产品出口比重,其抑制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企业、低经营管理效率企业以及低产业协同集聚地区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国际供应链冲击引致的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是决定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诱因,成本效应挤占了企业利润空间,使得企业集中于出口利润率高的核心产品,而创新效应使得原本利润率低的边缘产品出口增加,且创新效应对边缘产品出口的正向影响显著大于成本效应对核心产品出口的正向影响;此外,集中化配置供应链网络以及提高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均有助于缓解供应链冲击。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多产品出口企业应对供应链冲击的微观机制,为保障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继军  金梦圆  
本文基于2009~2016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增加和本地市场效应扩大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范围扩大,数字化转型对交易成本高的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变革,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进行研发创新,打造数字化终端体系,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源果  覃柏英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贸易额下降、短期还贷能力不足、资金缺乏、成本提升。企业为了应对疫情,利用供应链融资的形式获取资金,以渡过难关。在疫情冲击下,这种融资方式本身对出口企业也存在风险。本文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出口企业利用供应链融资面临的风险。以流通领域中的融资理论为基础,针对供应链融资中不同模式的风险,从政府、出口企业、金融机构三方面,提出对应策略,以保证出口企业降低融资风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战国   张彤  
面对环境规制、非洲猪瘟疫情与新冠疫情的三重叠加冲击,维护生猪供应链稳定运行、培育生猪供应链韧性是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引导养殖户衔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温氏立足“公司+农户”模式的存续与创新,实现了三重冲击下生猪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本文基于纵向时序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法,分析温氏生猪供应链的调整过程,揭示温氏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的形成机制,以及不同冲击发生期韧性策略间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温氏基于“准备、反应、恢复、适应”四个阶段,构建了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强化“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紧密性以提升供应链整合强度,是供应链延伸发展后经济产出提升的基础;多重冲击的叠加能够促进温氏生猪供应链双元性能力的形成,前一冲击发生期“适应阶段”的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在延续至下一冲击发生期的同时,也为下一冲击发生期“恢复阶段”韧性策略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特定制度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关键资源向生猪供应链韧性的转变,也会促进或阻碍供应链韧性对生猪供给分布与供给总量的作用过程。据此,本文提出缓解生猪供应链韧性重要约束,基于“公司+农户”模式继续推动生猪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战国   张彤  
面对环境规制、非洲猪瘟疫情与新冠疫情的三重叠加冲击,维护生猪供应链稳定运行、培育生猪供应链韧性是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引导养殖户衔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温氏立足“公司+农户”模式的存续与创新,实现了三重冲击下生猪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本文基于纵向时序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法,分析温氏生猪供应链的调整过程,揭示温氏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的形成机制,以及不同冲击发生期韧性策略间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温氏基于“准备、反应、恢复、适应”四个阶段,构建了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强化“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紧密性以提升供应链整合强度,是供应链延伸发展后经济产出提升的基础;多重冲击的叠加能够促进温氏生猪供应链双元性能力的形成,前一冲击发生期“适应阶段”的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在延续至下一冲击发生期的同时,也为下一冲击发生期“恢复阶段”韧性策略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特定制度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关键资源向生猪供应链韧性的转变,也会促进或阻碍供应链韧性对生猪供给分布与供给总量的作用过程。据此,本文提出缓解生猪供应链韧性重要约束,基于“公司+农户”模式继续推动生猪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刚   齐小雨  
再制造是循环经济的高级形式,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再制造环境绩效的实现有赖于供应链社会责任水平。随着VUCA时代的到来,突发事件频发,给再制造供应链带来极大挑战。突发事件冲击下如何保障再制造供应链绩效,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构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突发事件冲击下企业协同履责对再制造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以及突发事件冲击与供应链文化对企业协同履责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链式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协同履责对再制造供应链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突发事件冲击正向调节企业协同履责与再制造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第三,追求集体主义、关注长期规划、注重高权力对称性的供应链文化在企业协同履责与再制造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突发事件冲击调节企业协同履责与再制造供应链绩效关系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冲击,一方面,再制造供应链企业应认识到协同履责对供应链绩效的正面作用,在日常运营中主动践行协同履责,积极开展社会责任信息共享,并积极进行联合规划,建立激励联盟;另一方面,应主动调和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营造积极和谐的供应链文化氛围,构建高权力对称性、高集体主义、长期导向的供应链文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一直是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研究多产品企业选择产品范围时的资源配置问题。基于20002005年的海关和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市场份额的增加;进而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企业的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本文利用理论和实证验证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范围与市场份额和生产率的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一直是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研究多产品企业选择产品范围时的资源配置问题。基于2000~2005年的海关和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市场份额的增加;进而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企业的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本文利用理论和实证验证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范围与市场份额和生产率的关系,试图给政府宏观层面的贸易政策设计和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本文基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了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的分析框架,并使用2000-2006年的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及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内资源配置和产品范围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使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范围缩小且向生产核心产品集中;组织效率、资本密度及生产率高的企业受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产品范围缩小的影响较小;企业专业化于核心产品生产可以提升企业生产率,但适度的相关产品多元化也有益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在产品专业化和多元化策略之间进行权衡与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翀  郭烨华  张澜  任玥静  
2018年8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针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是否适用301条款和加征关税举行了一场听证会。文章首先梳理了出席听证会的350家企业是否认同301调查以及是否支持关税政策的意见和态度,并以此来衡量企业所在行业对中美供应链的依赖程度。其次,文章选取2018年9月24日中美双方同时对来自对方国家的清单商品加征关税这一事件,利用事件研究法估算贸易保护主义给中美不同行业上市公司带来的异质性冲击和市值损失。最后,文章选取2015~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更显著行业的上市公司是否更容易将负面冲击通过供应链向其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传导。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中美供应链依赖程度越大的企业在听证会上越倾向于反对加征关税和301调查,其所在行业中中美双方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会受到更显著的负面冲击。第二,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更显著的中国企业,不仅会减少给下游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还会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名誉  
当面临外部流动性冲击时,企业现金持有及动态调整会呈现哪些特征。借鉴最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及系统GMM估计方法,得出不同财务特征的企业在解释现金持有及动态调整速度与成本方面的差异。我们发现金融危机会显著增加公司调整持有现金的成本。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正常状况下,公司进行现金调整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与经营性现金流量,但在金融危机冲击时,中国上市公司对银行融资性资金来源的依赖更为明显,这与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相一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甄红线  梁超  史永东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宏观冲击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行为的影响。构建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模型表明,作为外生宏观冲击,信贷市场和权益市场的数量性和成本性指标的变动,对企业选择负债还是权益融资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的波动通过改变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环境和权益融资环境进而影响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这种影响对不同资产规模的企业存在差异。大企业的信贷获得能力强,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快,但对信贷成本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相反,小企业信贷获得的竞争力较弱,对成本指标的变动更为敏感。股权融资方面,权益市场扩张使得企业通过上市首发、增发、配股等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欣裕  孙浦阳  
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验证外需变化对企业工资的实际影响。本文构建包含外部市场需求冲击的理论框架诠释了企业外需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引发工资调整。接着,本文采用全球200个国家(地区) 3800种的HS6分位产品进口数据,匹配中国企业的出口信息,测算了每个企业基于目的国—产品的国际外需变化,结合2010—2013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库进行实证。结果发现:控制企业外部供给和内需冲击等因素后,外部需求冲击对我国企业工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0%的外需提高能使企业工资上调0. 173%;企业外部市场暴露加强了外需冲击对企业工资的作用;外资企业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企业、低技术行业内企业工资遇到外需冲击调整幅度较大。本文研究有助于从微观企业视角厘清国际外需变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逆全球化下保证劳动力收入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艳萍  倪得兵  唐小我  
供应链聚集可看作是多客户外包的自然结果。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在上游承包商有供给能力的前提下,下游两客户公司依次序做出将产品生产外包给上游承包商或者自己生产的决策。通过子博弈精炼均衡的分析,结果表明:当范围经济程度较小时,供应链聚集是不可能出现的;当范围经济达到一定程度时,供应链聚集将会出现;因此,范围经济可以用来解释供应链聚集这一经济现象。而当范围经济进一步增大超过另一个临界值时,不但供应链聚集会出现,而且供应链聚集下的产品市场价格要低于它们各自被独立生产时的产品市场价格,这又可以对"中国价格"的形成做出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