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9)
- 2023(16699)
- 2022(14384)
- 2021(13335)
- 2020(11339)
- 2019(25733)
- 2018(25323)
- 2017(49263)
- 2016(26834)
- 2015(29695)
- 2014(29440)
- 2013(29197)
- 2012(26412)
- 2011(23957)
- 2010(23790)
- 2009(22150)
- 2008(22037)
- 2007(19483)
- 2006(17138)
- 2005(15262)
- 学科
- 济(104481)
- 经济(104335)
- 管理(83236)
- 业(79431)
- 企(68000)
- 企业(68000)
- 方法(48435)
- 数学(41607)
- 数学方法(41193)
- 财(30320)
- 农(28099)
- 中国(26547)
- 制(24956)
- 业经(24661)
- 学(23739)
- 贸(21237)
- 贸易(21226)
- 易(20635)
- 务(19492)
- 财务(19414)
- 财务管理(19379)
- 地方(19357)
- 企业财务(18403)
- 农业(17853)
- 银(17481)
- 银行(17403)
- 体(17378)
- 融(16895)
- 金融(16892)
- 理论(16823)
- 机构
- 大学(387219)
- 学院(384781)
- 济(153317)
- 管理(152113)
- 经济(150084)
- 理学(132200)
- 理学院(130721)
- 研究(129817)
- 管理学(128550)
- 管理学院(127857)
- 中国(96190)
- 京(82027)
- 科学(81657)
- 财(72086)
- 农(69109)
- 所(66106)
- 业大(62046)
- 研究所(60322)
- 中心(57956)
- 财经(57844)
- 江(56075)
- 农业(54633)
- 经(52549)
- 北京(51407)
- 范(47727)
- 师范(47106)
- 院(46854)
- 经济学(46160)
- 州(44798)
- 财经大学(43153)
- 基金
- 项目(266328)
- 科学(208559)
- 基金(194573)
- 研究(187989)
- 家(172204)
- 国家(170852)
- 科学基金(145919)
- 社会(119352)
- 社会科(113247)
- 社会科学(113219)
- 省(103920)
- 基金项目(103619)
- 自然(97430)
- 自然科(95185)
- 自然科学(95159)
- 自然科学基金(93495)
- 划(87867)
- 教育(85416)
- 资助(80166)
- 编号(74536)
- 重点(59859)
- 成果(59514)
- 部(58326)
- 发(55733)
- 创(55515)
- 创新(51934)
- 科研(51480)
- 课题(51198)
- 计划(49695)
- 教育部(49627)
- 期刊
- 济(166157)
- 经济(166157)
- 研究(111184)
- 中国(70827)
- 学报(68502)
- 农(61983)
- 科学(60398)
- 管理(55982)
- 财(55794)
- 大学(51029)
- 学学(48610)
- 农业(41714)
- 教育(35770)
- 融(34232)
- 金融(34232)
- 技术(30456)
- 财经(28943)
- 业经(27970)
- 经济研究(26916)
- 经(24732)
- 问题(21950)
- 业(21672)
- 科技(19441)
- 版(19283)
- 理论(18726)
- 商业(17990)
- 业大(17936)
- 技术经济(17874)
- 实践(16908)
- 践(16908)
共检索到555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晶
虽然企业通过并购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但供应链中企业不同的主导权结构可能导致并购不能充分发挥其市场优势。本文基于两个差异化竞争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市场竞争和市场并购情形下,分别构建由各个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博弈模型,考察差异化竞争制造商的市场并购策略以及不同主导权结构对并购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情形下,处于供应链主导地位的成员企业总是能够通过实施高价策略获取更多利润;差异化竞争制造商的市场并购策略能够有效提升供应端企业的利润水平,但却也会导致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会受到双重边际效应的负影响,并使得产品总需求降低;制造商拥有主导权时具有更大的动机实施并购策略,而零售商处于主导地位则能缓解供应链上游垄断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市场并购 主导权结构 差异化竞争 定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兰天
研究了由两个品牌差异化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定价问题;考虑零售商向两个制造商分别订购一种替代产品,分别构建了由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两种权力结构模型,得到三种情形下的子博弈精炼均衡解;进而分析了权力结构、品牌差异化等因素对供应链均衡、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考察了两种权力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不同权力结构并不会对零售商最优定价决策造成影响;在制造商主导下,高(普通)品牌价值产品制造商利润份额高(低)于零售商主导下的值,零售商拥有主导权总是能为其带来更多的利润份额;从供应链系统和消费者剩余
关键词:
品牌差异化 权力结构 定价 消费者剩余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萌萌 闫秀霞 董友衡
为了定量研究生产成本扰动和不同权利结构下的供应链脆弱性,分别构建集中决策、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和直销供应链两种供应链博弈模型。采用使供应链最优决策保持不变的制造商生产成本扰动区间长度来衡量供应链脆弱性的大小,区间长度越大,供应链脆弱性越小。结果表明:1)对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而言,集中决策和制造商主导时的成本扰动区间长度相等,即脆弱性相同,且大于零售商主导时的脆弱性;2)对直销供应链而言,制造商主导时的成本扰动区间长度大于集中决策时的区间长度,即制造商主导时的供应链脆弱性小于集中决策时的脆弱性,而零售商主导时脆弱性的大小与参数β、k有关。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秦娟娟
笔者采用纳什博弈和斯坦伯格博弈结构,分别表述力量对等和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中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决策过程,分4种情形探讨了2个制造商在不同竞争策略下,供应链中成员的最优决策。从制造商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在不同力量结构的供应链中制造商的竞争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竞争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产品的差异性及生产成本的大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莺 李军
供应链联盟通过合作企业协调一致的行动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从而实现联盟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吸引企业组成供应链联盟的最大动因就是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供应链联盟持久存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考虑两竞争制造商通过共同零售商销售产品的两级供应链系统,文章分析了供应链成员各种可能的联盟形式,并采用Shapley值对联盟合作收益进行分配,在制造商同质的情况下,只有当两产品的需求替代率较低时,Shapley值对联盟才是稳定的。
关键词:
供应链 合作 Shapley值 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丽霞 徐琪 刘续
文章主要以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综述研究此情况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与协调问题。在多制造商竞争环境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如何选择契约实现各自的最大利润并使供应链系统达到协调,对协调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改进供应链绩效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供应链竞争研究、供应链契约研究以及供应链协调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发展。今后关于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及协调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根据实际问题,运用博弈论、最优化理论、系统仿真等理论方法,针对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和协
关键词:
多制造商竞争 供应链契约 供应链协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郑本荣 云方旭
基于当前大多数企业均将社会责任(coope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投入纳入到战略规划的背景,研究制造商CSR投入模式对供应链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影响。考虑3种投入模式:无制造商投入CSR(模型NN)、单个制造商投入CSR(模型NY)和制造商同时投入CSR(模型YY)。通过建立两制造商-单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模型,求解出均衡价格与利润。研究表明,制造商利润始终与价格敏感系数成反比,但仅在模型YY中零售商的利润与价格敏感系数成正比;在制造商双方均投入CSR时三方成员可实现利润最大化,且供应链决策效率达到最优。通过数值算例分析模型中部分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豫新 孙曰瑶
随着制造商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制造商通过与零售商进行广告合作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刺激消费者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较多关注由单一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合作广告的最优投入问题,尚未探索多个存在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合作广告的最优投入与分担比例问题。基于此,笔者构建了产品差异化竞争情形下由两个制造商与一个共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合作广告模型,使用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分析产品差异化程度对供应链合作广告中各方最优投入与分担比例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非合作博弈时,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的确会影响到零售商在不同产品销售中的广告投入水平,产品差异程度越大,零售商在边际利润高的产品的广告投入就越多;在Stackelberg博弈时,产品差异程度也是决定制造商与零售商双方是否进行广告合作的影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产品差异程度的增加,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广告情形会从"不合作状态"转换为"合作状态",并且在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广告合作时,制造商对合作广告的分担比例都随着产品差异程度的增加而提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志 李帮义 汪磊 唐娟
针对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构建高端制造商将再制造专利许可作为外部竞争要素情形的闭环供应链竞合决策模型,研究消费者异质需求下再制造专利许可对闭环供应链生产决策、利润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专利许可是高端制造商的有效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可提高高端制造商利润,降低低端制造商利润;再制造专利许可策略对环境并不总是有利的,但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支付意愿越强,其环境效益越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道平 李小燕 赵亮
在碳交易机制背景下考虑普通制造商和低碳制造商存在竞争的情形,分别构建集中和分散模式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对减排率以及产品销售价格进行求解。针对分散决策造成的供应链利润损失情况,采用Shapley值法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并给出契约协调机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Shapley值法的有效性,并对碳交易价格和消费者价格敏感性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Shapley值法的引入提高了供应链成员以及供应链的总利润,实现了供应链协调;碳交易机制的实施减少了碳排放总量,但较高的碳交易价格会降低供应链利润;消费者价格敏感性的增加使得普通制造商、低碳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降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文宾 陈祥东 达庆利 聂锐 陈伟达
主要运用博弈论方法探讨制造商竞争环境下的逆向供应链奖惩机制,建立了5个决策模型,分别是逆向供应链集中式决策、以逆向供应链和不回收再制造的制造商的总利润为目标决策、逆向供应链分散式决策、政府对制造商实施奖惩机制以及政府对回收商实施奖惩机制下逆向供应链的决策模型。研究表明:竞争对回收率提高有益,竞争越激烈回收率越高;积极回收再制造的制造商的新产品零售价较低,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奖惩制造商和奖惩回收商均能起到提高回收率的作用,奖惩力度越大,回收率越高,新产品零售价越低;奖惩制造商比奖惩回收商更能调动制造商和回收商的积极性;奖惩制造商时的回购价高于奖惩回收商时的回购价;在实施奖惩机制时,回收再制造的制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光华 金亮
为研究降低成本对质量差异化竞争制造商市场入侵的影响问题,建立消费者效用函数,构建在位制造商、入侵制造商以及零售商之间的多方博弈模型,进而分析在位制造商降低成本技术投资的价值,以及市场入侵、降低成本等对系统均衡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在位制造商降低成本不能阻止入侵制造商进入市场,但在位制造商仍会有动机通过技术投资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这能增大入侵制造商进入市场的难度,并提升其自身利润水平以及市场占有率;同时,降低成本会使两种产品的价格均降低,价格竞争加剧;不管在位制造商是否选择降低成本技术投资,市场入侵总是会使在位制造商选择低价策略,获得的利润减少,而零售商选择低价策略能获得更多利润;最后,降低成本和市场入侵均能激励更多支付意愿较低的消费者购买产品,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然而,购买高质量产品的消费者福利不一定更高,这取决于两种产品的质量差异化程度。
关键词:
成本降低 市场入侵 定价 消费者福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开权
在参考K-S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形提出了基于RAESC协调方式的利益分享、费用分担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可以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和优化,表现为整体利润的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提高等,这个模型也能说明再制造产品的差别定价机理,以及利润分享、费用负担的比例对于利润、废旧产品回收、消费者对于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影响等。
关键词:
RAESC 制造商主导 闭环供应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军飞 陈伟达 王文宾
研究竞争环境下制造商的研发策略以及该策略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建立由供应商、研发制造商和普通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别分析了集中式决策模型以及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研发制造商是否实施研发策略的两种情形,并探讨了研发策略对消费者剩余、环境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采用Shapley值法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实施研发策略不会改变核心零部件的采购价,但会降低普通制造商的产量,并提高研发制造商和供应链的总产量;实施研发策略可以引导企业采取较低的产品定价策略,提高供应商和研发制造商的利润,并降低普通制造商的利润,且能够提高消费者剩余;若环境影响降低系数大于某阈值,实施研发策略能够降低环境影响并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计国君 王东
文章研究两个竞争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共同面临成本信息不对称风险时的供应链决策问题。运用Stacke lb erg博弈理论,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拥有私人成本信息时,探讨供应链成员的三方博弈机制以及博弈结果对供应链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不谎报行为,无论是制造商还是零售商都会通过谎报策略获取更多利润,最终会实现三方都采取谎报行为的Nash均衡,但整个系统效率降低,而且当制造商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供应链成员会陷入囚徒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