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7)
2023(8095)
2022(6384)
2021(5794)
2020(4974)
2019(10770)
2018(10512)
2017(20302)
2016(10623)
2015(11628)
2014(11417)
2013(11598)
2012(10254)
2011(8830)
2010(9188)
2009(8939)
2008(9098)
2007(8364)
2006(7488)
2005(6947)
作者
(30278)
(25492)
(25408)
(23543)
(16265)
(11997)
(11350)
(9724)
(9401)
(9157)
(8648)
(8472)
(8347)
(8129)
(7658)
(7634)
(7517)
(7469)
(7322)
(7311)
(6406)
(6152)
(6096)
(5995)
(5862)
(5650)
(5601)
(5546)
(5100)
(4964)
学科
(75916)
(73203)
企业(73203)
管理(57135)
(53424)
经济(53362)
业经(26392)
方法(22646)
(20356)
(19972)
(17546)
财务(17529)
财务管理(17520)
企业财务(16577)
技术(16166)
农业(15347)
数学(13708)
数学方法(13636)
(12860)
(12201)
企业经济(12149)
理论(12079)
(11446)
经营(11432)
技术管理(11410)
(10395)
中国(9902)
经济理论(9477)
(9334)
决策(9096)
机构
学院(164976)
大学(154909)
管理(74835)
(69838)
经济(68716)
理学(64306)
理学院(63770)
管理学(63160)
管理学院(62858)
研究(44148)
中国(37164)
(33056)
(31571)
财经(26038)
(25935)
科学(25623)
(25175)
(23474)
商学(22333)
商学院(22129)
业大(21335)
(20961)
(20464)
中心(20347)
经济管理(20000)
农业(19668)
北京(19252)
经济学(19124)
财经大学(18763)
研究所(18508)
基金
项目(104031)
科学(85915)
基金(78239)
研究(77930)
(65886)
国家(65211)
科学基金(60233)
社会(52844)
社会科(50307)
社会科学(50296)
(43117)
基金项目(42156)
自然(38972)
自然科(38176)
自然科学(38168)
自然科学基金(37622)
教育(33894)
(33005)
资助(31227)
编号(30898)
(30034)
(25918)
(23096)
创新(23092)
成果(22311)
(22081)
重点(21907)
(21803)
国家社会(21725)
人文(20798)
期刊
(84648)
经济(84648)
研究(43497)
管理(33627)
(29498)
中国(28212)
(24608)
科学(20546)
业经(18342)
农业(17413)
技术(17083)
学报(16823)
大学(13889)
学学(13499)
财经(12911)
(12738)
金融(12738)
经济研究(12465)
(11757)
技术经济(11316)
(11249)
问题(10428)
商业(10327)
(10194)
财会(10163)
教育(9564)
现代(9372)
经济管理(8492)
世界(8160)
会计(7969)
共检索到243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岩  陈燕  
在汽车生产行业中,生产商是零部件供应商非常重要的知识源,生产商的知识不仅能够对供应商的创新活动产生立即促进作用,还能够通过延迟促进作用提升未来的创新成效。本文旨在讨论这种延迟促进作用的成因,即供应商以往运用生产商知识是通过怎样的中间环节促进其未来的创新?结合知识重组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的分析,找出两条延迟促进作用的通路:提升创造能力,培养对生产商知识的吸收能力。基于专利数据构建计量指标开展实证检验,验证了中间环节的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楠  周宗放  
构建了由一个上游企业与一个下游企业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实行持股战略。首先给出拉式契约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产量与价格决策,研究发现,上游企业在拉式契约下的最优产量与其对下游企业的持股比例无关——仍然低于集中化决策情形下的最优产量;然后设计了基于价格补贴策略的协调机制,并且指出下游企业可以通过该机制在供应链内部任意分配系统利润,进而使得上下游企业的期望利润均得以改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楠  周宗放  
构建了由一个上游企业与一个下游企业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实行持股战略。首先给出拉式契约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产量与价格决策,研究发现,上游企业在拉式契约下的最优产量与其对下游企业的持股比例无关——仍然低于集中化决策情形下的最优产量;然后设计了基于价格补贴策略的协调机制,并且指出下游企业可以通过该机制在供应链内部任意分配系统利润,进而使得上下游企业的期望利润均得以改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付红  李良强  
考虑由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的供货是不可靠的。假定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向上游企业投资提高其供货的可靠性。首先给出了批发价格契约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策略。分析发现:下游企业的投资虽然可以降低双重边际效应,但由于投资所导致的供应链系统利润增加的部分不能完全被下游企业拥有,下游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影响;随后,通过引入由收益分享策略和成本分担策略构成的组合策略设计了协调机制,并指出该协调机制能使上下游企业实现双赢。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付红  李良强  
在随机需求环境下,考虑由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构成的分散化供应链,其中下游企业较上游企业强势,并持有上游企业的股份。首先,通过构建并求解由下游企业的采购价格决策和上游企业的产量决策构成的博弈模型,得到了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分析发现,分散化供应链中的最优产量随着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但总是低于集中化供应链中的最优产量。然后,通过引入由价格补贴策略和收益分享策略构成的组合策略设计了协调机制,并指出所设计协调机制可使上下游企业实现双赢。最后,对下游企业的持股策略进行了讨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胜  
本文通过建立三阶段博弈模型,揭示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上游企业R&D投资的利益机制,阐明了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投资上游企业R&D将是双赢的策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欣然   陶锋  
当前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要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主体的溢出效应。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逐一匹配的供应链条和企业绿色技术与数字技术专利大数据,首次从产业关联的视角考察了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特别是当上游企业规模较大、具有国有性质、知识存量较为丰富,或其所在行业市场竞争度较高、需求量较大、污染密集度较高时,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绿色创新的牵引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上游企业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创新能力,进而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后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下,上游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质量提升;不仅对企业策略性创新产生“挤出效应”,而且对实质性创新产生“杠杆效应”;但在现有阶段,上游企业绿色创新主要还是集中在生产的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环节,还未深入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的源头预防阶段。文章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水军   李之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游供应链不仅需要专业高效,还应该稳定可控。本文基于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的上下游关联,研究下游外部需求扩张对中国企业上游供应链布局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当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面临下游外部需求扩张时,企业出于“稳链保供”的动机,会构建更为稳定的上游供应链,且主要表现为中间品进口来源地多元化策略。同时,外需扩张带来创新激励,并通过增加中间品进口产品种类缓解创新的技术约束和成本约束,即“以开放促创新”实现“扩链强链”。此外,当面临外需扩张时,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越高,创新激励越强,越倾向于“扩链强链”;而价值链位置越低的企业,“稳链保供”动机越强,且会通过国内价值链对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替代性进一步降低海外供应链风险。本文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上游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水平、实现价值链升级和完善国内价值链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茜   韦庆芳   蒲雨琦   蔡卫星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果在当前阶段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的独特场景,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首先,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底线估计大致相当于产业政策直接效应的40%左右,以往研究只关注直接效应而忽视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产业政策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其次,文章提出并识别了知识溢出效应和财务溢出效应两个潜在影响路径,进一步发现知识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大,而财务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大。再次,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供应商-下游企业地理距离较近、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地区制度质量较好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这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机制逻辑。最后,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促进下游企业创新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文章从供应链溢出效应视角进一步丰富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对更全面地评估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创新激励效果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余静文  李媛媛  李濛西  
以2007年中国《物权法》出台为背景,将应收账款纳入质押财产范围为切入点,从供应链上下游机制探究《物权法》出台对上游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物权法》的实施提高了应收账款的认可度与灵活性,并扩大了事后处置空间,从而增加了上游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好、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物权法》对上游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从企业所有制来看,《物权法》对国有制的上游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影响更大。而从供应链上下游机制识别《物权法》对企业商业信用影响,能够增加《物权法》效果的经验证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文清  
将供应链中节点企业间的合作程度视为取值范围为从0到1的连续变量,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建立了制造商与分销商的买卖-资本数学模型,然后从销售量、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可得利润以及分销渠道整体利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合作程度越强,产品的销售量就越多,并创造出更多的总渠道利润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乐群  赵曙明  
文章从人力资本团队对企业家能力强化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团队组织的形成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通过案例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团队形成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金波  
河南微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业人数增长迅速,而且在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有所提高,是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而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微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还存在企业数量过少、就业总人数不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较低、平均每户微型企业吸收就业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因此,河南有必要制定专门政策、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微型企业的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永焕  蔡抒玥  丛厚阳  
在对供应链上游整合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核心企业的视角提出了供应链上游整合的层次模型。分别从战略层、战术层和基础运作层三个层面,提出了核心企业实现供应链上游整合的相关机制,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贯穿其中,提出了供应链上游整合的新思路,深化了供应链整合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冕  赵玮  
企业文化和供应链管理都是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现代管理方式,二者的结合可以在整条供应链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本文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不同角度,就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对供应链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供应链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将正向影响企业的信任和奉献程度,进而影响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满意水平和供应链绩效,最终影响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链企业文化一致性对信任和满意程度的影响在制造商和供应商方面更明显,而信任和满意程度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则在销售商方面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