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2)
- 2023(9126)
- 2022(7569)
- 2021(7048)
- 2020(6147)
- 2019(13872)
- 2018(13940)
- 2017(27509)
- 2016(14687)
- 2015(16747)
- 2014(16625)
- 2013(16280)
- 2012(14354)
- 2011(12870)
- 2010(13288)
- 2009(12558)
- 2008(12395)
- 2007(11085)
- 2006(9870)
- 2005(8992)
- 学科
- 济(59885)
- 经济(59788)
- 管理(50643)
- 业(45578)
- 企(40054)
- 企业(40054)
- 方法(29677)
- 数学(25379)
- 数学方法(24833)
- 财(18809)
- 制(16084)
- 农(15301)
- 中国(14382)
- 业经(14245)
- 理论(11397)
- 务(10902)
- 体(10874)
- 财务(10845)
- 财务管理(10812)
- 企业财务(10213)
- 银(10072)
- 银行(10063)
- 学(10013)
- 贸(9765)
- 贸易(9755)
- 行(9580)
- 易(9522)
- 农业(9486)
- 划(9093)
- 融(9075)
- 机构
- 学院(210213)
- 大学(207957)
- 济(84523)
- 管理(84210)
- 经济(82677)
- 理学(72399)
- 理学院(71669)
- 管理学(70207)
- 管理学院(69798)
- 研究(64517)
- 中国(51207)
- 京(43384)
- 财(42797)
- 科学(38268)
- 财经(33041)
- 江(32245)
- 所(31155)
- 中心(30256)
- 经(29789)
- 农(28321)
- 研究所(27832)
- 业大(27813)
- 北京(27288)
- 范(26658)
- 师范(26415)
- 经济学(25747)
- 州(25385)
- 财经大学(24447)
- 院(23698)
- 经济学院(22968)
- 基金
- 项目(138750)
- 科学(110732)
- 基金(102301)
- 研究(101542)
- 家(88126)
- 国家(87475)
- 科学基金(76750)
- 社会(66090)
- 社会科(62850)
- 社会科学(62833)
- 省(54801)
- 基金项目(53479)
- 自然(49767)
- 自然科(48655)
- 自然科学(48644)
- 自然科学基金(47780)
- 教育(47711)
- 划(45130)
- 资助(43586)
- 编号(40613)
- 成果(32309)
- 重点(30718)
- 部(30655)
- 制(30564)
- 创(28927)
- 发(28891)
- 课题(28329)
- 国家社会(27383)
- 创新(27150)
- 教育部(26947)
共检索到312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雷 杨怀珍
选取供应链上游层面VMI模式为研究对象,考虑实施VMI后,订货主动权的转移导致订货策略的变化,以及制造商对各零部件需求速率的不同导致其对各零部件的订货周期也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建立经济效果模型,探讨上游层面VMI对供应链整体利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供应商与制造商在合作中经常出现的3种情境——平等、供应商占优、制造商占优,建立VMI模式下不同情境的利益分配机制。该机制最终可体现在供应商所售产品的重新定价上,此定价既能弥补供应商因管理制造商库存而增加的成本,又可使制造商的利润得到保障,达到共赢的目的,为上游层面VMI模式的顺利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怀珍 冯中伟 谢冬美
基于确定需求,以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为研究对象,考虑实施VMI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建立经济效果模型,然后根据Shapley值法的原理构建利益分配机制,并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由实施VMI带来的利润能够通过该机制在各参与成员间进行合理分配,能够解决由于承担过多库存成本造成供应商的利益损失以及实施VMI给TPL带来的利益损失等问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怀珍 李雷
假设外界需求确定,充分考虑实施VMI后,订货主动权的转移导致订货策略的变化,以及制造商对各零部件需求速率的不同导致订货周期也不一致的现象,建立供需方在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下的经济效果模型,得出VMI可使供应链上游层面整体受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区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合作中经常出现的3种情境——平等、供应商占优、制造商占优,利用Stackelberg博弈、纳什均衡等理论,构建上游层面VMI模式下各情境的利益分配机制,该机制最终体现在供应商所售产品的重新定价上,此定价既能弥补供应商因管理制造商库存而增加的成本,又可使制造商的利润得到保障,达到共赢的目标,同时,还可为如何在价格层面制定激励策略提供...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怀珍 冯中伟 霍玉龙 董迎
以基本的"收益共享契约"为基础,以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为对象,研究供应链上游段各成员企业的协调。由于基本的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对供应链进行有效协调,提出了基于风险共担的收益共享契约,但是该契约不能实现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收益的帕累托最优。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建立了基于不对称的Nash协商的风险共担型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克服了不能实现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缺点,还可以实现各参与企业的期望收益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怀珍 冯中伟 董迎
本文以"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为基础,研究如何对供应链上游段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进行协调。由于"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对协调供应链失效,风险共担型"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不能保证企业成员的期望收益实现Pareto最优,本文提出"基于不对称的NASH谈判的风险共担型‘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该契约能够同时保证VMI&TPL供应链整体的期望收益和各成员企业的期望收益实现Pareto最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雷 杨怀珍 谭阳波
实施VMI后如何分配利益直接关系到各参与者的积极性及VMI的实施效果,学术界长期立足于供应链下游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选取上游段VMI为研究对象,考虑实施VMI前后供应链参数的变化情况,建立经济效果模型,基于利益分享契约视角,利用Shapley值法构建上游段VMI的利益分配机制,并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制使得由于实施上游段VMI而产生的利益在各参与者之间合理的分配,解决了供应商由于承担过多库存成本而利益受损的问题,实现了共赢。在实际操作中,该机制可通过各参与者在实施上游段VMI前共同制定利益分享契约而实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红 刘伟
企业的竞争地位决定合作模式,而合作模式又决定了合作利益形成机制及利益分配方式。文章研究了医药供应链中一合作方向另一方参股的医药合资合作模式,建立了基于利润分配因子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并对合作因子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合资合作后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且有动力降低对方的变动成本,合作关系更为稳固。研究结论对医药企业间合资合作关系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供应链合作 合作利益分配 讨价还价博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琨 刘金虎
针对北京现代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零部件物流,提出应用VMI-TPL集成模式降低供应链整体物流成本的方案。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构建实施VMI-TPL集成模式前后,参与供应链各方的物流成本模型,进而得出供应链物流总成本变化模型。通过对实际影响因素的筛选,设定关键参数构建模型,通过定量计算验证了实施VMI-TPL集成模式可使供应链整体物流成本降低的结论。利用ShaPLey值法建立了参与供应链各方的利益分配模型,得出各方都相对满意的分配方案,为VMI-TPL集成模式的实行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雷 杨怀珍
选取上游层面VMI模式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考虑实施上游层面VMI模式后,订货(配送)主动权的转移导致订货(配送)策略的不同,以及制造商对各零部件需求速率的不同导致其对各零部件的订货周期也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实施上游层面VMI模式前后各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探讨实施VMI且制造商销售价格不变时,各供应商是否存在合理的销售价格涨幅区间,该区间的价格既能弥补供应商因管理制造商零部件库存多消耗的成本,也能使各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实现共赢,为各企业更加长久的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供应链 共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业付
考虑农产品供应链中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文章提出需要综合考虑风险因素、合作意愿与质量投入等因素,引入综合修正因子,建立了改进Shapley值法的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数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Shapley值模型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利益公平分配,最大限度保障了农户利益,有助于维持供应链合作联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最后,从农户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燕
首先就物流供应链联盟的特征和利益分配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接着描述了物流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问题并做出了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是进行利益分配博弈模型构建的基础,最后运用标准贝叶斯博弈模型和纳什均衡模型具体分析了联盟中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采取了模型定量推理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双方之间如何博弈才能实现整个联盟利益的最大化问题。
关键词:
物流 供应链联盟 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怀珍 霍玉龙 李雷
选取由1个制造商、n个供应商和n个第三方物流(TPL)组成的供应链上游段为研究对象,立足收益共享契约的视角,构建了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网络分析法(ANP)将投资额比重、风险分摊比重以及合作性等对供应链成员收益存在影响的因素引入其中,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改进。算例分析表明,基于ANP方法改进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保证由于实施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所带来利润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合理流动,实现各方共赢。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怀珍 霍玉龙 李雷
选取由1个制造商、n个供应商和n个第三方物流(TPL)组成的供应链上游段为研究对象,立足收益共享契约的视角,构建了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网络分析法(ANP)将投资额比重、风险分摊比重以及合作性等对供应链成员收益存在影响的因素引入其中,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改进。算例分析表明,基于ANP方法改进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保证由于实施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所带来利润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合理流动,实现各方共赢。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怀珍 霍玉龙 董迎 冯中伟
当需求随机时,通过比较包含一个制造商与多个供应商的上游段实施VMI前后的收益,首先建立Stackelberg博弈的价格补贴模型,但是该模型中,制造商自身的最大收益与供应链整体最大收益存在矛盾,于是提出基于Nash谈判的收益共享契约,可使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但是当某些成员的谈判实力较弱时,收益却不如价格补贴下的收益。于是以价格补贴下的收益为起点,对供应链的最优收益进行Nash谈判。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价格补贴或者基于Nash谈判的收益共享契约相比,以价格补贴模型下各方收益为起点进行的Nash谈判不仅使供应链整体期望收益最大,供应链各成员的收益也获得了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婷
针对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的现实缺陷,结合农产品供应链运行面临的潜在风险,本文首先将风险细分为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合作风险、技术风险和组织风险五个关键指标;继而提出了将考虑风险修正因子的Shapley值法作为优化后的分配机制;最后将和谐度作为分配机制更为公平、公正和合理的检验指标,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分配机制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