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1)
- 2023(15850)
- 2022(13241)
- 2021(12390)
- 2020(10587)
- 2019(24223)
- 2018(23868)
- 2017(46082)
- 2016(24579)
- 2015(27510)
- 2014(26913)
- 2013(26583)
- 2012(23613)
- 2011(20637)
- 2010(20746)
- 2009(19670)
- 2008(19903)
- 2007(17849)
- 2006(15622)
- 2005(14231)
- 学科
- 业(108246)
- 济(102886)
- 经济(102740)
- 管理(102245)
- 企(100150)
- 企业(100150)
- 方法(50099)
- 数学(40605)
- 财(40594)
- 数学方法(40197)
- 业经(32898)
- 务(30520)
- 财务(30460)
- 农(30439)
- 财务管理(30409)
- 企业财务(29036)
- 制(26303)
- 中国(22897)
- 农业(21212)
- 技术(20136)
- 体(19129)
- 划(18924)
- 理论(18141)
- 策(18067)
- 和(18033)
- 贸(17378)
- 贸易(17369)
- 易(16918)
- 体制(16563)
- 银(16452)
- 机构
- 学院(345648)
- 大学(341656)
- 管理(148743)
- 济(146123)
- 经济(143309)
- 理学(127300)
- 理学院(126164)
- 管理学(124490)
- 管理学院(123801)
- 研究(99079)
- 中国(83248)
- 财(75640)
- 京(69627)
- 财经(59038)
- 科学(54865)
- 经(53752)
- 江(52402)
- 农(48570)
- 中心(48426)
- 所(46672)
- 业大(45104)
- 经济学(44046)
- 财经大学(43928)
- 北京(42914)
- 商学(41538)
- 州(41305)
- 商学院(41161)
- 研究所(41104)
- 经济学院(39744)
- 经济管理(38392)
- 基金
- 项目(224501)
- 科学(181453)
- 基金(168076)
- 研究(167927)
- 家(142701)
- 国家(141439)
- 科学基金(126754)
- 社会(110363)
- 社会科(104834)
- 社会科学(104810)
- 基金项目(88760)
- 省(86653)
- 自然(81782)
- 自然科(80018)
- 自然科学(80001)
- 自然科学基金(78668)
- 教育(77571)
- 划(71414)
- 资助(68342)
- 编号(67580)
- 成果(53311)
- 部(51047)
- 创(49908)
- 重点(48819)
- 制(47455)
- 国家社会(45888)
- 创新(45842)
- 发(45806)
- 教育部(45392)
- 人文(45091)
- 期刊
- 济(163635)
- 经济(163635)
- 研究(98526)
- 财(67143)
- 中国(65139)
- 管理(63457)
- 农(44362)
- 科学(42985)
- 学报(41743)
- 融(35572)
- 金融(35572)
- 大学(34695)
- 技术(33203)
- 学学(32937)
- 财经(30521)
- 农业(30110)
- 教育(28828)
- 业经(28518)
- 经(26114)
- 经济研究(24921)
- 财会(21103)
- 问题(20706)
- 业(19889)
- 技术经济(18974)
- 会计(18610)
- 现代(17331)
- 商业(17032)
- 理论(16555)
- 贸(15754)
- 世界(15710)
共检索到516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爱东 辛甜 原培毓
企业外部平台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部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采购模式以及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此,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供应商集中度、供应商稳定度、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融资四个维度实证研究了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供应商稳定度与企业价值间呈正相关关系,以上两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显著;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融资的程度越大,企业价值越大;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融资方式以提升企业价值的效应更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刘志远
供应链竞争环境下,供应商—客户关系是把"双刃剑",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的理财政策加以应对。本文基于买方的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了供应商关系对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供应商关系紧密程度的增加,企业将持有较多的现金,且主要基于关系承诺动机,而非预防动机。相比市场地位较高企业和政府控股企业,供应商关系更能激发市场地位较低企业和非政府控股企业的关系承诺动机进而使其持有更多的现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云 鲍群
以2008-201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4994个面板数据为样本,结合产权性质、规模因素考察了供应商与客户关系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越高,供应商更倾向于持有更多现金以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并防范客户流失风险;非国有公司由于抗风险能力更弱,其持有现金的预防性和承诺性动机更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规模越小的非国有企业,其客户集中度与现金持有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越强。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立生 葛睿
本文基于企业现金流视角,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持续性、稳定性和结构的合理性三个方面出发,以2010-2014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被ST的42家公司和与ST公司资产规模相近且行业相同的42家非ST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对公司信用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充足性、稳定性和结构的合理性都与其信用状况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信用 经营活动现金流 制造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瑞君 程玲莎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套期保值数据,实证研究了管理者薪酬激励对上市公司套期保值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薪酬激励使得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越接近,管理者会更大程度地使用衍生金融工具降低摩擦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套期保值越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反之,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更可能是规避个人薪酬风险,套期保值越可能降低企业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恰当地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重要条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振华 王皓
目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针对经济领域的改革举措正在大力开展。基于此,企业价值的可持续良性评价和对社会贡献度的评价,越来越引起关注。一些企业虽然可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财富价值,但是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公益福祉的忽视、对公众诉求的冷漠等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质疑,企业创造价值的社会贡献因素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因此,本文将从社会贡献的视角研究企业价值,聚焦企业价值中的社会贡献动因,通过企业社会贡献这一特殊视角研究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振华 王皓
目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针对经济领域的改革举措正在大力开展。基于此,企业价值的可持续良性评价和对社会贡献度的评价,越来越引起关注。一些企业虽然可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财富价值,但是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公益福祉的忽视、对公众诉求的冷漠等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质疑,企业创造价值的社会贡献因素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因此,本文将从社会贡献的视角研究企业价值,聚焦企业价值中的社会贡献动因,通过企业社会贡献这一特殊视角研究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佳 张建平
本文基于RKRV(2005)模型,将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纳入分析框架,利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4年的数据,研究样本公司股价高估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股权被高估的企业会同时采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但利用时间以及手段不同。在高估前期,企业管理层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来调增利润,但因其回转特点,在高估后期其显著的正相关性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而在股价高估期间,企业会一直采用销售、费用和生产操控这三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来调减利润,说明股价被高估的企业与应计相比更倾向于真实活动操控盈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海云
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股权结构与R&D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有利于R&D投入,而且一定的股权制衡很有必要,一股独大不利于R&D投入;非机构企业法人大股东与R&D投入显著正相关;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不符合短视投资者假定;国有控股不利于R&D投入;个人大股东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素英 于敏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视角,探讨了OPM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通过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统计推断方法估计出现金周转期的门限值,以此作为是否实施OPM战略的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OPM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实施OPM战略、缩短生产和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都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和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但是否实施OPM战略和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的交互项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是实施OPM战略的企业,其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和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德云 陆军 孙丽华
本文选取2012年制造业2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有股比例与企业业绩负相关;流通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企业业绩正相关;股权制衡有利于提高企业业绩。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企业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圣 潘欣远
选取沪深两市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04—2007年、2009—2016年的数据,将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以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数量代替,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对债务融资成本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颁布实施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债务融资成本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上市公司与债权人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债务成本 上市公司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庆恺 杨蕙馨 付凡
绿色创新是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为考察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首先从绿色创新意愿、绿色创新能力两视角切入,理论分析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其次,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11—2020年各地区两业融合水平,并将其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两者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两业融合水平整体偏低,增速平缓,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二,两业融合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后依旧成立。第三,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多种异质性。在绿色创新异质性方面,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企业异质性方面,两业融合对非重污染行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南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四,提高技术整合能力、缓解融资约束是两业融合促进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两条主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两业融合类型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先进制造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最佳,但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融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持续提升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敖慧 郭彩虹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结合功效系数法和熵值法,以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为基础构建内控质量指数,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控质量指数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度量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五大指标中,合法合规性和报告质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三个指标即资产安全性、经营质量、发展能力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敖慧 郭彩虹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结合功效系数法和熵值法,以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为基础构建内控质量指数,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控质量指数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度量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五大指标中,合法合规性和报告质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三个指标即资产安全性、经营质量、发展能力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造业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与市场波动影响分析——基于A股市场面板数据
现金持有市场竞争效应的“供应商关系渠道”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环境信息披露、管理层权力与企业风险——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企业加成率: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A股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成长性关系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化转型与企业绩效——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TMT内部薪酬差距、投资行为和企业绩效——来自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
制度环境、供应商关系与现金持有市场竞争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论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制约瓶颈及其解决路径——基于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
产权性质、管理者能力与品牌价值——基于2009~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