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2)
- 2023(6814)
- 2022(5801)
- 2021(5770)
- 2020(4606)
- 2019(10749)
- 2018(11002)
- 2017(18897)
- 2016(11707)
- 2015(13316)
- 2014(14105)
- 2013(12968)
- 2012(12134)
- 2011(11136)
- 2010(11560)
- 2009(10254)
- 2008(10508)
- 2007(9884)
- 2006(8865)
- 2005(7832)
- 学科
- 济(35785)
- 经济(35636)
- 管理(26122)
- 业(23227)
- 教育(21811)
- 企(21509)
- 企业(21509)
- 中国(17527)
- 方法(16211)
- 理论(15316)
- 学(11933)
- 农(11097)
- 业经(10608)
- 数学(10510)
- 数学方法(10293)
- 财(9750)
- 和(9489)
- 教学(9059)
- 地方(7864)
- 制(7451)
- 农业(6996)
- 发(6634)
- 技术(5926)
- 研究(5922)
- 策(5852)
- 经济理论(5852)
- 贸(5838)
- 贸易(5834)
- 发展(5655)
- 务(5654)
- 机构
- 大学(161450)
- 学院(157480)
- 研究(56105)
- 管理(49995)
- 济(48292)
- 经济(46723)
- 理学(42358)
- 理学院(41600)
- 管理学(40417)
- 管理学院(40092)
- 京(36327)
- 中国(35776)
- 范(34722)
- 科学(34590)
- 师范(34526)
- 教育(33431)
- 所(28735)
- 师范大学(28163)
- 江(27475)
- 财(25895)
- 研究所(25785)
- 北京(23908)
- 中心(23899)
- 农(22502)
- 州(22067)
- 技术(21543)
- 业大(20058)
- 财经(20049)
- 院(19964)
- 职业(19855)
- 基金
- 项目(95194)
- 研究(78675)
- 科学(75300)
- 基金(63663)
- 家(54247)
- 国家(53500)
- 社会(47157)
- 教育(45575)
- 科学基金(44394)
- 社会科(42987)
- 社会科学(42969)
- 省(39012)
- 编号(36310)
- 划(34876)
- 成果(34286)
- 基金项目(32950)
- 课题(28775)
- 自然(26434)
- 自然科(25791)
- 自然科学(25782)
- 自然科学基金(25335)
- 资助(25258)
- 年(24826)
- 重点(23195)
- 部(22537)
- 规划(21774)
- 项目编号(21737)
- 性(21349)
- 发(21124)
- 教育部(20071)
共检索到255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筑慧
20世纪50年代以前,侗族地区的教育往往以传统的方式呈现,社会成员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润之时,也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80年代后,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以及工业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教育日益式微,其传统教育方式渐渐失去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随之也日益衰退。
关键词:
侗族 民族教育 文化传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思维习惯,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延续不断的思想意识表现。民族语言既能反映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又能规范本民族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对现象的解释方法。本文从外语教育的视角,论述外语教育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展示外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
外语 教育 民族 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娟 鲜耀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加拿大奉行的国家理念和基本国策,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明特征。本文从文化传承教育的视角,通过对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双语教育模式的特点比较,进一步阐述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加拿大 双语教育 文化传承 比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普丽春 赵伦娜 董雅婷
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同其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一样,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所共同面临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育人类学视角,调查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现状,研究其文化表现个性,分析其文化传承特点,归纳其艺术流行规律,对于有效实现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文化强国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段会冬
为了能够登上民族文化传承的大舞台以赢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强调文化事象族属以及历史的悠久进而凸显传承某个民族文化意义的"传统主义"价值观念成为民族文化传承领域常见的舞台政治学。然而,黎族织锦技艺和黎族民歌艺术的传承过程表明,在文化事象的族属模糊以及历史也并不悠久的情形下,民族文化依然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任何民族文化传统都是历史的产物,超越"传统主义"的局限必须学会谨慎地开发民族文化,将学会"制造"历史视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传统主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福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面临困境,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不同程度开展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也面临不少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群众要求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呼声和愿望日趋强烈。学校教育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在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大有可为,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必须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文静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依赖于教育,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要树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培养师资队伍和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与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怀银 张宏波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概念 内涵 外延 特征 功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萌
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该研究可以为传承保护和开发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跨境国际化文化合作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对于国家周边地区的稳定发展和国家文化边疆建设,以及邻国间的睦邻友好均有重要意义。从学术价值看则可以创拓出跨境民族文化学,进而开拓出跨境民族学学科。
关键词:
东北跨境民族 文化传承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骏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两会"上明确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并把这项工作界定为"固本工程"。通过对所有学段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确保中华民族的根基永不动摇,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民族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伟大贡献,但未能避免消失于人类历史进程之中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人口 双重职能 中国民族 学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沫
对2008年至2017年国内学术界有关教育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状况进行反思性回顾,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在10年间明显扩展,研究成果有所增加,但仍存在理论针对性综合性不足、研究方法重思辨轻实证、数据支撑力偏弱、对决策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未来要以民族地区学校的语言传承、知识传承、文艺传承为重点,统筹开展基础理论研究、问题诊断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全面揭示学校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上的作用、功能及限度,并为改进学校文化传承活动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 述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光焘
2007年6月9日—11日,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召开了‘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本刊以特稿形式刊出两位部长和一位外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本刊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宏 王德清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陷入现代性危机的境域,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本研究构建了学校教育活动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联动共生机制,以链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生态链出现的断裂,从而实现两者间和谐互动、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于厚海
民国初期的图书馆社会教育,是在清末新政时期以"开民智"为主旨而建立的公共图书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国政府对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性质和地位等进行了制度上的规范。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向民众提供图书的阅读服务,因此,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过程也是推行社会阅读的过程。如果以社会阅读的视角去加以审视,民初的图书馆社会教育不仅推动了社会阅读生态的重要嬗变,而且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现代阅读理念。
关键词:
民国 图书馆 社会教育 社会阅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