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0)
2023(6582)
2022(5658)
2021(5380)
2020(4656)
2019(10977)
2018(10596)
2017(20688)
2016(11073)
2015(11940)
2014(11779)
2013(11851)
2012(10652)
2011(9209)
2010(9126)
2009(8588)
2008(9123)
2007(7783)
2006(6613)
2005(5943)
作者
(30570)
(25528)
(25078)
(24299)
(16435)
(12438)
(11575)
(9808)
(9784)
(9437)
(8648)
(8614)
(8320)
(8127)
(7933)
(7701)
(7663)
(7478)
(7464)
(7261)
(6490)
(6326)
(6311)
(5865)
(5825)
(5707)
(5673)
(5647)
(5107)
(5103)
学科
(39347)
经济(39306)
管理(32475)
(30780)
(26365)
企业(26365)
方法(16720)
(16016)
数学(14370)
数学方法(14165)
(12575)
财务(12559)
财务管理(12534)
企业财务(11433)
(10161)
(9838)
中国(9354)
地方(8885)
(8397)
业经(7691)
(7414)
银行(7394)
(6808)
金融(6807)
理论(6621)
(6582)
农业(6565)
(6560)
贸易(6553)
(6316)
机构
学院(144097)
大学(143834)
(54798)
经济(53384)
管理(52385)
研究(48572)
理学(44625)
理学院(44041)
管理学(43141)
管理学院(42846)
中国(38897)
(32190)
(31229)
科学(30868)
(25879)
(25314)
财经(24015)
(23155)
中心(23145)
研究所(22290)
业大(22119)
(21515)
农业(20375)
北京(19279)
(18465)
(18177)
师范(17964)
(17902)
财经大学(17630)
(16587)
基金
项目(95695)
科学(74261)
基金(69406)
研究(67528)
(61625)
国家(61112)
科学基金(52076)
社会(41644)
社会科(39464)
社会科学(39452)
(37589)
基金项目(36841)
自然(35422)
自然科(34587)
自然科学(34571)
自然科学基金(33973)
(31744)
教育(30720)
资助(28722)
编号(26606)
成果(22093)
重点(21908)
(20730)
(19849)
(19682)
(19470)
课题(18874)
科研(18866)
创新(18273)
计划(18081)
期刊
(59987)
经济(59987)
研究(42971)
(32493)
中国(31414)
学报(25264)
(22431)
科学(21477)
大学(18804)
管理(18301)
学学(17672)
农业(14806)
会计(14786)
(14696)
金融(14696)
教育(13451)
财会(12461)
财经(11748)
技术(11162)
(10006)
经济研究(9936)
(9006)
(8563)
业经(8526)
通讯(8217)
会通(8191)
问题(7843)
(7163)
(6486)
资源(6426)
共检索到222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新媛  
本文依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完善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就目前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通过案例进行解析,以期为相关纳税人的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谷音  
财税【2018】54号文在财税【2014】75号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了允许一次性扣除固定资产的条件限制,同时加大了优惠力度,增加企业当期现金流,又不影响企业净利润。因此,企业应根据新规的适用条件,尽可能利用新规帮助企业延期纳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快固定资产更新换代,促进经济转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亮峰  
一、我国一次折旧法的最初应用及演变《财政部关于印发〈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3]29号)中第五项规定: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的单台设备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和试验装置可一次或分次列入管理费用,其中达到国家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企业购置的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单台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和试验装置,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借记"固定资产"、"待摊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邵瑞庆  杨文超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关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会计处理的规定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作为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发生时,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不再采用预提或侍摊的方式核算;二是由于修理费用计入发生当期的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成本中不再包含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这一内容。其中关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不再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式核算可以使会计信息更为谨慎,有利于防止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但不再考虑固定资产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欧阳小明  章美菊  
弃置费用是指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当承担的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文章通过分析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探讨新会计准则中弃置费用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政策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佳瑄  
一、固定资产修理费会计处理规定(一)固定资产修理费会计处理在旧会计准则中的规定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修理等维护性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按照受益期间,通过"预提费用"或"待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瑞  江书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多数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只考虑当前的成本和利润,忽视了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的损害,进而导致了当前环境条件的恶化。我国对特殊行业的特殊固定资产,引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丁红燕  
固定资产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其核算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后来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它们对规范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于是财政部陆续发布的《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二)》)、《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三)》)及《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问题解答(四)》)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文芳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简称租赁准则)规定,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有可能不转移。租赁准则还规定了融资租赁中承租人会计处理原则:(1)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二者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2)租赁期内,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来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同时将初始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蔚蔚  任亚男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新政的公布和实施给2014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等带来很大变化,同时加大了企业的税会差异。本文就执行加速折旧新政引起的税会差异以及相关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丁丽琼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但对其账务处理时准则并未做出相应规定,在实际工作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对彭新媛同志《例解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一文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以期为所得税纳税人的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留根  
一、固定资产购置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英  
企业营建或购买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营、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需要经常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和改良。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改建和扩建等都属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可确认为固定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秦文娇  杨婧涵  
1.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和判断方法一要明确"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二要明确"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即资产只有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2.关于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露  
《财会月刊》2012年10月(中)刊登了笔者的《固定资产典当业务会计处理探讨》一文(简称"原文"),原文在探讨固定资产绝当业务时,根据当物估价金额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①当物估价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发生绝当业务时,首先转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同时冲销典当借款本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待典当行拍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