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93)
- 2023(19532)
- 2022(16277)
- 2021(15194)
- 2020(12678)
- 2019(28876)
- 2018(28679)
- 2017(55405)
- 2016(29936)
- 2015(33796)
- 2014(33973)
- 2013(33759)
- 2012(31088)
- 2011(27860)
- 2010(28516)
- 2009(26518)
- 2008(26265)
- 2007(23676)
- 2006(21138)
- 2005(19035)
- 学科
- 济(132335)
- 经济(132187)
- 业(109845)
- 管理(96398)
- 企(90244)
- 企业(90244)
- 方法(55622)
- 农(50383)
- 数学(45408)
- 数学方法(44714)
- 财(42416)
- 业经(37877)
- 中国(36975)
- 农业(33716)
- 地方(30672)
- 制(26976)
- 务(25175)
- 财务(25091)
- 财务管理(25028)
- 学(23810)
- 技术(23719)
- 企业财务(23708)
- 理论(23164)
- 贸(22129)
- 贸易(22112)
- 和(21846)
- 易(21444)
- 策(20902)
- 银(19864)
- 银行(19823)
- 机构
- 学院(432721)
- 大学(427458)
- 济(178900)
- 经济(175188)
- 管理(174851)
- 理学(150164)
- 理学院(148624)
- 管理学(146138)
- 管理学院(145358)
- 研究(142637)
- 中国(111179)
- 京(91889)
- 财(86844)
- 科学(86294)
- 农(78409)
- 所(71649)
- 江(66819)
- 财经(65772)
- 中心(65562)
- 业大(65461)
- 研究所(64227)
- 农业(59989)
- 经(59548)
- 北京(58256)
- 范(55267)
- 师范(54797)
- 州(53420)
- 经济学(52447)
- 院(51283)
- 财经大学(48074)
- 基金
- 项目(284571)
- 科学(225000)
- 研究(211859)
- 基金(205733)
- 家(177468)
- 国家(175862)
- 科学基金(152699)
- 社会(134573)
- 社会科(127406)
- 社会科学(127372)
- 省(113212)
- 基金项目(108526)
- 自然(97661)
- 教育(96259)
- 自然科(95431)
- 自然科学(95411)
- 自然科学基金(93703)
- 划(92938)
- 编号(87854)
- 资助(84845)
- 成果(70666)
- 发(63905)
- 重点(62952)
- 部(62389)
- 创(60672)
- 课题(59889)
- 创新(56088)
- 国家社会(54997)
- 教育部(53613)
- 科研(53514)
- 期刊
- 济(208697)
- 经济(208697)
- 研究(130100)
- 中国(90322)
- 农(76453)
- 财(70508)
- 管理(67670)
- 学报(63305)
- 科学(60673)
- 农业(51680)
- 大学(49530)
- 教育(47494)
- 学学(46871)
- 融(41489)
- 金融(41489)
- 技术(40532)
- 业经(38817)
- 财经(32276)
- 经济研究(31496)
- 经(27726)
- 问题(27422)
- 业(27089)
- 技术经济(23738)
- 科技(20655)
- 版(20636)
- 现代(20572)
- 商业(20308)
- 统计(20188)
- 图书(20133)
- 理论(19535)
共检索到660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福贵 李忠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业投入明显增加。研究和建立新的农业投入机制,是增加农业投入用好农业资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就使用财政贴息资金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问题作以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茆英娥
当前政府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是通过增加投资来拉动消费和出口,从而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但在国家财力偏紧,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可用于投资的财政资金极为有限,传统的财政投资机制作用较弱。因此,重新探讨启用新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投入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财政贴息贷款投资机制的效用、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选择作一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福建省财政厅课题组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拓展台湾金融资本进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渠道和形式,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合作迈出实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茆英娥
针对财政贴息实际操作中支出效益不佳、作用效果达不到预定目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在保证贴息的政策前提下,应坚持按效益选项;根据贴息融资支出乘数对经济的影响,合理确定不同经济阶段下的贴息规模;突出重点,消除所有制歧视,并建立完善的贴息监管体系。
关键词:
财政贴息 效益 监管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英
关于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政策的探讨赵秀英财政贴息,指的是国家财政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对有关经营单位或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或者政策性贷款所给予的利息支出补贴。它是财政补贴的一种重要形式。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指的是国家财政根据党和政府的农业发展政策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若然 李晓霞 赵宏远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对于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保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作用。我国PPP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财政政策是政府支持PPP模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政府承担过多支出责任等问题,应从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完善PPP基金运行机制、统筹各类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政策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杜彦卿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从财政支农角度来看,促进农业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茂胜
一、现代农业深刻内涵和发展新趋势(一)现代农业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对现代农业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各国专家站在不同角度,从不同地域特征对现代农业的概念进行阐述。尽管表述上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内涵是相同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熊冬洋
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增产并举的必然选择,但总体看,财政政策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农业补贴的生态功能未能凸显、农村环保支出和低碳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财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我国应主要从调整农业补贴结构、增加低碳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大财政对土地流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的支持力度、建立低碳农业预算支出科目等方面来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青秀
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财政政策可以对低碳农业发展起到补偿、导向和调控作用。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在促进低碳农业发展方面存在农业环保投资明显不足、低碳农业支出缺位、农业补贴存在缺陷和低碳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现实,我国应明确"保安全,促低碳"财政政策目标,确定财政政策重点,优化财政政策工具,既要从增大农业补贴规模、完善财政补贴结构和提高财政补贴效率等方面完善财政补贴,还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环保投资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以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低碳农业 财政政策 低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熊冬洋
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增产并举的必然选择,但总体看,财政政策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农业补贴的生态功能未能凸显、农村环保支出和低碳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财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我国应主要从调整农业补贴结构、增加低碳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大财政对土地流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的支持力度、建立低碳农业预算支出科目等方面来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瑞娟
融资困难是广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可以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给予一些需要扶持的企业以贴息贷款支持,由财政代为支付部分或全部利息,从而转嫁、降低一部分银行的风险,也得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关键词:
广西 非公有制企业 财政贴息 贴息贷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绍雨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通过国家财政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前提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旨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而又和谐相处的一种局面,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发挥财政的调控功能:改革财政体制,从宏观上控制社会需求,调节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培寅
随着取消农业税后县乡基层财政困难的增加,欠发达地区县乡公共产品供给日见萎缩,而作为重要均衡手段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过分注重"效率优先",对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的平衡重视不够,从而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全国不同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改革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公平合理的横向均衡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制度 横向均衡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