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9)
- 2023(4009)
- 2022(3459)
- 2021(3499)
- 2020(3069)
- 2019(7283)
- 2018(7963)
- 2017(15971)
- 2016(8658)
- 2015(9819)
- 2014(9947)
- 2013(10087)
- 2012(9328)
- 2011(8651)
- 2010(8905)
- 2009(8851)
- 2008(9121)
- 2007(8037)
- 2006(7669)
- 2005(7081)
- 学科
- 济(34452)
- 经济(34403)
- 管理(29094)
- 业(23742)
- 企(20059)
- 企业(20059)
- 方法(15372)
- 数学(13734)
- 数学方法(13659)
- 制(12581)
- 中国(12347)
- 财(11312)
- 农(9141)
- 体(8406)
- 银(8182)
- 银行(8178)
- 行(7895)
- 体制(7354)
- 业经(7276)
- 贸(7164)
- 贸易(7159)
- 易(7051)
- 融(6678)
- 金融(6677)
- 和(6425)
- 税(6403)
- 务(6201)
- 财务(6193)
- 财务管理(6174)
- 资源(6139)
- 机构
- 大学(128086)
- 学院(126385)
- 济(56079)
- 经济(54864)
- 管理(49774)
- 研究(42665)
- 理学(41610)
- 理学院(41246)
- 管理学(40784)
- 管理学院(40542)
- 中国(36107)
- 财(30977)
- 京(28089)
- 财经(23228)
- 科学(22950)
- 所(21803)
- 经(20935)
- 北京(19124)
- 研究所(19081)
- 江(19024)
- 中心(18934)
- 财经大学(17165)
- 经济学(16904)
- 范(16551)
- 师范(16456)
- 农(15929)
- 州(15513)
- 经济学院(15186)
- 院(14824)
- 业大(14149)
- 基金
- 项目(71330)
- 科学(55507)
- 研究(55236)
- 基金(51398)
- 家(43447)
- 国家(43078)
- 科学基金(36520)
- 社会(34620)
- 社会科(32804)
- 社会科学(32792)
- 基金项目(26707)
- 省(26146)
- 教育(25904)
- 编号(24162)
- 自然(22494)
- 划(22196)
- 资助(21959)
- 自然科(21776)
- 自然科学(21768)
- 自然科学基金(21375)
- 成果(20625)
- 部(17311)
- 课题(15946)
- 重点(15527)
- 发(15222)
- 教育部(15076)
- 项目编号(14613)
- 人文(14524)
- 性(14390)
- 制(14303)
共检索到206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平 华晓龙
本文从使用者成本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出发,通过分析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税费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表明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中使用者成本的缺失。提出以明晰产权、合理征收矿山地租、完善矿业权交易市场和形成竞争性市场价格的途径,实现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中使用者成本的充分补偿。
关键词:
使用者成本 非再生能源资源 定价改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先峰 李国平
对使用者成本的准确估算与补偿是非再生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对传统的使用者成本法做了两方面修正:一是考虑了资源开采中的耗损问题;二是强调了通货膨胀对使用者成本的影响。采用修正的使用者成本法计算了1985年-2010年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使用者成本。研究发现,现行的资源税费仅能部分补偿使用者成本,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中存在严重的跨代负外部性。要完全内部化使用者成本,煤炭的资源税费总额应由从量的9.2元/t提高至42.7元/t,石油天然气的资源税费总额应提高至从价的21.06%。要对矿产资源的税费制度进行配套改革,在不增加矿业企业总体税费负担水平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税费的征收标准,以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平 华晓龙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外部成本三个方面分析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非再生能源资源价格的构成,讨论了我国现行的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中各组成部分的补偿不足问题,最后提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国际先进经验的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改革总体构想。
关键词:
非再生能源资源 定价 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晓慧
本文从使用者成本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出发,通过分析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得出了能源矿产资源产品定价中使用者成本缺失的初步结论,由此提出以明晰产权、合理征收矿山地租、完善矿业权交易市场和形成竞争性市场价格为途径,实现资源产品定价中使用者成本的充分补偿。
关键词:
使用者成本 能源矿产资源 定价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铮
国际贸易中出现如下情形,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自然资源而进口自然资源,导致国际间的自然资源主要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本文从资源产品定价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进口自然资源的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国平 李恒炜
论文通过对使用者成本法的关键变量折现率的文献梳理,提出使用社会折现率来消除目前使用者成本法估算中对折现率选取的随意性,在对美国社会折现率估算的基础上,运用使用者成本法对美国油气资源使用者成本进行估算,发现美国从2000年以来,油气资源使用者成本上升显著,从2000年的185.08×108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 264.28×108美元,并且发现油气资源使用者成本的涨落受社会折现率的影响较大。用美国油气资源权利金实缴数据同其使用者成本进行比较,得出美国油气资源权利金的增长速度慢于其使用者成本的增长速度,相关费金对使用者成本的补偿程度在下降,有偿使用费金对使用者成本的补偿比例从2002年高位的4...
关键词:
社会折现率 使用者成本 美国 油气资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治国 李国平
Non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exploitation produces a great deal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n northern Shaanxi area.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ident population's willing-to-pay(WTP) for the repristin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area.The resident's survey is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Tobit model to estimate their WTP.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ent's WTP for repristin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s attitude on environment,his education degree and family income.Also we found that the person will give a higher WTP if he is in the coal mining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annual WTP in Shaanxi area is 276974800 to 578108400 yuan,and the total WTP during repristination term is 5539495000 to 11562170000 yuan.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文轩 田贵良
为解决我国用水效率低下的问题,国家逐步推广水权交易,但在实际用水中仍存在大量浪费和污染的现象,履行水权使用者责任已是当务之急。文章从权责平衡的角度,定义了水权使用者以及水权使用者责任的概念,通过对水权使用者责任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了五种情况下的成本收益均衡,揭示了水权使用者履行其责任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
水权使用者 成本收益 均衡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万山
非再生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有三大苛刻的现实条件,即代际间效率和公平兼顾的社会贴现率、准确确定出生态环境安全标准和存在“虚拟”的后代人代表。非再生自然资源跨代有效使用的制度优化途径,包括建立公平合理利用非再生自然资源的伦理准则、培育公爱文化等加强非再生资源使用的伦理建设和采取设立最低安全标准、价格规制和税费规制等适当的规制措施防止非再生资源使用中的跨代性失效。
关键词:
非再生自然资源 代际 产权 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锐
我国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张锐能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今天,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各国在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这六大高科技领域中,都将新能源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国平 吴迪
自然资源中的不可再生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因此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对其资本价值的损耗进行计算,这样才能得到反映国民经济真实水平的GDP,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得到的GDP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GDP。随着"绿色GDP"观念的深入,用于测度资源价值损失量的方法也逐渐成熟。该文回顾和总结了国际上被广泛使用的度量资源价值折耗的"使用者成本法",并讨论其在实务上的应用。以我国1981年~2000年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作为对象,利用使用者成本法对其进行实证计算,分别计算了0%、2%、5%折现率下中国煤炭资源的资本价值损失量,发现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价值折耗而未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京京 任东明 庄幸
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是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的前提 ,由于能源综合规划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 ,能源资源评价不能独立于其它分析过程而单独进行。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资源来说 ,评价内容除了要考虑储量、开采量、生产率等进行一般能源评价所考虑的因素以外 ,更应注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技术及市场分析。由于目前对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评价体系 ,因此 ,论文根据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特性以及它与技术、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以秸秆资源为例 ,对以上选择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资源 系统评价方法 秸秆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超 李萍 陈东景 彭昌盛
非再生资源自身价值折耗的计算是绿色GDP核算中环境成本的关键部分。本文以黄河三角洲2003年-2008年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为对象,选择在贴现率为0%~6%的情况下,利用使用者成本法计算石油资源的价值折耗,研究发现使用者成本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加。并且,使用成本对贴现率的选择比较敏感,随贴现率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在贴现率为3%和4%时,2008年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折耗价值分别约为180亿元和122亿元,为使用者成本账户中较贴近现实的价值折耗数值。在贴现率在为3%~6%的范围内,价值折耗占净收入的比例平均达到30%左右。总体来看,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枯竭成本巨大,开发利用可持续性降低,并且未从国民财富...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岩 于渤 洪富艳
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特有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较高的投资成本使其在市场机制环境下无力与常规能源竞争,定价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自然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分析可再生能源资价值的构成要素,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分析可再生能源与可耗竭能源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替代条件,进一步论证了可再生能源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并给出了每个要素的计算模型,完善了可再生能源价值与定价理论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价值构成 定价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