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3)
2023(8378)
2022(7093)
2021(6542)
2020(5550)
2019(11926)
2018(11865)
2017(22124)
2016(11716)
2015(12856)
2014(12171)
2013(11754)
2012(10643)
2011(9527)
2010(9736)
2009(9295)
2008(9324)
2007(8684)
2006(7630)
2005(6887)
作者
(30712)
(25895)
(25703)
(24430)
(16516)
(12222)
(11497)
(9717)
(9686)
(9284)
(8747)
(8613)
(8462)
(8119)
(8008)
(7861)
(7666)
(7548)
(7374)
(7340)
(6376)
(6196)
(5958)
(5955)
(5861)
(5825)
(5744)
(5647)
(5070)
(4965)
学科
管理(48428)
(44712)
(41540)
企业(41540)
(39420)
经济(39340)
(16065)
技术(15555)
(14874)
方法(14804)
中国(12300)
业经(12191)
技术管理(12112)
数学(11673)
数学方法(11546)
(10325)
财务(10303)
财务管理(10279)
(10148)
(10076)
企业财务(9857)
(9171)
银行(9155)
体制(8823)
(8752)
(8677)
(8275)
金融(8272)
理论(8240)
(7203)
机构
大学(160536)
学院(159653)
(67389)
管理(66849)
经济(65995)
理学(57074)
理学院(56556)
管理学(55927)
管理学院(55599)
研究(49467)
中国(39643)
(35640)
(32689)
财经(27018)
科学(26094)
(25372)
(24437)
中心(23105)
(22740)
经济学(20416)
北京(20387)
财经大学(20066)
研究所(19885)
(19572)
业大(19497)
(19240)
商学(19179)
商学院(18986)
(18414)
(18398)
基金
项目(104858)
科学(85697)
研究(80516)
基金(77801)
(65937)
国家(65361)
科学基金(58665)
社会(53660)
社会科(50958)
社会科学(50948)
(41619)
基金项目(41213)
教育(37543)
自然(36524)
自然科(35799)
自然科学(35790)
自然科学基金(35222)
(33968)
编号(31269)
资助(29696)
(28680)
(27137)
成果(25767)
创新(25701)
(23732)
重点(23177)
国家社会(22382)
课题(22312)
(21372)
教育部(21356)
期刊
(80177)
经济(80177)
研究(50701)
中国(39111)
(30619)
管理(30497)
教育(20480)
科学(20407)
学报(19481)
(17987)
(17219)
金融(17219)
大学(16540)
学学(15291)
技术(14970)
财经(14293)
业经(12620)
(12318)
经济研究(12236)
农业(11593)
科技(10096)
问题(8997)
技术经济(8668)
会计(8154)
财会(8120)
现代(7666)
(7417)
论坛(7417)
(7254)
商业(7082)
共检索到251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海艳   郑立宁   周国华  
以生产型法人使用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无使用者介入、使用者信息介入和使用者资本介入重大工程创新的双重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使用者介入对项目公司、参建单位的激励作用,及其对政府、项目公司和参建单位创新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增益系数大于1时,使用者信息介入提高了项目公司的创新努力水平,但会抑制参建单位的创新努力;与信息介入相比,当增益系数大于1时,使用者资本介入对参建单位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但对项目公司的影响是复杂的,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对其起到激励作用。结合研究结论,从建立和完善与使用者之间就创新需求建立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审慎处理使用者、项目公司和参建单位的权责利和利益诉求,建立多维度的综合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梅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鹏  鲁若愚  
众包式创新是基于互联网交互作用快速兴起的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合作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它是指公司或其他组织将过去由内部员工执行的部分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分包给非特定的、数量庞大的网络大众完成的一种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所呈现出的民主、平等、参与的理念及其汇集集体智慧的网络组织创新特点受到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及创业企业的青睐,展现了无限的魅力。企业发布任务,参与者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活动。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众包式创新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激励机制的设计,使参与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新舟  何自力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结合创新型企业经营者的特性,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设计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使经营者选择对所有者最有利的行动,进而增加企业利润。具体措施包括: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工作设计激励、成就激励、荣誉激励、文化激励、道德和情感激励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崔晓晨  
对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风险投资家、企业家及科技人员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冲突,提出了以企业家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分别从双向选择激励、收益分配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方面对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进行了构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爽  
绿色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特征及投入成本高、收益外溢等特点造成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政府作为建设现代经济的倡导者、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政府的激励能有效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但是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时,要考虑经济环境、企业实力等多种因素,以便发挥较好的政府激励效应,更有效的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李斌  
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对于风险态度与最优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不确定性等值的概念,具体分析了风险态度对激励效应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代理人的风险态度、企业经营情况与激励系数的关系。利用拉丰的显示原理,分析了代理人能力对于激励机制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线性契约假设下相同的结论。究其根源,两者都是建立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基础之上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辛玉红  李小莉  
基于供应链金融,结合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对供应商的线性激励。比较分析了不同信息状况下,各影响因素对激励强度、制造商期望收益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信息条件下,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正常运行应达到的最优努力水平。研究发现:当信息对称时,通过设计合理的线性激励合同,制造商可以使供应商实现最优努力水平。当信息不对称时,制造商的期望收益与供应商的努力投入影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供应商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激励份额与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元元  李帮义  
文章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基础,围绕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之间设置了一类用来激励双方提高信息共享努力水平的激励机制;得出了委托方和代理方最优的收益分享系数以及双方最优的努力水平;并讨论了保证机制有效的参数条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娜娜  周国华  
针对重大工程供应链中多主体协同合作利益分配以及创新决策问题,考虑到两阶段博弈中决策的不同情形,应用非合作-合作混合的双体博弈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构建与求解得到各主体的最优创新努力和收益以及整个系统的最优收益,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模型,分析成本补贴机制和垂直整合机制两种激励机制对各主体最优创新努力、收益和供应链系统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大工程多主体协同合作中存在创新投入不足的情况,导致供应链系统收益偏低;创新成本补贴机制以及垂直整合机制能够有效激励参与主体的创新积极性;成本补贴机制能够提高各主体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收益,垂直整合机制对收益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整合成本的区间范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红春  黄宜平  
工程监理制度下的业主与工程监理之间的关系属于多任务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多任务委托-代理博弈分析,由于工程监理承担任务间努力成本的替代性,多任务委托-代理情况下的工程监理具有不同于单一任务委托-代理情况下的激励机制;为防止对工程监理激励效能的弱化,工程监理激励报酬制度应以客观绩效评价为主,并辅以主观绩效评价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徐红  施国洪  贡文伟  
针对双重信息不对称问题,从制造商视角研究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甄别原理,在传统的激励契约模型基础上,考虑回收商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从而构建一种新的激励机制模型,借助模型求解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回收商投入的个人资本金与其努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回收商的个人资本金投入越多,越能激发回收商的工作热情,他越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水平;回收能力越强的回收商越愿意选择需要承担较大风险的契约,从而有利于制造商更好地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响  刘悦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制造商与零售门店所组成服务供应链的契约模型,分析前者制定委托代理契约使后者进行有成本地市场需求信息获取的决策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在契约决策中存在阈值政策。当信息获取成本低于阈值时,制造商采用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分离均衡契约,反之则采用不获取信息的混同均衡契约;信息获取后存在两种作用相反的效应:一是有利于制造商制定有效的分离均衡契约以及零售门店的服务水平,从而使双方的期望利润最大化,二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强势一方的制造商也失去了攫取供应链中更多利润的能力,这也使得零售门店可以获得额外利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德政  余伯阳  
合理的价格激励制度能够持续地促进药品创新。为了实现激励研发创新的目标,政府需要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企业。本文以政府作为委托人,企业作为代理人,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为建立最优价格激励制度提供可参考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银国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经营者工作的努力程度,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论证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必要性,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提高激励水平、改进激励结构、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激励措施。论文借助并构建了大量的激励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