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9)
- 2023(3536)
- 2022(2824)
- 2021(2621)
- 2020(2140)
- 2019(4608)
- 2018(4634)
- 2017(7927)
- 2016(4073)
- 2015(4818)
- 2014(4869)
- 2013(4726)
- 2012(4194)
- 2011(3836)
- 2010(3798)
- 2009(3525)
- 2008(3326)
- 2007(3139)
- 2006(2796)
- 2005(2567)
- 学科
- 济(17344)
- 经济(17331)
- 业(16463)
- 管理(16397)
- 企(13736)
- 企业(13736)
- 技术(11129)
- 方法(8743)
- 数学(7683)
- 数学方法(7521)
- 中国(6636)
- 技术管理(6053)
- 学(4852)
- 人口(4523)
- 农(4499)
- 农业(3571)
- 环境(3549)
- 业经(3548)
- 财(3425)
- 理论(3261)
- 制(2622)
- 新技术(2611)
- 高新(2599)
- 高新技术(2599)
- 划(2586)
- 贸(2581)
- 贸易(2578)
- 易(2533)
- 产业(2427)
- 教学(2407)
- 机构
- 大学(65803)
- 学院(64417)
- 管理(25796)
- 济(25681)
- 经济(25049)
- 研究(24224)
- 理学(22054)
- 理学院(21819)
- 管理学(21183)
- 管理学院(21062)
- 中国(17864)
- 科学(15788)
- 京(15227)
- 所(12959)
- 研究所(11827)
- 中心(11572)
- 农(11080)
- 业大(10908)
- 财(10216)
- 北京(9992)
- 江(9863)
- 技术(9725)
- 院(8873)
- 农业(8764)
- 范(8528)
- 师范(8380)
- 财经(8231)
- 州(7803)
- 经济学(7654)
- 经(7505)
- 基金
- 项目(46654)
- 科学(37079)
- 基金(34080)
- 研究(32430)
- 家(31038)
- 国家(30851)
- 科学基金(26231)
- 社会(20115)
- 社会科(19159)
- 社会科学(19156)
- 省(18087)
- 自然(17829)
- 基金项目(17454)
- 自然科(17450)
- 自然科学(17446)
- 自然科学基金(17133)
- 划(15932)
- 教育(15088)
- 资助(14100)
- 编号(12274)
- 重点(10922)
- 创(10503)
- 部(10007)
- 创新(9940)
- 发(9903)
- 计划(9350)
- 成果(9202)
- 国家社会(8937)
- 课题(8912)
- 科研(8876)
共检索到99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桂华
双记录系统技术的使用,可以运用在人口普查和事后调查提供的人口数的估计,并据此估算全国真实人口数。事后调查属于抽样调查,在人口普查后进行,涉及样本的抽取、事后分层、比较和估计等。文章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桂华 武洁 安军
文章针对目前许多国家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工作中,估计人口普查中多报人口所用估计量存在的缺陷,构造多报比率估计量替代现行的估计量。文章用指标体系梳理与抽样估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厘清普查多报估计所需人口普查登记的人口状态指标,并构建这些指标的平衡关系,然后讨论如何依据样本数据建立新的估计量,以及估计其方差。最后,文章利用中国某地区64个社区及行政村"六普"复查和19个样本调查小区的资料,演示人口普查的多报比率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量的计算过程,从而有助于对该估计量的理解,以期在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的质量评估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报 比率估计量 方差估计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漆莉 迟璐婕
研究目标:用完整遗漏估计量替代目前使用的未匹配遗漏估计量、逆记录检查遗漏估计量和平衡推算遗漏估计量。研究方法:采取文献解读、成果借鉴和移植及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完整遗漏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研究发现:人口普查遗漏估计不只是要提供遗漏估计值,还要揭示遗漏的原因及其遗漏者的特征;构造普查遗漏估计量,既要包括登记在事后计数调查人口名单而未登记在普查名单的单重遗漏人口,还要包括同时遗漏于这两项调查名单的双重遗漏人口。研究创新:提出完整遗漏估计量。研究价值:完整遗漏估计量有望应用于中国2030年普查遗漏估计,开创世界人口普查遗漏估计应用完整遗漏估计量的先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国祥
国内净迁移人口数估计方法研究徐国祥法赫德·尤素福一、引言人口迁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口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由于人口迁移因其自身的特点,资料很难收集,多数国家长期没有准确的迁移统计资料,我国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对于一个地区来讲,离开该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本文通过对空间克立格算法和人口应用实例的讨论,提出在人口数据间接估计过程中改进估计过程的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新华 胡桂华
准确的人口数目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政策制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是获得人口数目的基本方法。由于各种原因,这两种方法提供的人口数目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基于捕获-再捕获模型的双系统估计量由于同时利用了两个系统的人口登记资料,因而估计的人口数目精度较高。双系统估计量构造复杂,一般使用大折刀方法估计其方差和协方差。
关键词:
捕获-再捕获模型 双系统估计量 人口数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静莉
文章以提高估计量的精度为目的,定义了一种新的使用两个辅助变量的比估计法,研究了这种方法下估计量的均方误差,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法下的估计量优于传统的使用双辅助信息的比估计量,同时对这些估计量进行了比较。并且从数值角度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比估计 辅助变量 均方误差 精度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昕东
能否准确统计GDP对于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与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GDP有三种统计方法,分别是生产法、支出法与收入法,上述三种方法统计的GDP存在显著的统计偏差,因此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统计的GDP反映经济形势都是不科学的。本文根据Gonzalo和Granger(1995)提出的共同因子模型估计中国支出法GDP与生产法GDP组成的协整系统中的共同因子,而该共同因子反映了两种GDP观测值的共同趋势,因此可以作为真实GDP的估计.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估计的真实GDP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生产法GDP.
关键词:
真实GDP 协整系统 共同因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英
文章通过建立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估计模型,用人口普查及人口调查数据,对2000~2008年中国城镇、乡村及城镇分市和镇的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及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和失业率进行了分析评估,给出了这些指标的估计范围。其研究结果可揭示2000~2008年中国分城乡经济活动人口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志生 刘恒甲
文章选择Lee-Carter死亡率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以探讨Lee-Carter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和表现形式。基于1992~2007年中国人口分年龄组死亡率数据,文章对奇异值分解法(SVD)、最小二乘法(OLS)、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和极大似然法(MLE)的拟合结果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加权最小二乘法具有最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文章利用最优的拟合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了预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了区间估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小智 周美立 凌能祥
本文在相似关系下,利用与总体相似的若干个总体的回归函数核估计构造了总体的回归函数的核估计,并得到了其渐近正态性。这为生物、医学、地质、经济研究带来了便利。
关键词:
相似系统 回归函数 核估计 渐进正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建平
文章基于记录值样本,利用Rukhin提出的一类新的损失函数,将决策误差和统计判别法则结合起来,在共轭先验分布下得到了指数分布参数的损失函数和风险函数的Bayes估计,并给出了相应的Bayes估计为保守估计的条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桂华 Robert McCaa Lara Cleveland
本文针对作为当今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主流方法的双系统估计量因受独立性不满足困扰而有偏估计总体人数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用三系统估计量替代双系统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三系统估计量指的是依据对同一时点上同一总体的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之后的质量评估调查和人口行政记录系统这三个不同途径获得的三份人口登记数据来估计总体人数所使用的估计量。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实地调研、数理模型、抽样估计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借鉴国际相关前沿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研究了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三系统估计量的构建、三系统估计量应用操作等问题。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余鲁 丁杨
评估普查计数的完整性已经成为五年或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估通常采取质量评估调查的方式。该调查建立在双系统估计量基础上。考虑到普查登记质量及人口移动因素,这三份人口登记名单可提供7个总体指标。由于质量评估调查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所以这些总体指标要用样本来构造其估计量。基于复杂抽样方法形成的双系统估计量没有现成的方差公式计算其方差。通常使用分层刀切方差估计量近似计算双系统估计量的方差。这需要计算第一步所有样本抽样单位的复制权数。本文将对双系统估计量构造的各个环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阐述,深入解析其中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为基础理论研究做出贡献,另外也将探讨基于双系统估计量的合成估计量...
关键词:
双系统估计 抽样权数 复制权数 刀切方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